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1-13 14:11:28
  • 核心提示: 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

      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强调培养中医人才要突出特色,面向社会需求,通过改进完善教学、教材、师资、课程、临床实习等,培养出对中医药有感情、有文化底蕴、有深厚的哲学理论与思想,有很好的技术、能用中医思维看病的人才。陕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王秉琦多次强调学校要坚持教学、科研、医疗、保健、产业、文化“六位一体”整体推进,要内强筋骨,外塑形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把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作为目标,在院长贺丰杰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陕西中医学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大胆改革创新,对于如何理清医疗与教学的关系,做到医疗与教学相辅相成,以医疗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促进医疗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做了大量的功课,经过摸索、实践,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制,在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模式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章立制抓教学 目标管理重实效

        陕西中医学院为了积极推动后期临床教学改革,党政领导经过了长时间的调研、摸索、讨论、试验,2011年成立了陕西中医学院临床教学部进行过渡,临床教学部与附属医院合署办公,临床教学部是临床教学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教学工作要在院长及主管副院长指导下,协调落实好各类临床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任务,对临床教学计划进行协调、管理、质量考核和学籍管理,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全过程,检查教与学的质量。2013年陕西中医学院党委和行政决定,成立第一、二临床医学院,与两所附属医院合署办公。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各临床学科校本部教师全部融入医院相应科室,许多名医、专家走上讲台,使临床教研室与临床科室相互依托,教学、医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一临床医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围绕“一结合”“二强化”“三提高”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针政策,使临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所谓一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有文化底蕴、有深厚的哲学理论与思想,能用中医思维看病;二强化指强化基础知识培养;强化临床技能培养,锻炼过强的技术;三提高指提高对中医的热爱程度,培养对中医药的感情,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培养学生辨证能力和治病救人能力。

        为了更好地做好后期临床教学的理论课、见习课和临床实习等教学工作,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校形成的关于后期临床教学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细化后期临床教学的文件,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专家、青年教师、学生三级评教制度,实施专家学者、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三级听课制度;建立了医院、科室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临床教学督导制度,设立了科室带教秘书制度。

        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教学目标在医院里往往很难得到落实。针对这个问题,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部署下,第一临床医学院下发了《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疗教学科研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环环相扣,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第一次将教学质量、科研质量与医疗质量同步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并与绩效分配挂钩,有力地促进了临床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础夯实抓根本 技能强化重考核

        第一临床医学院以培养“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临床实用人才为目标,依托临床,教学、医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立了中医院校教育的临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师承优势,引入本科生“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采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模式,将师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借鉴研究生“双导师制”管理,引入本科生“双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为一、二、三年级学生遴选教学经验丰富、有较深学术造诣的高年资、高职称教师作为理论导师,负责对学生的专业思想、学习方法、课程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教材的设置到理论导师的全面指导,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法,导师的影响和教育使学生从进入大学起就有了为毕业考研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第四学年,学生转入附属医院时,附属医院遴选临床一线、经验丰富、高年资、高职称的临床医师为临床导师,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门诊和住院部进行跟师学习,通过跟师临床、随师接诊,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提高临床能力。为保证跟师学习效果,对四年级进入医院的学生提出临床跟师要求,制定了《学生跟师临床考核细则》《早期临床实践考核记录册》,要求每个学生跟师学习不少于10个月,整理十二则以上随师医案,中药房见习不少于2周,同时总结跟师心得。第四学年末进行跟师临床效果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进入第五学年的全科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克服了初入临床的胆怯感,增加了“上临床”的热情。

        第一临床医学院充分发挥名医馆专家资源优势,本科生、研究生按计划轮转,跟随两位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及32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门诊,通过聆听专家教导、收集名医诊疗医案、总结用药特点、归纳辨证思路,学习名医经验,感受名医风范,引导学生将中医学基础理论、名老中医经验与自身实践相结合,领略中医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拓展临床能力。通过诊室小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鼓励学生以总结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形式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能力。

        实践证明,经过双导师培养,反复临床,学生的理论水平、临床诊治能力、医德医风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师承教育纳入本科、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培养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取“集中+自主”见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集中见习是指照按时间表由学校安排的见习,但见习存在一个问题,比如学生多,病人少,或病人不合作,无法达到很好的见习效果,因此从集中见习拿出一部分学时,老师和学生对接,分别持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可以根据老师的出诊安排或学生的空余时间自主安排见习并完成一定学时。这种见习模式一改过去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围着一个病人,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实践模式,学生成为学习、课堂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重要的是学生在跟师学习中通过跟随带教老师接诊、查房、值班,观摩诊断、治疗、用药全过程,由带教老师进行病案讨论、教学示范查房、真实病例床旁分析讲解,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与病人沟通,教学效果也更出色。学生对中医的热爱程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同步提高。

        严格教学查房制度,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进病房、病人到课堂,上课、查房互补,课堂、病房互动。教学查房包括查房前的准备,病人问诊,中医四诊,以及脱离病房以后的自习室讨论三个阶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适当地进行知识点拨,培养了学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

