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夏秋婴幼儿腹泻的辨证施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8-25 10:14:09
  • 核心提示: 婴幼儿腹泻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以其所泻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精神倦怠为主要特征,尤以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腹泻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以其所泻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精神倦怠为主要特征,尤以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病因病机导致小儿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三:

        ①饮食内伤小儿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或食入不易消化或不清洁的食物(造成细菌感染);

        ②感受外邪如小儿外感风、寒、热邪,或为暑湿所伤;

        ③脾胃虚弱多为小儿身患重病、久病之后,致脾胃损伤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书》说: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幼幼集成》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总之,父母养护失调,脾胃运化失职,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一般而言,无论是寒泻、热泻、伤食泻或脾虚泻均必夹湿,采用健脾、燥湿、利水、导滞、温肾等法则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湿热泻:每日大便数次至十数次,其大便黏稠,色黄而臭,肛门红赤,腹泻时常伴腹痛、心烦口渴、肢体倦怠、小便色黄短少;舌苔微黄而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戊己丸和六一散加减。方药:黄连4-6克??吴茱萸1.5克,白芍6克,滑石15克,藿香6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炒楂曲各6克,甘草3克。此外,黄芩、寒水石、葛根、木香、苍术、山药、薏苡仁、赤石脂等,多随症加减。

        寒湿泻:小儿经常腹泻,或食后即泻,大便稀薄,面色白而无华,四肢不温,腹部隐隐作痛,精神倦怠,口不渴,脉沉缓,舌苔薄白。治宜温中利湿,方用加味理中汤加减。方药:党参10克,炒白术6克,炮姜6克,茯苓6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陈皮4.5克,生麦芽6克,炙甘草3克.,寒重、四肢凉加制附片4.5克,腹痛重者加木香、吴茱萸各3克。肉桂、炒扁豆、芡实、山药、薏苡仁、莲米、炒枳壳、厚朴等随症加减。

        伤食泻:身有微热,或不发热,不思饮食,腹胀腹泻,泻出物其味酸臭,面黄,口渴、脉数,舌苔白腻或黄腻。治宜利湿导滞,方用保和丸(汤)加减。方药:茯苓10克,泽泻6克,桔梗6克,苍术6克,陈皮4.5克,炒楂曲各6克,大腹皮6克,炒莱菔子4.5克,甘草3克。热重加黄连、黄芩各4.5克。
        脾虚泻:经常腹泻,或久泻不止,或食后即泻,面黄肌瘦,精神倦怠,四肢发凉,下利清谷,脉沉缓,舌淡苔白。清宜健脾养胃止泻,方用白术散加减。方药:太子参10克,白术6克,茯苓6克,陈皮4.5克,藿香10克,山药12克,升麻3克,炙黄芪10克,炒二芽各6克,炙甘草3克。若肾阳虚衰,水泻次数多,加煨肉豆蔻6克;呕吐、腹痛加生姜三片、木香4.5克。炒扁豆、薏苡仁、芡实、莲肉、白蔻仁、防风等随症加减。

        预防婴幼儿腹泻的发生,关键是父母要加强小儿生活和饮食的调护,乳食有节,定时定量;少吃零食;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外避风、寒、暑湿之邪,以保证脾胃强健。患儿脾虚胃弱,平时还可服中成药脾可欣或参苓白术散等调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