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首页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国家提升工程动态 > 正文
  • 各省汇报:半数老人做过中医体质辨识,儿童接受中医调养比例最高省达97.8%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2-23 08:10:30
  • 核心提示:2016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召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现场推进会议,听取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

    2016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召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现场推进会议,听取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2016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汇总各省(区、市)的工作进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包括,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以及为0~36个月儿童提供中医调养。

     

    77be0ec9ce0ed2484ccfa2d6f4b7bb4a.jpg
    从上面汇总表看,截至2015年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做过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大部分省份接近50%,其中甘肃省比例最高,达到65.81%,陕西省第二,为61.50%,另有8个省份超过50%。而在0~36个月儿童接受中医调养的比例悬殊较大,海南省最高,达到97.80%,几乎全覆盖,而黑龙江、湖北两省仅为40%。

     
    在各地汇报的项目实施工作举措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仍是工作重点。此外,多地在中医药文化宣传上有创新举措,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让中医药更深入人心。
     
    多措并举
    夯实中医药基层服务网底
     
    广东省一是通过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实施广东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促进省、市、县级中医院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实施广东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建设规范化的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丰富“治未病”服务项目与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吉林省通过加强建设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开展中医药一技之长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工作,有效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能力素质。并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让县级中医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指导,指导乡镇卫生院规范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服务项目也在多地积极推进。辽宁省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提出,大力推进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结合。广东省也正在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完善中医药签约服务包及收付费有关工作。四川省采用团队式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依托中医医师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团队的模式,使中医药与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
     
    创新模式
    推进中医药深入人心
     
    甘肃省采用了“村级三件事”的模式推进基层群众健康素养的提升:第一件事是推进健康教育知识、急救知识、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食疗技术)进家庭,发放健康工具包;第二件事是建设健康文化墙,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设计“健康文化墙图集”,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将民间单验方、中医适宜技术、健康知识、常见病治疗药方、慢性病食疗技术、四季防病歌等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刷写在健康文化墙上;第三件事是在农村由村医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健康沙龙”,让村医讲慢性病管理方法,让农民相互交流健康保健的心得及民间单验方。
     
    浙江省制作了中医小儿保健按摩动漫公益广告片,黄金时间段在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播放;着力推动中医药知识进校园,《中医药与健康》纳入全省小学五年级课程。
     
    重庆市则统一制作宣传折页和宣传小册子,在机关、学校、社区等人群聚集地宣传中医药知识。贵州省在下一步打算中指出,要创新宣传手段和宣传载体,通过大数据、网络信息平台等广泛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群众意识,使其能主动接受并配合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