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如何防治 咳嗽晕厥综合征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时间:2012-05-12 08:06:00
  • 核心提示: 咳嗽晕厥综合征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老年人慢性咳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征临床上并不多见,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易在合并肺部感染时

     咳嗽晕厥综合征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老年人慢性咳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征临床上并不多见,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易在合并肺部感染时诱发。咳嗽晕厥综合征是指发作性咳嗽数秒钟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多在10秒钟至1分钟内苏醒。其成因可能与剧烈咳嗽致肺的通气换气障碍,导致大脑一过性缺血缺氧密切相关。本征轻者可不发生晕厥倒地现象,只是在咳嗽后感到头脑发闷、头昏头晕、两目昏花、大汗淋漓、浑身无力,对正在从事的工作发生瞬间遗忘现象;重者不仅在深沉而剧烈的咳嗽后立即昏仆,而且在普通咳嗽数声后即发生晕厥。本征有反复发作倾向,且易在发作时发生意外,故其防治显得格外重要。

      预防

      1.对呼吸困难者,宜尽快去除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异物和分泌物,必要时开放气道,彻底吸痰,力求呼吸道的畅通。

      2.适量饮水,或采用热水蒸气吸入的办法,湿化痰液,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以利痰的咳出。

      3.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医生或患者家属用手拍或捶打病人背部,依次自外而内,由下而上的拍打所产生的震动,可使黏痰松解,并随病人的呼吸渐次上移,逐渐排出。

      4.对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脓胸病人,宜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变的部位,采用适宜的体位,通过顺位引流排出脓血痰液。如病在肺之上叶者,可取坐位,然后根据病变的特点稍向前,或后,或一侧倾斜排痰。

      5.有条件时,可用超声雾化器将庆大霉素、溴己胺、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生理盐水等药物雾化,吸入气管、支气管,经肺内弥漫,达到局部抗炎、抗过敏、稀释痰液的目的。

      6.必要时,加服祛痰灵、痰易净、溴己胺、舒喘灵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腺体分泌、降低痰液黏度的药物,使新痰不再生成,旧痰尽快排出。

      7.尽量减少晕厥时意外事故的发生,有这种病史的人尤其要提高警惕,凡预感到要咳嗽时应及时停下进行的一切活动,马上躺下以免因晕厥而发生意外事故。

      8.至于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应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如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者,应在秋冬季天气变冷和气候反复无常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防止因受寒冷刺激加重气道炎症,导致剧咳而诱发晕厥,对这种病人,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减轻和消除炎症。如因肺结核所致者,应及时、正规、全程、联合、足量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

      治疗

      如果病人在剧咳时突发晕厥,在场的人不必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立即解开领扣,将病人置于头低且偏于一侧的平卧位,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和影响患者脑部供血。咳嗽晕厥综合征属中医“痰厥”,治宜涤痰、开窍、醒神,急宜刺按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并灌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有条件时,可给予给氧,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以防意外的发生。患者苏醒后不能当即坐起及站立,应待全身症状消失后再起身活动。

      预后

      一般说来,咳嗽晕厥综合征的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呈良性经过,只要及时检查,明确诊断造成咳嗽的原因,采取对因对症处理措施,一旦咳嗽根除即可完全恢复正常,不留任何后遗症。但应注意的是,由于咳嗽晕厥综合征多发生于坐位、站立位、工作、行走,特别是骑车(马)、驾驶作业等情况下,故可能因晕厥而突然摔倒,引起外伤或骨折,甚至颅脑损伤。个别伴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还可在此基础上发生脑血管意外、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因此,对这种病人不能掉以轻心,应时刻注意防护,以防不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