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马淑然论治痤疮经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4-26 09:50:43
  • 核心提示:痤疮是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特征,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以前额、双颊、颌部为主,胸背次之。粉刺易演变为丘疹与脓疱

    痤疮是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特征,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以前额、双颊、颌部为主,胸背次之。粉刺易演变为丘疹与脓疱,也可向结节、囊肿、疤痕等转变,有黑头(开放性粉刺)和白头(封闭性粉刺)两种。若白头粉刺受到空气的氧化、紫外线的辐射、尘埃的污染、黑色素沉积等则变成黑头粉刺,后期炎症浸润被纤维化取代而形成瘢痕。

    皮脂腺主要受雄激素调控,皮脂腺细胞中存在5α还原酶,该酶将雄激素转化为睾酮和双氢睾酮,睾酮与雄激素受体蛋白结合,调控基因表达,使得皮脂分泌增多和皮脂细胞增生,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异常角化的毛囊皮脂腺导管造成皮脂排泄障碍,堆积形成脂栓,即粉刺。男性以分泌雄激素为主,故男性痤疮患者发病较女性更为严重;女性经前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相对升高,故临床常见经前加重,经后缓解。

    马淑然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名老中医刘燕池教授的学术继承人。马教授在辨证时注重四诊合参,治疗痤疮采用中药内服外用之法,建立了本病的综合治疗体系。现将其治疗痤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毒或兼正虚

    常见的痤疮类型有肺经风热型、脾胃湿热型、痰湿瘀滞型、热毒壅盛型、肝郁脾虚型,亦见冲任不调型、痰热凝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肝郁血热型、心火亢盛证、热毒壅盛型、阴虚火旺型。但马教授还特别强调肾阳虚时,无法蒸腾肾阴上济脏腑之阴,阴虚火旺及虚阳上越可见痤疮;该证型的根本在于肾阳虚损,治疗时除滋阴外可用清末郑钦安之潜阳封髓丹加减。此外,正虚时无力托毒外出易加重痤疮或延缓恢复。因而,马教授认为痤疮的发病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因复杂交织的结果。辨证的关键是权衡所致病证的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主次。马教授将痤疮的病因定位于湿热瘀毒为主,或兼正虚,其中湿热瘀毒为实,气血阴阳之虚为虚。

    当“湿”证突出时,痤疮表现为白色脓头或脓疱明显,患者面油较重。引起湿证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油腻,或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形成湿邪困脾。且湿邪易郁久化热,湿热交织,如油入面,缠绵难愈。当“热”证突出时,痤疮表现为红肿热痛;除上述湿邪化热外,“热”证的病因还见于肝经热盛、肺中伏火、心经热盛。热邪尤重或出现脓疱时即“热毒”,痤疮灼热痛甚或化脓。“久病入络”,病程久时“瘀”证突出,痤疮皮损表现紫暗、干燥。造成血瘀的原因主要是气虚血瘀、热壅血瘀、寒凝血瘀等。痤疮色白或肉色则为气血虚或阳虚突出。

    分期治疗,综合用药

    1.痤疮的分期与治则

    马教授将痤疮分为初、中、后3个时期:初期以湿热为主;中期为虚实夹杂、实中夹虚;后期以虚为主,兼湿热毒瘀。根据痤疮的转归,马教授将治则定为初期祛邪为主、中期祛邪兼扶正、后期扶正为主兼祛邪。

    2.辨病理因素,综合用药

    马教授认为痤疮病在血分,兼及气分。用药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清热主药:知母(清热养阴),紫草(清热凉血),连翘、赤小豆(清热泻火),黄芩(清热燥湿兼引经),地丁、大青叶、青黛(清热解毒),青蒿(清胆经湿热),地龙(清热通络);②凉血主药:生地榆、炒槐花(凉血清肝);③祛湿主药:陈皮、白术(健脾祛湿),苦参(苦寒燥湿),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土茯苓(利下水湿),透骨草、皂角(外用除祛面油);④止痒主药: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止痒燥湿);⑤祛瘀主药:当归、牡丹皮(凉血化瘀)、丹参、桃仁、红花、生山楂、水蛭、川牛膝(兼引热下行);⑥补虚主药:炒白术(气虚),白芍(血虚),生地黄(阴虚),制附子、砂仁、龟板、甘草、肉桂(阳虚)。结节者加玄参、生牡蛎、浙贝母;脓疱感染者加败酱草、鱼腥草、皂刺、炮山甲粉;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生地黄、黄柏能够明显降低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率。黄芩、丹参、连翘、栀子、益母草、柴胡降低雄激素水平。丹参酮具有抗雄激素、抗细菌、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抑制痤疮杆菌的方药多具有清热活血解毒的功效。

