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甘肃省中医院:五项转型助推医院四化

  •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15-07-26 09:48:55
  • 核心提示:  在深化医改的关键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在探索中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在甘肃省已正式实施,甘肃省中医院发展面临的压力和竞争空前增强。如何才能务实高效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更好更

      在深化医改的关键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在探索中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在甘肃省已正式实施,甘肃省中医院发展面临的压力和竞争空前增强。如何才能务实高效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更好更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细更精更优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就如何做好医院转型跨越,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集团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粗放型、经验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型

      近些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医院发展空间扩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专)科建设、医疗集团建设、中医药特色建设等重点工作。2011年,省编办批复成立了24个职能管理处室,甘肃中医学院在甘肃省中医院设立了1个临床教学部,这使医院管理平台更加宽畅,管理部门更加健全,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但纵观全局,部分职能处(室、科)的管理仍然没有走出粗放型、经验型管理的旧模式,部门之间、部门内部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今后要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细化管理措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医院管理向高效运行模式发展。

      在细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能。要组织职工学习管理学经典著作和教程,将外请辅导与内训实练相结合,案例剖析与经验交流相结合。要求每个职能处室在现有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或修订出台2~3个各自部门的管理办法或实施意见,经广泛讨论修订后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学习宣传,做到人人按规矩办事,按流程办事,从而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能,实现从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向着精细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变。

      主体中医医疗发展向医、教、研全面发展转型

      过去几十年,医院始终坚持以中医医疗业务发展为主。在原内、外、妇、儿、骨伤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多个亚学科、亚专业,目前设有83个专科专病门诊、62个临床医技科室,现有科室已覆盖各专业领域,基本满足了患者的医疗、康复、保健方面的需求。2014年,医院全年门诊诊疗人次为660028人次,比上年增长23%;全年收治住院病人数38459人次,较上年增长20.7%,全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8.7%。

      医院作为甘肃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甘肃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医院承担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4名,共带教出博士6名,硕士108名。医院还承担着甘肃中医学院、河西学院、平凉医专、甘肃省卫生职业学院、甘肃省中医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本科、大专、中专生的实习、见习临床带教任务,年带教学生近1000人,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要承担了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任务,现有23个研究所、5个二级实验室、1个中心实验室。2006年7月,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被甘肃省中医院托管以来,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地厅级及院内科研项目58项,为院内制剂研发、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实践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西部中医药》杂志,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甘肃省人社厅职称评审中被认定为国家权威期刊。先后完成了《皇甫谧研究集成》《张仲景研究集成》(第二版)《敦煌医药文献研究集成》《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话说国医丛书——甘肃卷》《敦煌医药文献真迹实录》《刘一明医学全书》的编纂工作。

      医院要在发展中医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临床教学医院培养人才的作用,加大博士、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和推荐力度,增加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数量,并注重培养质量的提升,给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借助其科研优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深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上下功夫,从而实现从主体中医医疗发展向医、教、研全面发展转型。

      单纯追求病人数量增长向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型

      截至2014年底,我院编制床位1150张,实际开放床位1400张,全年床位使用率104.2%。受考评制度、服务理念、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里,我院医疗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从单纯追求收治病人数量增长向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转型,主要措施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转变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改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上着手,让医护人员树立感恩社会,感恩医院,感恩患者的理念,从理念上、思想上、行动上提升优质服务的水平,切实把温情的医护服务提供给患者,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

      改变医护人员医疗行为考核模式

      若出现医护人员被投诉或发生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时,第一次被投诉给予提醒和警告,两次则扣除一定数量的绩效,三次则职称延聘三个月、不评先选优,四次职称延聘半年、不评先选优,五次以上不聘高一级职称或者降低职称使用,并通报批评。出现医疗差错时,扣除一定数量的绩效、延迟聘任职称,出现医疗事故时,视其情节不聘高一级职称或者降低职称使用,并通报批评。

      开展“星级”医护评选活动

      每月将医生、护士等提供的星级服务公示在病区公告栏里,达到什么服务级别授予什么星级。对病人投诉的医护人员,降低星级等次,并将星级等次作为绩效考核和二次分配的依据。

      制定出台《甘肃省中医院提升医护服务质量综合考评办法》 明确考评内容,规范服务行为,落实考评措施,从而督促医护人员切实改变服务态度,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医院单体发展向医疗集团整体发展转型

      甘肃省中医院作为全省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近年来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医联体”的医改号召,认真“把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的总体思路,仔细“辨证”省内各级中医院的发展现状,通过“整体”思维的把握,成立了以甘肃省中医院为组织牵头单位,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为科研支撑单位,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全面托管单位,临夏州中医院、西固区人民医院、通渭县中医院等11家单位为挂牌非直属分院,天水市中医院、陇西县中医院等23家单位为成员的甘肃省中医院医疗集团,并在中医医疗、科研、进修、支援、信息化建设、院内制剂调剂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务实高效的集团化合作,明确了医疗集团的性质、宗旨、组成、运营、管理模式等,有效地开展了集团内的互补合作,有力促进了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整体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将以进一步增强医疗集团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医疗集团管理、成员单位管理、对口支援帮扶、专业人才培养、院内制剂调剂使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集团各成员向着健康快速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医疗集团整体发展的目标。

      医疗集团整体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进一步开展医疗业务支援帮扶工作,二是建立医疗集团内部院内中药制剂共享共用机制,三是建立集团成员内病人的双向转诊和流动机制,四是在职称评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会兼职等方面建立纵向联合的协作机制。

      使用外购药品向院内自制药品研发与使用转型

      医院现有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甘肃省卫生厅批准生产的院内制剂75种,品种基本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但目前的临床用药以外购药品为主,外购药品占到临床用药的90%以上,院内中药制剂的使用量不到10%。

      随着医院科研制剂中心的建成投产,这一西北最大的制剂中心年加工炮制中药量可达2500吨,年药材提取量可达1500吨。随着年生产能力的提高,在临床使用方面,也需要逐步提高自制药品的使用比例,鼓励临床科室使用院内制剂,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院内制剂要占到药品使用比例的60%以上,对超过这一使用比例的,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对达不到这一使用比例者,给予扣除绩效等惩罚性措施,逐步把以使用外购药品为主转变为院内自制药品研发与使用为主,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实力。

      医院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转型,有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有些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些还没有起步,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精心谋划、创新发展,力求在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集团化的发展轨道上实现质的转型,从而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

    (责任编辑:刘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