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1-05 09:18:26
  • 核心提示: 三叉神经痛是该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性、阵发性、短暂性呈刀割样、电击样剧烈疼痛,每次发作数秒至1—2分钟不等。发作后病人无症状,无阳性神经体征,多数与受寒缺血有关

      三叉神经痛是该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性、阵发性、短暂性呈刀割样、电击样剧烈疼痛,每次发作数秒至1—2分钟不等。发作后病人无症状,无阳性神经体征,多数与受寒缺血有关。早期误认为牙痛,应与偏头痛、副鼻窦炎鉴别。治疗重点应当是立即止痛,减轻患者的痛苦。西医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为主要治疗药物,收效缓慢,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用针刺、耳针、中药、西药、艾灸等较单一西医和中医治疗有较大的优势,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
        一、针刺治疗
        选穴:1.侧三里穴,四花上穴(即足三里穴)向外横开1.5寸;2.侧下三里穴在侧三里穴下2寸,腓骨前缘,健侧取穴。得气后令患者咬牙或手搓患侧面部;3.合谷穴(双)在第1—2掌骨中点;4.内庭穴(双)第2-3趾缝端。
        二、耳穴压贴疗法
        取交感、神门、皮质下、三叉神经等穴为主。交感穴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缘交界处。皮质下在耳屏内壁前侧。神门穴在盆腔穴内上方。三叉神经穴在眼与内耳之间的敏感压痛点。用创可贴(1cm×lcm),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上,每目自行多次按压,每次3-5分钟,以耳部发热微痛为度。
      三、自拟中药
         川芎30克,白芍60克,白芷15克,丹参30克,全蝎6克(冲服),僵蚕10克,蜂房15克,桂枝15克,勾藤10克(后下),蔓荆子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随证加减:1.肝胆火旺,烦躁易怒,目赤面红口苦加龙胆草、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2.风寒袭络,遇寒加重,加麻黄、细辛以温经散寒。3.胃火炽盛,齿龈肿痛,口渴便秘,加生大黄以通腑泻热。
        四、西药
        1.卡马西平初服100毫克,1日2次,以后每天增加100毫克直到疼痛停止。以后再逐渐减少,确定最低有效量。
        2.苯妥英钠开始0.1克,每日3次,如无效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0.6克/日。可适量加营养神经药。
        五、艾灸
        嘱患者回家后用一端点燃的艾条熏灸上述各穴位,至皮肤红晕微痛能耐受为度,1—2次/日。
        体会:三叉神经是第五对颅神经,分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是一个含有感觉和运动的混合神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大多与受寒、缺血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侧起病,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可伴面部发红、结膜充血和流泪,严重者患侧面部肌肉抽搐,多于洗脸、刷牙、咀嚼说话时诱发,刺激“触发点”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点也可诱发疼痛。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见于颅底肿瘤和脑干梗死等,有阳性神经体征。中医则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手足阳明经脉、气血痹阻凝滞、痰瘀互结,使脉络失于濡养、筋脉拘急、不通则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