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丁义江 丁氏痔科第九代掌门人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4-18 16:04:16
  • 核心提示: 丁泽民(左三)和他四个儿子在自己的铜像前合影。 金陵中医药博物馆——肛肠分馆。丁泽民全家福,第三排左三为丁义江。丁泽民(左一)在查房。

    丁义江,丁氏痔科第九代传

    20170418160435.jpg

     20170418160446.jpg

    丁泽民(左三)和他四个儿子在自己的铜像前合影。

     20170418160605.jpg

    金陵中医药博物馆——肛肠分馆。

    20170418160457.jpg

    丁泽民全家福,第三排左三为丁义江。

    20170418160509.jpg

    丁泽民(左一)在查房。
     
    丁义江,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10月生,1973年10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43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70年7月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现为名誉会长;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国内中医界第一个主办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年会并任会议主席;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长期以第九代掌门人身份引领全国肛肠事业发展。

    家学渊源,学验俱丰,创建中医肛肠重点学科

    丁氏痔科远源流长,丁氏先祖在江南行医,自清康熙三十九年至今已三百余载,丁氏家族子继父业,享誉大江南北而成为闻名遐尔的医界望族。

    丁义江幼承家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南京医学院。上世纪70年代调入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从事中医肛肠工作并师承父亲丁泽民,经过3年的中医跟师学习,经考核获得由当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出师证书。上世纪80年代负责中医肛肠科室工作至今,在他的大力推动和领导下,1991年肛肠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个肛肠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994年成为我国最早一个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中医肛肠专科医疗中心,现已成为我国综合性中医院中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肛肠专科之一。

    建新说、立新法、信息化。在继承发扬丁泽民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造性提出了“功能唯先”的现代中医肛肠疾病重要诊疗理念,指出辨证论治为专科诊治的根本,以及提出了“注重症状,强调功能”“局部与整体,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法则。

    他针对四期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性肛瘘等系列肛肠疑难疾病,创新古代结扎、枯痔、挂线疗法,继承和发展的中医结扎疗法、肛瘘定向分段挂线法、切开挂线缝合旷置法等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已成为全国中医肛肠科的经典。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罗恩病肛瘘,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内治法和“溃结灌肠液”及“气药灌肠”的外治法,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国推广。针对功能性便秘,应用“扶阳固本,升清降浊”内治法,并提出“针药并用”的方法,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便秘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使慢性便秘的诊疗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项目。

    在丁义江教授学术思想指导下,肛肠科注重博采众长、包容兼顾、中西融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模式,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结直肠肿瘤中心”和“盆底中心(便秘诊疗平台等)”。“中西医结合结直肠肿瘤中心”中医药优势互补,加速患者康复,使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术前后辅助治疗实现了肛肠科、肿瘤科、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全程参与。“盆底中心”依托肛肠,整合了针灸、脾胃、治未病、康复、妇科、泌尿、消化、心理、影像、护理等相关学科,通过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创新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从预防到诊断治疗,从非手术到微创治疗的一体化诊疗体系。“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目前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推广。

    丁义江教授在信息化方面做了多方面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为了更好继承发扬老中医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丁泽民医师痔科疾病专家系统;上世纪90年代为了将新技术在教学中推广,开展“多媒体技术在肛肠专科专病中的教学研究”,均获江苏省科技优秀软件二等奖。近10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排便障碍性疾病系列诊治技术的标准信息技术的系统采集分析及远程医疗教学和多中心科研”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此外,他依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在专科血症、痛症方面研究突出,疗效显著。他主持国家及省市重点课题,有11项成果获得了省市级奖励。多次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建设新南京功臣”“江苏省劳动模范”等。

    肩负使命,继承创新,现代中医肛肠学科领军人

    创立学会 2015年,丁义江创建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会长,成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第一个多专业形式协同的分会,引领全国肛肠、妇科、泌尿、康复、消化、护理等中西医界同仁共同为盆底疾病(慢性便秘、大便失禁、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综合诊治出谋划策。在此之前,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10年,后任终身名誉会长。他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技术创新和业务培训,肛肠界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他积极制定并实施全国肛肠界中医继承、人才战略、队伍发展、素质建设、学术活动、质量提高等规划和措施;他主持或参编的《丁氏肛肠病学》等多部著作广泛运用于全国肛肠界,推动了现代中医肛肠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肛肠疾病的医疗水平,成为业界公认的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领军人才。

    发展学科 丁义江领导的肛肠科逐步由单一肛门疾病发展为结直肠、盆底疾病,由原来的十余种ICD编码疾病发展为与国外同步的50多种疾病。该科室现为卫生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江苏省十大医学重点学科,其正在引领着全国中医肛肠学科的发展。

    医者仁心,育人无数,全国中医肛肠界的典范

    仁心仁术 丁义江行医近50年,诊治病者无数,不问贵贱贫富,廉洁行医、一心赴救,为患者所称道;1985年被评为“ 江苏省劳动模范”、1995年评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7年评为“八·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1998年评为“江苏省中医药科教先进工作者”、2005年评为“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桃李天下 丁义江教授虚怀若谷,甘为人梯,热心于教学,希望培养出超过自己的人才。如今科内主要骨干均为其学生,经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弟子们如今遍布全国各地,他为省内外培养了近五百余名中医专科人才,有80余人已成为全国各地学科带头人。

