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自然疗法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艾炙疗法 > 正文
  • 简述藏医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作者:卓玛太 时间:2009-11-23 15:04:00
  • 核心提示:  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藏族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历史悠久,自成理论体系。风格独特。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在充实和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

      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藏族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历史悠久,自成理论体系。风格独特。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在充实和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使之日臻完善。藏医艾灸疗法是藏医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外治法之一,它是以藏医药的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不完全同于中医的灸法,有其独特之处,对某些疾病疗效显著。藏医对艾灸疗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大夫更是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种必施之灸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颇为显著。存在于中医界重针轻灸,对灸法研究较少的情况下,更有大力提倡推广藏医灸法的必要。

      1藏医灸法的适应及禁忌症

      凡用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疾病,灸法一般可收效,即谓之“藏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成书于1000多年前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云:“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疽以及虚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除。总之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不灸胆热一切血类症,五官孔窍男女生殖腺。”对艾灸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阐述得已很清楚。凡属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寒性胆病(目微黄,不发热,消化不良,右上腹痛疼,大便色白),疼痛、炭疽、虚热、疯狂痛症、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均宜艾灸。总之,凡是风痰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均适应灸法治疗,效果颇为显著。灸法的禁忌症是:一切热性胆病、血病、五官孔窍、男女生殖腺、动脉搏动处忌用灸法。阴毛间隙上部之动脉,误灸则阳萎不举(相当于骨联合上),此处有绝育作用。

      2灸疗穴位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痛疼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针灸穴位,载有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2.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七颈椎起为第一椎,从第一椎下开始至第十四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一穴,旁开左右各1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依次是风穴、胆穴、痰穴、肺母穴、肺予穴、脉穴、心穴、膈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精府穴、肾穴。从十五椎下至二十三椎依次是脏腑总穴、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风门穴、二十一椎三口穴、二十三椎三口穴、马眼穴。

      背部穴位主治:(风穴):主治疯狂,心神不安,白昼嗜眠,颈项强直等各种风病。从风穴旁开各1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有良效。(胆穴):主治寒性胆病、瘿病等。(痰穴):主治肺、心,头面等痰胆增盛者,鼻塞不通,口舌干燥。(肺母、肺子穴):主治肺病胸痛、高热昏迷、咯血、瘟病、疯狂、背部刺痛等。(脉穴、心穴):分别位于第六七椎之下,主治心神不安,癫狂、昏厥、失眠、健忘等。(隔穴、肝穴):分别位于八九椎之下,主治呕吐气,肝痞瘤。上腹痉挛性痛。(胆穴):位于第十椎下,主治消化不良、目黄、胆痞瘤,胆结石,胆肿大,呕吐量汁等。(脾穴):位于第十一椎下,主治腹胀作鸣、身体沉重。(胃穴):主治胃火衰微,胃痞痛,久泻、腰背肌强硬、目痛等。(精府穴):位于十三椎下,主治遗精、滑精、崩漏、子宫痞瘤、心神不安,旁开左右各一寸处连同本穴并灸主治一切子宫病、肾精病。(肾穴):位于十四椎下,主治肾脏寒,寒性滑精:腰痛、男女阴部发肿、阳萎不举,大便洞泄等。从十五椎下至二十三椎,依次是:(腑总穴):主治风寒疾病、不孕症及脐以下各种疾病。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汇风门穴、二十一椎三口穴、二十三椎三口穴、马眼穴,主治要应脏腑病症。

      2.2胸腹部穴住:常用的有颈下窝天突穴,主治心绞痛,呃逆,咽喉阻塞等症。两乳正中黑白际膻中穴,主治心神不安、怔忡、抑郁等。天突下2寸半渡鸦眼穴,渡鸦眼三口穴主治血热。渡鸦眼下1寸为中肺穴,中肺三口穴主治口有腥味、发热、咳嗽吐痰等。中肺向下1寸为小肺穴,主治一切寒热肺病。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胀满痛疼、感冒。剑突下1寸剑突穴,主治剑突痞瘤。剑突下2寸及左右各1寸三穴为痞穴,痞穴之下1寸及左右各1寸处三穴为等火穴。痞穴主治胃火衰微,等火穴主治风寒增盛。脐中(神阙穴):主治不孕症、月经过多、子宫风等。脐下1寸左右各1寸处三穴为小肠上穴,再下1寸之三穴为小肠下穴,主治寒性胃泄泻。小肠下穴之下1寸三穴为膀胱穴,主治寒性小便不利或失禁。

