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首页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国家提升工程动态 > 正文
  • 吉林:“两馆”建设方便百姓看中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任丛飞 许守年 时间:2015-12-17 13:07:06
  • 核心提示:吉林两年建设240个便民中医馆,覆盖全省9个市州42个县市区;三年来,被基层群众誉为“流动中医馆”的中医药大篷车走进49个乡镇或社区,出动专家500余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出,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那么,如何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下沉,满足基层百姓的健康需求,早在2013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惠民走基层活动和便民中医馆建设,如两部大型挖掘机,打通了中医药文化通向乡村的道路,将中医药文化深深地厚植于基层群众之中。

      百姓身边有了“健康馆”

      北方的冬季,冰天雪地。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内却暖意融融。“花小钱治大病,新农合还能报销,没想到家门口的中医馆帮了我大忙。”79岁的郎永山大爷,自从在中医馆治好肩周炎的老毛病后,逢人都要感慨一番。

      雕梁画栋的中式门楼,古色古香的牌匾和对联,贴满中医养生知识的中医文化长廊,古风弥漫的大药房……如今,无论是吉林省乡镇卫生院,还是社区卫生中心都设有中医馆。

      2014年,该省提出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内建设50个便民中医馆,并将其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截至2014年年末,50个乡镇卫生院便民中医馆建筑面积累计达到7351平方米,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累计达到147人,中医馆年门诊量达到286754人次,每个中医馆都配备不少于6种的中医诊疗设备。中医馆建设单位的中医药服务量比2013年整体提高了14%。

      2015年,该省加大中医馆建设力度,决定再建190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42个县市区,每个中医馆补助专项资金5万元。在硬件建设上,每个中医馆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集中设置2个以上中医诊室或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等。在内涵建设上,每个中医馆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中有1名中医师可以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类别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不低于20%;中医人员参加市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率不低于90%;每年参加市、区级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率不低于90%。

      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被百姓称之为“健康馆”。

      “流动中医馆”进乡村

      2013年9月,该省“中医药惠民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此项活动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委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组织实施。活动主要由三大功能板块组成,一是义诊咨询,针对当地百姓需求,由中医药大篷车并配备10余名省级中医药专家走进乡村,为群众把脉诊病;二是普及中医药知识,通过中医药大讲堂讲座形式向百姓讲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并发放由省中医药学会编印的科普读物;三是举办《名中医讲堂》,邀请省级专家讲座,免费培训基层卫生工作者。

      活动中,最受群众热捧的是义诊咨询活动中的中医药大篷车。这是一辆多功能医疗流动大篷车,该车如一所“小型流动医院”,高4米、长8米,内设中药房、化验室、诊察室、治疗室。针对当地百姓需求,每次活动中,都要配备都由10余名省级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每到一处,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会早早赶来,面对面的求省级专家把脉诊病,在大篷车上还可以进行诊疗和免费领取药品,而且不用担心时间和态度等问题,可以慢慢地询、仔细地问。中医药大篷车便捷的健康服务,被基层群众亲切地誉为“流动的中医馆”。

      目前,惠民走基层活动已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构建了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长效机制,提高了基层民众的中医药知识认识率和科学素养。据统计,“中医药惠民走基层活动”自启动以来,共举办了49场,中医药大篷车每场走进一个乡镇或社区,覆盖全省9个市州,出动专家500余人次,免费发放中药颗粒、风湿类中药、体检卡等价值160万余元,发放科普手册、报刊近2万份,受益群众2万余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