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人体健康自检自查全知道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自测 > 人体健康自检自查全知道 > 耳部 > 正文
  • 耳穴保健必知常识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08 14:10:03
  • 核心提示:耳穴保健必知常识
    耳穴疗法的常见身体反应
    ●耳部反应
    耳穴压丸、埋针或按摩时,刚开始耳部会有酸、麻、胀、痛、凉的感觉,过几分钟后,耳廓局部或整个耳廓可见到发红充血发

    耳穴保健必知常识
    耳穴疗法的常见身体反应
    ●耳部反应
        耳穴压丸、埋针或按摩时,刚开始耳部会有酸、麻、胀、痛、凉的感觉,过几分钟后,耳廓局部或整个耳廓可见到发红充血发热,这些反应都属于“得气”反应。  “得气”在古代称为“气至”,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也就是说,针剌或其他治疗手段实施后,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就会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患病部位反应
        经压丸、埋针或按摩刺激后,有些人会感到其相应部位或内脏有热流运动的舒适感觉,有时患部肌肉会出现不自主的运动。如中风偏瘫患者的患肢发胀发麻,甚至不自主地运动;脱肛、子宫下垂的患者,当刺激耳廓穴位时,常有患部向上提拉紧缩的感觉。这些都是“得气”感应向着病变所在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称作“气至病所”,  《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说“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这样会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经络反应
        当刺激耳穴后,部分人可呈现与十二经脉相同的循行路线放射,沿着经络方向出现酸、麻、蚂蚁爬行等的感觉,甚至出现似电击样反应现象。
    ●全身反应
        耳穴刺激后,部分人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并有饥饿感;少数人也可出现睡意。
    ●即时效应    
        当刺激某一耳穴时,患者症状即刻获得缓解甚至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竿见影”,常表现在牙痛、头痛、胃肠痉挛以及其他一些疼痛性病症患者。
    ●延迟效应
        在治疗开始或疗程结束时,有的人疗效欠佳甚至无效。但在停止治疗期间,症状可显著改善。
    ●适应反应
        部分患者经长期耳穴治疗后,开始疗效较好,但以后逐渐对刺激产生了适应性,所以疗效就停滞不前。故疗程之间需间隔数日或更长一些时间。
    ●迟钝反应
        少数患者耳廓的病理性敏感较少,刺激时一般没有得气感应,这类患者往往疗效差,不宜采用耳穴疗法。垂危病者也常有此种表现,故对此类患者,耳穴疗法只作为辅助治疗。
    ●反效应
        在耳穴治疗时,偶见呈现一种反作用,即原有的症状非但无改善,反而有所加剧。这类情况常因患者的精神情绪紧张、取穴过多或刺激强度过大等因素导致。一般均属一时的反射性变化,待稍加调整后即可消失,多数患者仍可继续接受治疗。若此现象持续存在则应停止治疗,改换其他疗法进行。
    耳穴疗法的宜与忌
        ①外耳患扩散性炎症或刺激区域耳穴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病变的,均不宜应用耳穴疗法。
        ②注意手指、耳穴按压器具、埋针及放血的针具、耳穴部位的严格消毒,以预防发生继发性感染。
        ③患者在饥饿、饱食、酗酒、劳累之后,体质极度虚弱、精神极其紧张时,大出血、大病后,或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均不宜行强刺激手法。
        ④严重心脏病和严重贫血患者,应慎用耳穴疗法,并禁用强刺激手法。
        ⑤妇女月经期间采用耳穴疗法,个别患者有经期缩短或月经骤停现象发生,停止治疗后月经就会正常来潮。
        ⑥妊娠5个月前的孕妇不宜采用耳穴疗法,妊娠5~9个月期间,忌刺激内生殖器、盆腔、内分泌、腹等穴区,以免引起流产、早产。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忌用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异常情况的处理
      饵穴疗法在施治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因素,或刺激量过强、消毒不严,患者可能会出现晕针、感觉异常和耳廓感染等异常情况。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晕针的处理
        晕针是指患者在针刺或压迫耳穴过程中,突然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的一系列症状。轻者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不适;中度者感觉心慌难受,恶心欲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搏细弱;重者可见血压下降,昏厥。出现晕针现象,不要慌张,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轻度晕针者,可以不必拔针,平卧休息,喝点热开水。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症状会很快消除。
        ②中、重度晕针,应立即拔针,采取头低脚高位平卧,并针刺或按压肾上腺或皮质下、枕等耳穴,即可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异常感觉的处理
        刺激耳穴时,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耳廓异常疼痛,或出现心慌、头痛、张口困难、下肢发冷、全身麻木等异常感觉,多因刺激肾上腺、交感、内分泌、肾、三焦、心、子宫等耳穴过重或针刺过深所致。
    ●感染的处理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治,感染的发生率极低。若消毒不严、埋针时间过长、压丸时揉按过重等,有可能导致耳廓发生继发性感染。当耳穴处红肿、有少量渗出液时,应立即取下埋针或压丸,并服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耳软骨膜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