      2.3头部穴位:常用的如后囱、百会、囱门三穴合称三结门穴,主治因风所致头晕、昏厥。再如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疯狂、多语、昏厥。(承浆穴):主治由风瘟所致之失语症。囱门向后直下,发际向上四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七横指处,治鼻孔阻塞、鼻涕频多症。前发际正中,灸之可治癫狂。(印堂):主治目黄、全身黄疽、鼻衄。

      2.4四肢穴位:两肩峰下之凹陷处灸之治肩关节炎。(曲泽穴):主治黄水病。(精弓穴):肘后骨之鸡突,灸之治骨病。(风市穴):主治下肢瘫痪。

      3施灸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火力大小可分煮法、烧法、烤法、拟法4种。煮法是在选定的穴位上以艾柱连灸20余壮,适应于疼痛、痞瘤;烧法是如下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烤法是灸5—7壮,宜于风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拟法,艾柱如豌豆大只灸1壮,宜于儿童。艾柱之大小和《四部医典》所述:“脊节艾绒火如食指尖,头部肢前如小指头,核与肿痞艾如何子火,小儿胸口艾如泡豌豆”,依不同的病种采用大小不同之艾柱。艾叶以秋季采得者为优,艾叶须反复锤打,使之茎断而叶不断,然后搓成艾团,艾团底都平而大,尖端小,便于点燃。艾灸时先将艾柱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火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4藏医艾灸之临床应用

      千百年来藏医用艾灸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这些宝贵的经验未能系统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总结,现根据我院名老藏医的实践经验,对临床效果明显的病症介绍如下。

      4.1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胃寒可灸脐上1寸处(以患者拇指末节直量为1寸),灸3~5壮,艾柱大如豌豆,可隔姜或直接灸,局部发热要有炙感。我院安华先主任藏医师的经验是用艾绒卷成钢笔粗细的艾条,在穴位上放五、六层纸,以艾条点燃后点压穴位五六次使之发热,使纸不燃烧,高原牧区风寒大,患慢性胃炎属寒者颇多,用此法治疗效果显著。

      4.2因风所致的头晕、耳鸣可灸百会、囱门、风池,隔物或直接灸3—5壮。

      4.3急性阑尾炎:我院安主任以大艾柱1壮直接灸阑尾炎痛点,配合服用藏药“群阿”(藏药名,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控制炎症不致化脓穿孔,这些案例说明某些热症也可用灸法治疗。正如灸疗专家周楣声老大夫所述:“热症可灸,自古以来其适应症是相当广泛的,除虚实寒热均为灸之所宜外,而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更为首选,其效果远非针刺和药物所能企及。”

      4.4鼻衄:以小艾柱直接灸印堂穴,可立止,用此法治疗的病例显效率在95%以上,我院尼玛主任医的经验是,右鼻孔出血灸右侧肩峰前下凹陷处按压有奇痛处,左鼻孔出血则灸左侧,配合灸上星穴对鼻衄有奇效。

      4.5风湿类疾病:如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等症,可在藏药药浴后施灸,如下肢关节痛可灸双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踝部诸穴和阿是穴。对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安主任的独特治法是以质地较好的小园木棒,两头光滑钝园,在火上烤热后迅速在穴位上按压进行热熨,每穴反复四五次,可选环跳、承扶、足三里、绝骨等,对使用针刺或其它疗法无效者尤佳。

      4.6膝踝部的黄水病(即由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积疸),可于膝眼,踝部的穴位上施化脓灸,或三棱针挑刺放出疗血黄水。

      4.7严重的神经精神病:我院主任藏医师尼玛大夫善用灸治神志失常性疾病。以乳头和膻中穴为三点,划两条线为两等边三角形的两下边,分别划2个等边三角形,顶端是穴位,各灸1壮,对严重神志失常病,癫狂等有良效。若由于心脏病引起的胸闷、气急、头昏、失眠,心前区痛疼,可灸背部的脉穴和心穴,每穴以小艾柱各直接灸1壮,效果颁佳。

      4.8各种肝病引起的肝区痛,呃逆、嗳气,可灸隔穴和肝穴,灸法同前。

      4.9肩周炎,可灸天宗、肩前穴、肩后穴。

      4.10我院华秀加主任医师用小肠上穴(脐下1寸处和左右旁开各1寸共3穴),小肠下穴(小肠上穴往下1寸处共3穴),灸3壮,直接灸或隔姜灸治寒性泄泻有药物所不及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