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走进东方医院不同寻常的20年:探解“东方现象”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16 12:01:00
  • 核心提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奠基暨开工仪式。
    东方医院组成国家医疗队赴山西开展义诊周活动。

    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由日均门诊量600多人次,400张床位,一个院区,增长到日

    20191216115607.jpg

    20191216115617.jpg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奠基暨开工仪式。

    20191216115626.jpg
    东方医院组成国家医疗队赴山西开展义诊周活动。
     
    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由日均门诊量600多人次,400张床位,一个院区,增长到日门诊量8000余人次,1377张编制床位,一院三区。医院发展迅速,建设二十余个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项目。东方人励精图治、拼搏进取,创造了东方奇迹。

    根在方庄 旭日东升

    传承老一辈东方人沐风栉雨的开创精神,站在新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85年,北京中医学院方庄医院筹备处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方医院的第一个名字),北京中医学院任命刘文泉同志为主任,魏天卯、冷方南、孙宜俭同志为副主任。筹备处前期完成了方庄医院主楼的初步设计工作。

    1990年10月,王振海从乌鲁木齐市中医院调入北京中医学院方庄医院筹备处,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王振海并没有想到之后的工作有多少困难,征地、立项、筹建、资金等一系列难题等着他和他的团队解决。“一切从零开始,打报告、与上级沟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1992年下半年,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方庄医院建设项目被纳入国家建设项目。方庄医院筹备处改为北京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方医院的第二个名字),任命王振海为院长。

    “此时正在兴建的方庄社区当时是北京市最大的住宅小区,社区内没有医院,为解决居民看病困难问题,筹建中的东方医院建立了中医门诊部。”王振海带领大家一边筹建医院,一边开门诊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还完成了“八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的两个专题,东方人的精神在东方医院还未建成前,就已经显现出来。

    1994年到1999年,5年的时间,医院主楼工程终于建成。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尉敏廷见证并陪伴医院走过了艰难的筹建阶段。“当时资金短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督促与支持下,完成了立项建设、购置设备、调入人员、成立科室等工作,终于在1999年12月12日医院正式开业。”取名东方(取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直门医院的“东”字,东方医院前身方庄医院的“方”字),意寓进取,充满希望,寄予医院未来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东方医院,东方人经过十年不断努力,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甲中医医院验收;建设完成十余项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这些都为东方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医院快速发展起来,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医药行业出现了一种叫“东方现象”的医院发展模式。

    第一次飞跃后,第二个十年是稳定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医院在建设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及临床药理基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拥有6个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建设项目,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9个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5个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一个个简单数字的背后,传承的是老一辈东方人沐风栉雨的开创精神,凝结的是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东方医院书记李晨辉说,现在,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要继续谱写好东方医院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东方精神

    坚持姓“中”,以专科建设为龙头,形成紧密型分级诊疗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东方医院重视发展中医,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以专科建设为龙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及优势病、多发病为突破点,强化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积极应对医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院长刘金民说,东方精神承载着老一辈东方人的艰辛辗转、规划筹建、励精图治、拼搏创业;是新时代东方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动力。

    以医疗质量立足,树行业标杆

    医院始终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及优势病、多发病为突破点,强化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多年来医院始终是北京市中医医疗质控中心。

    医院加强门诊建设,改善医疗服务,门诊实现微信预约、自助机预约,微信自助机缴费等多种功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开通了心、脑血管绿色通道,加强院内急救能力建设,着眼于提高解决疑难、复杂疾病的能力。

    该院开展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等在内的共1234项科学研究,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31项,省部级课题224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69项。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分子技术三级实验室,是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并涵盖了15个新药临床试验专业。目前,医院承担着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疑难与危重并举,引领中医诊疗模式创新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新诊疗模式基地为依托,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医院开展管理、医疗、医护、信息、多院区建设等“一体化”工程。以常见疑难病、危重病、急症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多学科联合查房、多学科联合门诊、多部门协作为基础,提升医院疑难病、危重病诊疗能力。

    医务处处长柏立群介绍,医院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打造以针灸科、推拿理疗科、康复(含精神心理)科、营养科为核心的院级非药物综合治疗公共平台;作为国家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为999、120设立院内工作站,实现急救关口前移,推进“院前-院中-院后”应急绿色通道建设;以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为依托,搭建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治疗量,位列全市前列;作为北京市首家家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基地的中医单位,培养全国微创治疗进修骨干近千名,彰显自身急危重症诊疗能力。

    开拓创新,形成紧密型分级诊疗体系

    东方医院方庄院区、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西院区)、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南院区),是医院的一院三区。总建筑面积12.43万平方米,随着二七院区和经开院区的建设,拓展医疗空间2万平方米,增加病床577张,总床位数达1377张。

    “加上医院西院区下属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一院三区一社区’的新模式,成为北京市首家三级和社区共管的中医院,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刘金民说,医本部为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的诊疗中心、两分院区为常见多发病的诊疗中心、直管社区为常见多发病的慢病管理中心,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院本部与两分院区及下属社区形成天然的紧密型分级诊疗体系,实施基层首诊、三级疑难病会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成为首都新的中医医疗高地。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基层中医药服务辐射全国

