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用中医整体观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用中医整体观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范畴。《中医杂志》2004年第2期报道了海南省三亚市中医医院吴沛田医生以中医整体观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1)从心治,活

    用中医整体观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范畴。《中医杂志》2004年第2期报道了海南省三亚市中医医院吴沛田医生以中医整体观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1)从心治,活血化瘀,养阴通络。吴沛田医生指出:临床研究表明:乙肝患者常见瘀血阴亏之证。以活血化瘀、养阴通络法组成的方药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炎症病灶消退,调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常在辨证基础上加赤芍、当归、丹参、白芍、女贞子、何首乌、三棱、莪术、穿山甲、路路通、丝瓜络等。(2)从肺治,益气补肺,宣发肃降。肺主气,气为血帅,气通则肝能主疏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大肠相通,肝病易疏大肠。肺主皮毛,肺气宣降正常,有助于肝之疏泄,排湿解毒。从肺治是指对于乙肝的治疗,宣降肺气能增强水湿邪毒的排出,助脾化湿,调畅肝气,增强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抵御外邪入侵,从而减轻肝脏负担。选用方药常加入杏仁、紫苏叶、桔梗、蝉蜕、桑皮、柴胡等。(3)从脾治,健脾益胃,升清降浊。肝之气血求助于脾,脾之运化又赖肝气条达疏泄,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湿,脾虚则湿毒浊邪不易外泄。乙肝以脾虚为本,与现代医学认为是因免疫功能低下、乙肝病毒清除不全,使肝脏发生免疫损伤所致的理论相吻合。故治乙肝当先实脾。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等健脾益气中药有明显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T细胞免疫水平的作用。因此,治乙肝常配芳香化浊、调气运脾、燥湿解毒、温阳散寒、滋养脾阴等法。(4)从肝治,疏肝理气,畅达三焦。肝藏血,性喜条达恶抑郁,湿热疫毒内侵,极易阻遏气机,致疏泄功能异常。气郁日久,会由气及血,络脉瘀阻。肝郁是慢性乙肝的病理基础,治乙肝斡旋气机,务使通畅,当循治肝宜柔不易伐,不可过用香燥,只有健脾防壅滞,清热不过寒,祛瘀忌过峻,利湿免伤阴,养阴勿助湿,才能使肝气通畅,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三焦畅达,邪去正安。(5)从肾治,助肾化气,滋阴涵阳。从肾治,主要是调阴补阳,恢复机体阴平阳秘之阴阳动态平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益肾法能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并通过这一反应来清除体内病毒,扩张肝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如对HBsAg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有桑寄生、何首乌、桑椹;作用于核酸cAMP而改善免疫功能并能增强单核细胞吞噬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有: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黄精等;促成抗体形成的药有:肉桂、仙茅、菟丝子、锁阳等,临床可辨证选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