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身气功 > 正文
  • 呵字诀的学与练

  • 来源:健身气功 作者:金晓峰 时间:2014-03-10 10:44:58
  • 核心提示: 传统养生学认为:“呵”字诀的主要功能是调理心脏,口吐“呵”字具有疏泄心之浊气的功能。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呵字诀之呼吸吐纳和肢体导引也主要

        传统养生学认为:“呵”字诀的主要功能是调理心脏,口吐“呵”字具有疏泄心之浊气的功能。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呵字诀之呼吸吐纳和肢体导引也主要是围绕“心”展开的。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语境下的心脏一一君主之官。《黄帝内经》素问》曰:“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统领和主宰人体各脏器和各物质,就像君主一样。为什么古人要把心作为君主之官?其理由概有两点:第一,中国传统哲学有重视心灵的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哲学便有“心学”、“心性之学”的称法。《孟子•尽心上》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心可以与天地相通,是安身立命之本。牟宗三先生对比中西方哲学时指出,有关心的论述是二者最大区别之一。可见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地位。传统养生学把心作为“君主之官”也是中国哲学重视心灵的体现。其二,从养生学角度看,心主血脉,心藏“神”。心是人体唯一一个能不受意念控制而自主搏动的脏器,但却能通过血液与身体每个部分相连。心通过自身的搏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内至脏腑筋骨,外达肌肤腠理,既提供各器官所需的物质能量,又带走其代谢产物。可见其地位在各器官之重要。心为什么能藏“神”呢?《黄帝内经•灵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是精神寄居之所,大脑是意识精神的控制器官,而大脑所需之血液和养气的直接供给者是心脏。由此,心功能的强弱直接与神志活动相连,心便与
    神联系了起来。
        “呵”字发成“舌音”方能调理心脏。呵字诀为舌音,发音法为“舌体微上拱,舌边轻帖上牙槽。”这时的舌位用“微”和“轻”二字描述,习练者不应忽视。使用“微”和“轻”,其主要目的应是为避免练功者习练时过于用意控制舌面,造成舌面紧张,而影响“舌音”的形成。如果吐“呵”时不能形成“舌音”,也就达不到调理心脏的效果。发“呵”时,舌面放松,自然平铺,下颌微开,气流经过舌面,不受阻力而出,才能形成“舌音”。我们把其发音方法总结为:舌面平铺下颌开,呵无阻力舌音来。
        “舌音”具有调理心脏、泻除心火之功能。首先,传统养生学中,舌与心是相互关联的,即“舌为心之窍”。《黄帝内经•灵枢》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心主血脉、舌为心之苗,所以心在正常情况下,舌能辨别五味。反之,如果舌无法辨别味道,则应考虑心的问题。其次,“舌音”五行属火,心五行亦属火,二者正相对应。传统医学把人之脏腑分为阴阳,心为阳中之阳,五行属火。心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温煦全身。但是,心“火”过亢又会对人身体造成负面影响。与其它四音(唇、齿、牙、喉)相较,“舌音”发音时,其口腔、面部最不着力、最放松。所以,“呵”音是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完成的,非常有利于舒缓心之阳火。明代冷谦《修龄要旨》曰:“夏至呵心火自闲。”既看到了“呵”去心火的功效,同时还把呵字诀与四季养生联系起来。
        呵字诀配合肢体导引动作可以去心火。《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呵字诀的动作要领为“腹前捧掌……两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同高。……两掌缓缓下插”。整个动作是一个循环过程:腹前捧水一—上行至口入心一--下行至腹。设计这个过程,主要为了达到“心肾相交、水火互济”的结果。首先,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心肾相交”便能调和二者功能,使心火不至过亢,肾水不至过洪。分析呵字诀整个动作,可见其寓意:两掌捧肾中之水,经口进入心中,中和心火;引心火下至腹中,温煦肾水。另外,从“精”和“神”的角度看,肾为先天之本,人之元气所居,心为君主之官,人之元神所舍。双掌捧肾中之元气进入心中,也可以滋养心神;心神又随“呵”音之气息与插掌之导引缓缓下降,与肾中元气相中和,最终达到‘心肾相交,水火互济”之效果。为理解记忆,我们把肢体动作总结为:腹前合掌肾水在,捧入心中火自裁。
        综上,我们把呵字诀的练功要点总结为下面两句话:
        舌面平铺下颌开,呵无阻力舌音来。
        腹前合掌肾水在,捧入心中火自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