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三则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廷治 胥燕 时间:2012-04-09 08:02:00
  • 核心提示: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三药组成,主治“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具有扶阳解表之功。笔者临证用治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案1 牙痛  缪某某,女,39岁。2010年5月23日初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三药组成,主治“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具有扶阳解表之功。笔者临证用治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案1  牙痛

      缪某某,女,39岁。2010年5月23日初诊。右侧牙龈肿痛连及面颊2月,每因刷牙、洗脸,局部受凉而牙痛复发。西医诊断为牙龈炎、智齿冠周炎。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稍效,继转中医治疗,服清热泻火之剂10余天无效,症状时轻时重。刻诊:精神差,面色少华,右上侧牙龈肿而暗红,轻压痛,纳差,倦怠乏力,形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综观脉证,结合病史,辨为过用苦寒而伐阳气致阳明经脉空虚,寒邪凝滞而痛,当以扶阳温经,散寒止痛为法。处方:麻黄10g,附片15g,细辛10g,升麻10g,牛膝15g,细辛10g,升麻10g,牛膝15g,白芷10g。2剂,水煎温服。

      药后牙痛明显缓解,继进2剂牙痛消失。3月后随访牙痛未再发作。

      按:本病西医认为是因炎症所致,常用抗菌消炎之品,有些中医亦为炎症所惑而用清热之剂乏效。寒凉之品多伐阳气,以致形寒肢冷,牙痛遇冷或受凉而复发,故温阳散寒而获捷效。

      案2  郁证(癔病)

      袁某某,女,35岁。2009年6月3日入院。1天前因与家人争吵后突发昏厥,牙关紧闭,入院后经针刺人中、涌泉、合谷,其神志渐清,但昏昏欲睡,惊惕易恐,倦怠乏力,喜向隅而卧,时感胸闷,舌淡苔薄白,脉微细,证属阳虚气郁,邪中寒凝,故药用麻黄、细辛、菖蒲各10g,附片、郁金各15g,益智仁12g。3剂,水煎服。

      药后精神转佳,食欲复常,继用上方冲服逍遥丸调理1周出院。

      按:本例患者有明显受凉史,平素少动,阳气少生,喜向隅而卧,而知阴气较盛,参合脉证“脉微细,但欲寐”,乃为少阴病寒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取效。

      案3  痹证

      苟某某,男,44岁。2008年8月4日初诊。胸脘痞闷,身重乏力5年,加重半月。入院时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身重倦怠,少气懒言,口苦,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黄中根部厚而黏腻,脉沉细无力。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B超示:慢性胆囊炎。此属寒痹,治以蠲痹散寒,温经止痛,处方:麻黄、细辛、桂枝各10g,附片、独活、羌活各15g,淫羊霍30g,如桂枝汤法服之。4剂,水煎服。

      药后感身暖,微汗出,身重乏力等症有减。上方稍事加减,更进20余剂而病愈出院。

      按:本例首先惑于辅助检查,失治于胸脘痞闷,口苦苔腻。患者病史奇特:20年前在东北当兵时经常露卧雪地,外侵风寒;回内地工作也常处高楼凉爽之地,得天之阳气较少;复因患者性格内向,懒言少动,阳气少生;加之诸医治“胸脘痞闷、口苦苔腻”常用清热除湿之剂而伐中阳。三因相加,阳气虚于内,寒湿浸于外。虽时值盛夏患者也有形寒肢冷,关节疼痛之时,此阳虚寒痹证,胸闷苔腻,大便溏薄是湿从内生之表象,病本在阳虚,温阳则收全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