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学术动态 > 正文
  •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3-27 15:37:36
  • 核心提示: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脑相通”。然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脑相通”。然而,气血与心脑无论在生理功能还是在病理表现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是中医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整体思维的创新体现,丰富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诊疗内涵。


    1 中医气血理论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溉,是谓气”;而“血”是运行于脉道中富有营养的红色物质,《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然《素问·调经论》有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龚廷贤《寿世保元》“气血乃人生之根本”;且“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气血对人身的重要作用。


    气血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二者相互依存且共同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再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即气能生血、行血以及摄血,血能载气、养气。如《诸病源候论》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证论》言:“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若气虚则血液化生乏源,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日久发为血瘀;血失气之固摄则血行脉外成离经之血。因此,气分受病,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是导致血瘀的重要机制,故临床常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瘀滞经脉,瘀阻气血,瘀遏清窍,瘀着脏腑,为病多端。因此,气血失调为百病之始,气血失调为百病之机。故而临证诊治须重视调和气血,重视气血失调的致病因素。


    2.气血与心脑的关系


    2.1气血化生与心脑的关系 人体之气,由精所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先天之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生血”,《灵枢》云:“心藏脉,脉舍神。”血液的生成与心有关,脾脏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转输升清,复注与心,化生为血。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精和气。《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下》曰“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气血是相互作用,互为根本。


    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与脑的联系最为密切。而先天之肾精,有赖于后天气血之濡养。《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辨血》言:“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可见心在血液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藏血,若血液生成不足,则肝体失用。由此可见,肾精的不断充养,有赖于心生血,肝藏血功能的正常发挥。心血充盈则肾精化源无穷,髓海得养,脑神聪明。此外,血液还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沛是心脑共主神明的物质保障。


    2.2心气充沛与心脑的关系 气血化生有源,气血充足,气血的正常生理功能才能发挥。《素问》曰:“心主身之血脉”。血行脉中,需要靠心气的推动,方才周流全身,濡养机体。若心气不足,其主血脉的功能低下,气既不化血又不生津,则血液亏虚,血脉空虚,脉失血之濡养,脉道不利,日久变发为血瘀。若瘀在心,则发为胸痹,若瘀在脑,则发为中风,成二者气滞血瘀本虚标实之证。


    心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生理功能的才能协调平衡。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一身精华之所在。《灵枢·大惑论》曰:“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脑为髓海,真气汇所,元神之府,总统众神,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人类全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血者,神气也”。“心主血脉”,“心藏神”且为“君主之官”,因此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发挥,须依赖心气的作用,只有心气充沛,气血充足,气的温煦和推动,血的濡养和流畅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故有“心脑共主神明”之说。


    邓铁涛先生认为胸痹虽然病情复杂,表现不一,均以心脾气虚、痰瘀阻络证为基本病机。心主血脉的功能低下只有靠气与血的濡养才能得以改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运化功能正常,清轻之气正常生发,心脑得清气之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而中风病多为元气亏损所致,脑为元气汇聚之所,元气不足则脑之功用失常。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言“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再者,瘀血阻滞,引起气机不畅,一则水湿聚而生痰;二则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化浊、泻浊之功障碍;此皆由瘀生浊,浊成又促瘀,以致浊瘀互结互生,进而蒙蔽清窍,痹阻脑络,引发中风病。


    2.3脉道通利与心脑的关系 “脉道”为中空管道,可容纳气血,有“血之府”之称。脉道的主要功能是运行气血精微,输布全身。气血正常输布运行,除心气推动之外,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脉道以通”。


    脾与“脉道通利”有着紧密联系,脾主统血,一方面,保证脉道通利,完好无损,使血液不溢于脉外,另外一个含义,即通过它的生血作用保证血液充盈。


    “经”和“脉”分别为经气和血液运行的通道。络脉包括气络和脉络,沿经布散,支横别出网络全身,其主要功能为运行气血。邪气侵袭络脉,络气瘀滞或络气虚滞等,常引起血运不畅,日久发为瘀毒阻络。


    心脑疾病的发生与脉络有着紧密联系。心络包括气络和脉络,心之气络和脉络布散经气,渗灌血液,二者相互协调,使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发挥。心气虚,邪客心络,往往导致心络瘀阻。如《临证指南医案》言“痛久入血络,胸痹而痛”。故言,心络瘀阻发为胸痹。脑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亦需脑络通畅,脑络虚滞和瘀滞日久往往造成水湿之邪,从而加重脑病。《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王永炎院士认为“毒损脑络”可导致中风的发生,认为中风病的是由于毒邪损伤脑络,络脉破损,或络脉拘挛瘀闭,气血灌注失常,致脑神失养,形成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


    3调和气血是“脑心同治”的基本原则


    气血与脑、心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运血以养脑,脑方能主神明,而心的生理功能发挥受脑主神明的影响。气血生成或运行障碍,心脑同病。因此,气血对心脑在生理功能和病理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气血以及其与心脑的紧密联系,各种邪气侵犯心脑,心脑气血首当其冲,气血失和,循行受阻,造成心脑失养,就会导致心脑功能低下,进而出现功能失调和病理障碍,引发病变。因此,调和气血是“脑心同治”的基本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病因病机,均以阴阳、气血亏虚为本,瘀血、痰浊、气滞为标。因此可采用补气、补血、行、活血等调理气血的治则治法。“胸痹”和“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典型代表,而气虚血瘀证为两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证型,疾病虽然不同,但证同则治同,即异病同治,选用补气活血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脑心同治”的目的。


    4 气血理论指导下的“脑心同治”方药治疗


    气血失调是心脑疾病的共同病机,在“脑心同治”为核心治疗原则下,重在调理气血。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要以预防为主,“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针对气虚血瘀的主要病机,补气活血是中医调和气血的主要治则治法。在历代名方中,补阳还五汤是补气活血的代表方,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以固本,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而不滞,当归尾、川芎养血行气不伤正,地龙搜剔经络,使瘀祛络通,使气足,血行,瘀去。在此经典名方的启迪下,赵步长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研制出“脑心通胶囊”,该方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增加当归、川芎等活血药与君药相伍使补而不滞,再取虫类药善走之性,搜剔络中之邪,少许桑枝、桂枝引药直达病所,温经通脉,标本兼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既通脑络,又通心络,发挥脑心同治作用,主要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证所致的中风和胸痹。该方的创制把握了补阳还五汤的配方精髓,体现了气血理论的中气与血的相互关系,更扩大了补阳还五汤的治疗范围,不仅可以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还可以用于胸痹心痛的治疗,从而达到“脑心同治”,为当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此外,若心脑血管急性发病,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当以化瘀为主,可取丹参、红花为主要成分的丹红注射液来治疗。研究表明,中药成药丹红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其治疗急性脑梗死、心衰的均有很好的疗效,也是急性期“脑心同治”的典范。


    综上所述,气血化生和运行与心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脑心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故而“脑心同治”。“脑心同治”是气血理论的具体体现,以气血失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心脑疾病的病机,有利于把握治疗的原则性和方向性,从而更加准确辨证论治,为心脑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