•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扶阳面面观

  •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 作者:张存悌 时间:2013-01-05 09:43:00
  • 核心提示: 吴佩衡先生说过,“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是说在探索、总结前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时,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准确无误。我们在学习、研究火神派的过程中,一定要探明其理论真谛和用药特色,力争做到“真传

        吴佩衡先生说过,“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是说在探索、总结前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时,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准确无误。我们在学习、研究火神派的过程中,一定要探明其理论真谛和用药特色,力争做到“真传一张纸”,而不限于简单的“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郑钦安语)。
    以 阴阳为纲,判 分万病
        郑钦安以《 易经》 、《内经》、 《伤寒论》为宗,“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医法圆通•郑序》)。“一病有
    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总纲的地位,这就是郑氏临床辨证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这一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
        由此,临床上“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套用一句((内经))的话说,就是“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为了准确辨认阴阳,郑钦安提出了“阴阳辨诀”又称“阴阳实据”,作为辨认阴证阳证的标准,称之为“辨症认症之子午针”,在((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中他明确:“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
    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这就是郑钦安为我们提供的衡量阴证和阳证的两把尺子,判断阴虚阳虚的“秘诀”。
        其中郑氏将舌象列在首位,强调舌的认证价值,是其独到之处,许多医家往往单凭一个舌象就能作出阴证的判断。
        唐步祺先生称:“数十年临床经验,凡遇阳虚症,无论一般所称之肾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临床症状有阳虚之实据,即不考虑炎症,辄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益佩郑氏之卓见。”这就是两把尺子的价值和作用。
        除了对于体温、血压、炎症等西医指标的误读之外,还有一个常见大病,即肿瘤的辨识也具有代表性。目前大多数医家都认为肿瘤是热毒为患,癌细胞等同于热毒,用药不离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寒凉药物,其疗效不尽人意。如果我们以阴阳两把尺子判断肿瘤的属性,不难看出大多数肿瘤都属于阳虚阴盛。按此认识投以姜附之品,可以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天津肿瘤专家孙秉严先生根据对1000例肿瘤患者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论是长江以北还是长江以南,也不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寒型和偏寒型证候者最多。”据此他用大剂量附子(30克)、干姜、肉桂治愈许多癌症患者,其疗效大概时人罕有其匹,可参见(《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一书。
        陈修园有一句名言:“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可见辨清阴阳的重要意义。
    阳主阴从,重视肾阳
        表面看,在阴阳两纲中,阴阳处于等同地位,缺一不可。然而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却有主次之分。火神派特别强调阳气的作用,认为“阳者阴之根”,“阳主而阴从”,“阳统乎阴”,但是阳气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阳,中焦有脾胃之阳,下焦有肝肾之阳,而“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气中,郑钦安又特别强调肾阳的作用,“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这是郑氏火神派的理论核心,也是他倡用附子、四逆辈温扶肾阳的理论依据。
    详辨阴火, 精深独到
        郑氏重视阳气,擅用附子,是其学术体系的核心,在我看来,并非最精华的东西。真正独特的是对阴火的认识上。单纯的阴证辨认并不难,“阳虚辨诀”指示得非常明确。重要的是,郑氏对阴寒偏盛所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所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他称之为“阴火”者,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
        所谓“阴火”即阴证所生之火(与东垣之阴火不同),又称假火,本质是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而引起的种种“肿痛火形”其实是假象,常见的如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舌疮、口臭、头痛、颧红、目赤、耳鸣(以上各症即俗话所谓“上火”)以及内伤发热、皮肤包块红斑、足心发热如焚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看似火热之象,其实是真寒假热亦即阴火,极易被误认作火症和阴虚火旺,俗医治以滋阴泻火之法,“实不啻雪地加霜”。范中林先生说过:“口内少实火”, 确为阅历有得之论。
        顺便说一下,以上各症本人施以潜阳封髓丹、四逆辈等均能取得满意疗效,而且凡是久治不愈的病例可谓大多经过泻火滋阴屡屡误治者。郑钦安有一句名言:“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就是说的阴火,差不多有“世人皆醉吾独醒”的意味。他用大量篇幅阐明阴火的假象与本质,勘破阴霾,指点迷津,这是他最深刻的学术见解,充满真知灼见,因此我称之为学术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唐步祺先生说:“郑氏所特别指出而为一般医家所忽略的,是阴气盛而真阳上浮之病。”即指阴火辨识而言。可以说,火神派的学问不止在擅用大剂附子上,更重要的是对阴火、假热证的辨认上,这是眼下医界多数人仍不知觉的东西,今天尤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阴阴盛阳衰的病势观
        火神派之所以擅用附子,广用四逆辈,是因为有着广泛、大量的病症需要温阳。“不知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就涉及到一个医家的病势观了。
        所谓病势观,是指医家对群体社会的发病特点和大体趋势的概括认识,它是关系到医家和学派的学术特点和认识疾病的前提,一般与社会、时代及地域、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例如,仲景著 《伤寒论》,是因其宗族大量死亡的原因中,“伤寒十居其七”,伤寒为疾病大趋势。而东垣倡导补土派,是因其所处金元时代,战乱频仍,人民生活极不安定,所患疾病多为劳役过度损伤脾胃所致。那么,火神派怎样认识近现代的疾病大趋势呢?这也是火神派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百多年前,郑钦安说过:“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喜清凉而恶辛温,无怪乎阴盛阳衰矣。”(《 医法圆通卷二》)是说俗医“喜清凉而恶辛温”,滥用寒凉伤阳,导致世人“阴盛阳衰”的基本态势,指出阴证、寒证占了大多数(盛),而阳证、热证则少见(衰)。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郑钦安关于“阴盛阳衰”的病势观,仍然是适用的,这正是火神派重视扶阳、擅用附子的现实基础,也是我们传承、弘扬火神派的缘由所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