    马教授强调,临床用药时应结合上述痤疮分期的论述,权衡虚实,有侧重地用药。组成痤疮治疗基本方:苦参10g,土茯苓10g,紫草10g,当归10g,牡丹皮10g,丹参10g,生地榆10g,炒槐花10g,大青叶10g,青黛10g,并根据兼证加减。

    四诊合参、多种方法配合

    马教授在辨证痤疮的诊段充分利用四诊合参辨病位色泽与诱因,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治疗痤疮时常用药物内服外敷、配合引经药。

    1.辨皮损

    痤疮色红为热,色暗或痘印提示有瘀,有感染或脓疱为热毒盛,结节为痰瘀互结,囊肿疤痕说明痰郁血瘀严重,面油、白头者多体内湿盛。

    2.辨部位

    整个面部属三焦,具体见图1。以眼部、鼻部为界分为3个部分:上部属心肺;中部属脾胃肝胆;下部属肾、膀胱、大小肠。此外,面部两侧为胆经所过,痤疮发于此处考虑肝胆问题。

    图1“三焦五脏法”脏腑部位划分图

    3.问诱因

    饮食、环境、心理等因素对于痤疮的发病和加重不可忽略,喜食辛辣及情绪暴躁易助火邪、污染的空气、电脑辐射或不注意个人卫生都会加重痤疮、肝郁化火及经前经期痤疮加重提示从肝论治。

    4.引经药的使用

    马教授用药时常配合引经药使药物直达病所,如上述肝经热盛时使用大青叶、青黛、柴胡;升麻清热解毒,谓“火郁发之”之意;牛膝、肉桂引热下行等。此外,肝经热盛时患者可每日敲打胆经循行部位辅助治疗。

    5.内服外用配合

    马教授用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马教授嘱咐患者将一付药煎3遍,1、2煎混合服下,第3煎用棉签沾取药液外涂于痤疮处或用热毛巾外敷。

    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35岁,2013年9月15日初诊。面生痤疮,痘红,面色晦暗、油腻,喜热食,易疲劳,末次月经9月8日。舌质淡、边齿痕,苔薄白。左脉沉弦细,右脉沉细弱。药用:升麻8g、炙附子(先煎)、干姜、砂仁(后下)、炙甘草、柴胡、黄芩、玄参、生地黄、麦冬、赤芍、炒白芍、大青叶、青黛、生地榆、炒槐花、云苓各10g,龟板15g(先煎)、黄柏20g,葛根、紫草各30g。共7剂,内服,兼外用棉签涂擦患部,1日2次。二诊面油减,双颌偶疮,配合每天敲打胆经循行处20min,再服28剂愈。
     
    按:本例证属阳虚兼湿热,虚阳上浮兼湿热引发痤疮。本方药用炙附子、干姜、砂仁、龟板、炙甘草、黄柏同投,则能回阳立效;生地榆、炒槐花、紫草清热凉血;大青叶、青黛清热解毒;赤芍、白芍凉血活血;药物苦寒伤阴,且阳虚不生阴,故用玄参、生地黄、麦冬固护阴液;柴胡、黄芩、升麻、葛根引经;云苓利水渗湿。方证相对而获效。二诊双颌有疮,提示与胆经具有一定相关性,故配合敲打胆经之循行部位,胆经通畅以助清湿热。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榆、甘草对痤疮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大青叶、黄柏、大黄对痤疮杆菌敏感;黄芩除对痤疮杆菌敏感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毛囊上皮角化过度有显著治疗作用。柴胡、黄芩降低雄激素水平,黄柏能够降低皮脂分泌率。

    结  语

    马教授在辨证、治疗痤疮时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综合体系。辨证痤疮时,马教授不但重视痤疮湿热瘀毒的基本病因病机,还提出“或兼正虚”亦不可忽视;辨证关键是权衡所致病证的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主次。此外,马教授认为肾阳虚无法蒸腾肾阴上济脏腑之阴,阴虚火旺及虚阳上越也是导致痤疮的重要病机;对于该证型在治疗时除滋阴降火外,需温肾助阳、纳气归肾,用潜阳封髓丹效果佳。马教授根据痤疮病因病机将其分为三期,提出“初期祛邪为主、中期祛邪兼扶正、后期扶正为主兼祛邪”的基本治则。马教授治疗痤疮时善于结合病理因素综合用药、四诊合参兼多种方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引经药,灵活用法用药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1月第30卷第11期

    月经病,病名。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或伴经色、经质的异常;月经的非生理性停闭;或多次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绝经前后所出现的有关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以经期异常为主的病有经期延长;以经量异常为主的病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时多时少;经色异常的有经来色淡、经来色紫、经来如黄泥水、月经来如胆水等;经质异常的如经来成块、经来如牛膜片等;非生理性停经的有经闭;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病症有痛经、崩漏、逆经、经行吐衄、经行便血、经行身痛、经行发热、经行泄泻、经来浮肿等;绝经前后出现的病症有绝经前后诸症,年未老经水断、年老经水复行、经断复来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