    享誉海内外 丁义江为传播中医药文化,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访问、作学术报告。2013年任第14届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主席,2015年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2015年“丁氏痔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推动中医走向国际作出了重要贡献。

    丁义江教授近50年的时光里,以他特有的“仁者医心、上善若水”的医境,承载着祖辈辈们对于中医的挚爱与矍傲,影响着一个科室、一所医院、一个学科乃至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守望百年,丁氏痔科的传奇终将如轻灵活水源滋而下,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丁氏痔科 中医外科的十代传承与坚守

    丁氏家族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开始行医,在肛肠方面的造诣已经传承了300多年,也一直坚持中医外科的传承与创新。目前,“丁氏痔科”的中医诊疗术已经推广到亚太地区、欧美。2014年11月,丁氏痔科诊疗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丁泽民的与时俱进

    丁泽民,是“丁氏痔科”的第八代传人。他16岁就随父亲丁辅庭行医。1956年,南京市政府集中当地名老中医,成立了南京市中医院,而丁泽民也赫然在列。

    中医对痔的认识非常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对肛肠病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了痔的分类法、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到了唐代,使用一种对付痔疮的有效方法,把含有腐蚀、收敛作用的药物直接涂在痔核表面,痔疮就会逐渐干枯、坏死、脱落,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枯痔疗法。到了宋代,技术有了发展,《太平圣惠方》中创造性地已有“以砒霜、黄蜡搅拌和匀,捻成条子治疗痔”的记载。书中所说的“条子”就是枯痔钉。到了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诸痔欲断其根,必须枯药”, “插至七日,痔变黑色,疮边渐渐裂缝,到十五日脱落”。就是把枯痔钉直接插入痔核内,药钉逐渐溶解,使痔核出现炎症反应,在插药的局部发生液化坏死而萎缩,由于枯痔钉插钉之后,痔核能够复位而不会脱出肛外,这就避免了涂抹枯痔散后肛门水肿、疼痛等反应。不管在枯痔散还是枯痔钉,在枯痔疗法中起到让痔疮干枯坏死作用的,主要就是毒药砒霜。

    丁泽民从进入医院开始创建肛肠科开始,他就开始对枯痔钉中的药物配伍不断地研究试验,先是将砒霜含量降低,接着又进一步研制出了无砒的枯痔钉。既保持了之前的疗效,又避免了砒对人体的伤害。

    丁泽民不仅研究出了无砒霜的枯痔疔,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年代以前,“枯痔散的配方多由民间专科医生掌握,往往保密,用家传的形势继承下来。”1988年,丁泽民在《丁氏痔科学》的自序中写道:《礼记·曲礼》中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作为“世家”,家技已无须自秘,理应著之竹帛,公之于世,以造福于人民。

    从目前来看,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的内服外用的自制制剂近20种,方子都是丁泽民无偿贡献的,也就是把私家珍藏进行了公开和推广。

    中医外科的延续和创新

    丁泽民不仅毫无保留地将家里传承了百年的秘方奉献出来,也不断培养自己的学生,继承痔科专业。王业皇,“丁氏痔科”医术的传承人之一,给我们介绍了“丁氏痔科”的传承和创新。

    上个世纪40年代在西方国家盛行的一种痔疮手术,名字叫做痔环切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痔块完全被切除,但缺点是破坏性很大。手术带来这么多的副作用是患者和医生都不希望的结果,丁泽民反复思考,希望能找到一种减少伤害,并且效果更好的方法。1982年,丁泽民创新了一种分段齿形结扎术,就是在把痔核最明显的地方,作为主要的手术切口,让痔核下端分离及结扎顶点的连线都是曲线,在同一水平面上,错落地切,保留足够的皮桥(皮桥是多个痔疮创面之间的健康组织,有它们存在,手术后肛门功能才有可能重新恢复)。这不仅解决了肛门下沉、肛门失禁的问题,也避免了黏膜外翻,粪便泄露等副作用。其次就是解决了重度痔核要分次手术的问题,这两个大问题解决了,就一次手术成功。

    中医古法的运用和延伸

    樊志敏是丁氏痔科的传承人之一,他说,丁氏痔科擅长诊治痔科(肛肠)类10余种疾病,包括一些国内外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如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等技术,疗效独特。

    治疗肛瘘以往都采取切开的方法,往往对肛门的功能造成影响,如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上世纪90年代,丁泽民提出用保留括约肌的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他用经去腐生肌的中药处理过的药线或药捻放置在瘘管里,结合中医外科的挂线疗法,达到治疗和治愈肛瘘的目的。以上几种方法不但有良好的疗效,且缩短疗程,最大限度保留了肛门的功能,极大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李珊)

    链接

    丁氏痔科源远流长,自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开始,历经十代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2014年,丁氏痔科医术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丁氏痔科医术以丁氏中医痔科学术思想、药物、诊疗方法为体系。丁氏痔科医术是江苏省内中医院里首次成功申报中医中药类的国家非遗。丁氏痔科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在继承传统诊治方法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药物、诊疗方法体系。“丁氏痔科”已传承到了第十代;南京市中医院院肛肠科成为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十二五”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为“丁氏痔科”传承人相继建立了三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