        强化临床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动手能力。对照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标准,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实行“三段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将考核内容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内容接轨,符合当今社会医学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实施三段六站式客观结构化多站式考试(OSCE)模式,分别在实习前、实习中及实习结束前三个阶段和研究生整个阶段,进行由简到难递进式临床能力考核,建立了学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为实习前通过培训考核,达到掌握临床最基本能力;实习中和毕业前,分别进行中医基本功、内科能力、外科能力、针灸基本功、综合应诊能力、西医基本功六站临床考核。“严进严出”,严格毕业生临床能力考核,全面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学生纷纷表示,以前反复听老师讲,已经熟识的知识点在反复吸收,而实践盲区也一直存在。现在老师要根据临床病人的变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虽然老师讲得内容相比以往减少了,但是课后的工作量其实在增加。学生在见习前要预习,梳理知识点,在见习中掌握课堂基础和重点。见习过程中,老师不会一讲到底,而是通过与病人交流,见习后老师与学生交流,进行知识汇总,学生会自主反思,老师也了解到学生的盲区,分层次逐步探究,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严格的训练必将获得丰硕的成果,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参加陕西中医药技术大比武竞赛获一等奖;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竞赛二等奖;中医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2014年在第二届三北地区大学生中医临床能力竞赛的16个参赛代表队中,陕西中医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中医外科技能单项第一名,中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总分第二名、舌诊与脉诊技能第二名、急救技能单项第二名、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能力单项第三名的好成绩。学生毕业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不断攀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全国平均考试通过率是60%~65.15%,陕西中医学院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达到70%~75.45%以上。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培养质量逐步提升。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分管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630余名,占全校研究生人数的三分之二。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总结多年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将属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的26个学科专业,共计49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各专业培养方案既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规律,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导师队伍管理与建设,建立了导师队伍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掌握各专业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承担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信息,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制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包括研究生进入科室后的所有环节,如业务和思想品德教育、阶段考核、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切实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学位授予的质量。

        科研促进教学 带动学科前瞻发展

        依托重点学、专科建设,引导科研意识进课堂。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淀了雄厚的实力,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专科群。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8个。各重点学、专科集中了附属医院科研、教学领域最高水平的人才与技术、设备与成果,是学校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成果集中地。

        医院注重把深化教学改革与推进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将学科建设中所蕴含的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素材,力求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新颖性、务实性。目前,陕西中医学院有15门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均由重点学科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负责。以精品课程为载体,开展研究式教学,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与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学、专科建设中发现的中医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设立教学专题立项,做到教学有创新、创新出成果、成果进课堂。

        教学科研相长,促成创新人才培养。第一临床医学院科研氛围日愈浓郁,科研实力显著提升。近年来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8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48项,陕西省高等教育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23篇。

        教学是科研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科研又创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依托科研平台,陕西中医学院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8项,2名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2个学生代表队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字建模竞赛本科组陕西一等奖和二等奖。“双导师制”的教学体制也结出硕果,有效促动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设计,撰写课题申请书,参与实验全程,积极撰写并发表论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理论思维,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一临床医学院获得2009年度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度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2013年教师主编、参编论著、教材共计283部,319人次。担任主编87人,担任副主编58人,4部教材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近两年,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人,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1人获省高校科技奖,多人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

        不断优化教学 建设实训及实践基地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始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和毕业综合训练。成立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等10个教研室,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8个中医基本技能实训室,配备了标准化模拟人、多媒体腹部触诊系统等教学设备。医院多媒体教室11间,学术报告厅3个,供教学及科研之需。第一临床医学院每周聘请全国有名的专家如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全国方剂名家邓中甲教授等知名专家专场为学生做学术讲座,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

        加强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培养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以大医精诚为素质教育教学蓝本,教育学生要厚德致远,兼济天下,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陕西中医学院与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合作,将学生实习前德育教育由原来的学校班级教育改为去药王山祭拜孙思邈,通过全体学生诵读《大医精诚》原文,弘扬仁德、仁术、仁人的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通过搜集编印全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宣传册,使学生了解著名医家的成才之路,感受“国医大师”榜样的力量,坚定继承弘扬中医事业的决心与信念。第一临床医学院还通过邀请多名中医博士毕业生开展“博士-本科生互动”活动,从对人生信念、求学历程、学习方法和对中医药研究的认识、中医药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让本科生与博士面对面交流,从而增强其学习中医的信心。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为基础,实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制定出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制度及实施方案,建立了二级、四级等级考试题库,通过者颁发中医经典等级证书。目前已进行了九次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在陕西省中医药技能大比武决赛中该校学生囊括一、二、三等奖;中医经典诵读赢得大赛高度赞扬。通过“读经典、诵经典”,改变了中医理念淡化现象,提高了学生中医基本功,提升了中医文化底蕴,扭转了学生临床思维西化倾向。

        学校的教育和熏陶,培养了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2013年6月25日,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中医学专业学生曹凤凤和胡娜,在华山上成功抢救突发心肌梗死的湖北游客李某某。病人痊愈后,送来感谢信和锦旗。这一事件事后在多家报纸上刊登了专题新闻,该新闻获得2013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2013年11月,2010级学生焦蕾蕾在去榆林途中救治一位泌尿系结石患者张某某,并帮助急送医院和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此事直到2014年5月7日,患者送来了感谢信,学校才知情。这些事件映射了学校大医精诚理念对学生教育的渗透,也赋予了陕西中医学院榜样人物邵小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关于我们后期临床教学更上新台阶的要求,第一临床医学院克服困难,即将建设新的多功能综合教学培训楼,投资将超过两个亿;同步将筹建新的学生多功能餐厅,实现学生在医学院内的吃、住、行、学一体化。

        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包括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学校的文化环境、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当这些条件逐步优化,学生就会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健康成长,就会涌现出更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代表。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后期临床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将朝着更稳、更好的发展目标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