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1-05 09:18:46
  • 核心提示: 急则治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关键是,尽快制止顽固的、难以忍受的剧痛,减轻患者的痛苦。首选针刺、耳针和穴位封闭以治标,其次以中药、神经营养药和艾灸缓图治本。《标幽赋》载:&

       急则治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关键是,尽快制止顽固的、难以忍受的剧痛,减轻患者的痛苦。首选针刺、耳针和穴位封闭以治标,其次以中药、神经营养药和艾灸缓图治本。《标幽赋》载:“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的原则,取健侧侧三里和侧下三里,为奇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要穴,取穴少,取穴精,急病痛症疗效迅速确切,再配合合谷、内庭穴,有良好地止痛作用。耳穴贴压疗法,疼痛基本缓解。对效果不满意者,必须采用穴位封闭即神经阻滞法。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阻断炎性刺激末稍神经的反射弧,能迅速解除三叉神经的疼痛。确炎舒松一A抗炎、抗过敏作用显著,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新陈代谢,利于三叉神经功能的恢复。B族维生素是维持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尤其维生素B,是糖代谢的主要辅酶,神经组织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代谢供应。维生素B12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可维持髓鞘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又是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必需物质。维生素E扩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能促进三叉神经的营养,对维持神经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尼莫地平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是一种良好的神经保护剂,能有效地改善三叉神经缺血、缺氧和营养匮乏状态。
      中药方中,川芎善行散,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是治疗头痛的要药。白芷、蔓荆子、细辛是质轻气薄的祛风解表药,与川芎配伍,化瘀通络,祛风止痛效果显著。尤其白芷祛风散寒,解表止痛是治疗阳明经头痛的要药。葛根和丹参能扩张心、脑及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向三叉神经供血、氧和营养物质,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升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药,人手足阳明经,解阳明在表之邪,治头痛、眼眶痛。生石膏善治阳明经头面灼热,与辛温药配伍成辛凉之剂,能疏散风寒祛风止痛。全蝎、僵蚕、蜂房可透达经络,通络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散风寒,逐表邪,行瘀止痛。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解痉,治三叉神经痉挛抽搐。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行气,化瘀通络,祛风止痛之效。
      艾叶、针刺、中药并列为中医三大疗法,艾灸是借助艾条的热、光和药物的作用,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艾灸能治很多疾病。《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篇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是借艾炷的温热、光和药物的作用,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脏腑,消瘀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是针所不及,药物难能的一种外治法,对各种病症,在药物配合下,通过合理配穴,施于艾灸,则效果满意,诸症自除。
        临床观察发现,针刺、穴封、中药、西药、艾灸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消除三叉神经炎性水肿,缓解血管神经肌肉痉挛,消除三叉神经疼痛,效果肯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