    医院积极参与国家局、市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千余名专家年复一年下乡村、进社区,将“名中医”送到百姓身边,辐射北京50余个社区、乡村,惠民百万;医院开展“健康中国·乡村振兴计划·精准扶贫”全国乡医技能培训工程,近400名基层医生在医院接受专家“手把手”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拓展医院影响力。

    东方气质

    做好传承创新,打造人才培养“主阵地”,成为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国家队”。

    医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学院型医院”为建设总体目标,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精细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全力投入,教学机制渐趋合理,教学层次实现全覆盖、大学各专业学院学生实现全覆盖,从根本上提升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品质。医院已经成为大学临床医学院的优秀代表,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国家队。

    教育处处长刘文娜介绍,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具备完善的教学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涵盖五年制、“5+3”、留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师承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实践基地,北京市中医局临床技能实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

    在临床医学院率先建立专职专岗教师队伍、临床科室教学秘书队伍。医院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教研室分别设立专职、专岗教师。目前医院拥有硕导105名,博导31名,323名医师持有高校教师证。

    医院完成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不同培养方向实施细则。由医院主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临床技能实训教程》中、英文版,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规范,使临床带教有章可依,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医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临床教学能力,多次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全国竞赛,2018年获得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临床高级组一等奖,同时囊括所有单项奖。

    医院注重临床与实训相结合,打造多层次实训教学平台。医院2016年开始承担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考核任务,目前已成为北京市中医系统中最大的实训中心。

    医院医教协同,整理、总结、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临诊经验和学术经验,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中医传承人和新一代不同层次名中医,培育一批有特色中医学术流派和特色中医流派。

    “中医药蕴藏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传承好中医药学,就是守护好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瑰宝,收集、整理中医药理论文献中的理法方药和知识精髓,传承好中医药思维。同时,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李晨辉说,充分发挥教学医院优势,将名医传承教育与学院教学相融合,打造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优秀中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薪火相传,以名老中医为典范,让学生们从做人做事学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医德观,从而培养更多的未来名医。切实做到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东方魅力

    布局“一带一路”,健全开放合作机制。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在科研交流上,2017年,医院举办了中美癫痫中西医学研讨会,2018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中医中心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癫痫中心成立中西神经科学中心,形成中西医师合作诊疗模式,共同提高神经疾病治疗疗效。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俄罗斯中医中心项目在中医药国际化、中医文化的传播、海外中医医师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合法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2016年7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并见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和俄罗斯圣彼得堡水务集团董事长菲利克斯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揭牌,实现“中医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的历史性突破。

    医院多个科室展开了与国外的合作交流。1991年,受组织委托,心内科科室学术带头人廖家桢教授赴德国创建了欧洲第一家中医医院——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并担任中方院长。

    医院眼科是在著名中医眼科世家“韦氏眼科”第四代传人韦企平教授的率领下,成立于建院之初。2003年,科室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温州医学院视光学医院共同开展遗传性视神经病的基因检测项目及流行病学调查,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

    医院消化内科是继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的学术思想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室连续多年承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与美国哈佛大学和日本兵库医科大学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3月,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代表团访问医院儿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中医外治室,初步达成派遣医师来华学习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意向。

    医院还开启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新模式。2005年开始启动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10年来,医院在承担该项目的临床教学及管理,探索了一条“以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适合新加坡国情需要的高级中医人才;培养‘医学·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国际中医药文化传播使者;打造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创新规范化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东方有爱

    从院歌、院训、院规、院报等不同的形式来建立东方医院的文化。

    “1999年9月,当时的医院尚未正式开诊。我和另外五位同事开始筹建皮肤性病科。当时科室只有几间空房子,我们开始自己动手打扫清洁,搬家具器材,布置房间。有时忙得都顾不上吃饭,辛苦但很充实,累并快乐着,因为这是我们东方医院全新的开始。”赵凤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最早的一批护理人员,她说,回忆当时的场景,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医院五周年院庆征集院歌时,赵凤珠把自己对医院的爱写进歌里,她创作的《爱在东方》被选中作为院歌歌词:“东方有爱,爱在东方,因为爱就是阳光和希望,爱就是我们生命前行的动力和无尽的源泉。”

    刘金民说,医院从院歌、院训、院规、院报等不同的形式来建立东方医院的文化。以“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宗旨,以“精益求精、诚信为本、弘扬国粹、传承创新”为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医院担医者责任,广纳贤才,在医疗实践中建立专业严谨、精益求精、全面完善的诊疗体系,20年奋力拼搏,实现“东方现象”。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开院至今,五届领导班子以诚信为立院之本,以技术为根,以诚信为本,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培养、吸纳高水平医学科技人才,组成以专家、教授、杰出中青年为核心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团队。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是一场中华文明的保卫战。东方人扛起了传承国粹的重担,用方刚血气筑起了东方医院的脊梁。

    “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医院经过20年努力,已拥有完善的教学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岐黄之道,至精至微,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学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继续探索医疗卫生保健的新模式,服务于人民的健康福祉,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