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彝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彝族 > 彝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章 概 述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7 09:32:20
  • 核心提示: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彝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据1990年人口统计共有657万人,居全国少数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彝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据1990年人口统计共有657万人,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六位。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彝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历尽沧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实践,积累了具有彝族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学。这些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有的靠家传口授世代相传,有的用彝族文字记载流传下来。近年来,我们对彝族文献,包括文学、艺术、人文、医学等古籍进行系统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查,将散在各种文献中的医药记载进行系统地、完整地归纳研究,形成了这部“彝族医药学篇”。
        一、彝医基础理论
      关于天地的产生
      天地是怎样产生的呢?彝医在《宇宙人文论》中记载:先产生清气与浊气,清气变成蔚蓝色的天,浊气凝成美丽的大地,高天映着红日,一派青光缭绕,青天高高的,赤地沉沉的。
      哎哺的产生
      哎哺是彝医用于认识和概括说明人体及自然界现象变化的理论。《宇宙人文论》中记载:天地产生以后,天高高地张开,地大大地铺开,两者又相结合,“哎”和“哺”同时产生,“哎”就是“乾”,“哺”就是“坤”,它们主管天地间的一切。
      清浊二气的产生
      《宇宙人文论》中说:万事万物的总根子都是清浊二气,天地由它形成,“哎哺”、“且舍”由此产生,天、地、人和各种事物都出现了。《西南彝志》中说:千千的事物,万万的根子,产生于清浊。这清浊二气是彝医用于认识自然、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纲。
      宇宙八方生五行
      《西南彝志》中说:宇宙产生后,各有其主管,各有其根据,五行渐渐生,充满于宇宙。哺变而生水,水生于北方;哎变而生火,火旺于南方;且变而生木,木长于东方;舍变而生金,金布满中央;鲁变而生山,朵变而生土,哼变而生石,哈变而生禾。
        又说:这宇宙的八方统属五行。
        十二地支与五行
        《西南彝志》中说:宇宙的四方,子午卯酉管;乾坤的四隅,丑未辰戌管;寅申与巳亥,天地的福根,其上生五行。这十二属象,金木水火土,一行属一门,各有其所属。
      五行与经络
      《宇宙人文论》中说:五行中的木,主管东方;五行中的金,主管西方;五行中的火,主管南方;五行中的水,主管北方;五行中的土,产生于宇宙,主管中央。
        还说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平衡发展,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变化。
        《西南彝志》中说:人死气血断,气出于七窍,大肠小肠间,脐底之上生。
        清气有三条路。第一条,由心中经过;第二条,经肝和肺;第三条,发源于中焦。
        浊气有三条路。为首的一条,起始于中焦,经血海之前,达于头顶上;第二条起始于头髓,经过臂膀;末一条气路,起始于尾根,通过头顶,直达于耳底。    
        二、彝医的预防学说
        彝医不仅懂得怎样治疗疾病,也懂得怎样预防疾病。养生和预防是彝族先民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掌握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变化规律之后,为进一步增进人体健康而提出的一套预防思想。
        在谈到天气变化,人生疾病,吃了不卫生的饮食就生病时,彝医主张不要饮酒,要卧床休息,否则会病情加重。
        彝医还主张信医不信巫。《劝善经》中说:有了病就积极治疗,不要相信鬼神,就会人丁兴旺,而那种有病不去医治而去送鬼的“龙烘人”,最后连人种都灭绝。
        对于饮酒,彝医主张少饮为佳,饮多了则会得痨病,得疯病,神志失常,丧失常态。得了病饮酒就会使病情加重。
        彝医认为麻风病会传染,要很好地忌避,主张得了麻风病要隔离。身体健康,得病机会少,身体虚弱接触麻风就传染。
        彝医认为某些动物是传染病的中间宿主。瘟疫之气易伤人及牲畜,人得了病不仅传染给人,而且也传染给牲畜。牲畜得了瘟病不仅传染给牲畜也会传染给人。彝医主张不吃病畜的肉,人得传染病要很快隔离。死畜要埋。这些方法不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从预防学的观点来看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彝医认为猪肉只能煮熟吃,不能生吃,生吃会中毒。不论是猪血、猪肝、腌肉都应煮熟后吃,这些思想都是符合卫生保健要求的。
        对疯狗咬伤的处理,彝医认为在伤口外用咂角拔毒,将毒液拔出后包上药。
        预防蕈子和野菜中毒,彝医认为要选择无毒的将其煮熟煮透再吃。
        为了防止夏天发生痢疾,彝医主张吃生大蒜。
        为了防止蛇、虫子爬入家里,彝医主张家中养鹅。蛇、虫最怕鹅味。
        为了防止针刺时与人辰冲突,彝医认为要选择好针刺的最佳时间,以免出现医疗事故。
        人死之后,停留不要超过三天,否则在炎热的夏天,尸体就会发出臭味。彝医主张洗尸,不洗尸就会伤害办丧人。所谓洗尸就是用雄黄、硫磺、柏枝叶烧熏尸体。
        三、彝医治疗特点
        彝医在望诊、问诊、触诊的前提下,进行处方治疗。在治疗上主要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药物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这些剂型都是通过口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治法,包括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洗浴、割治、放血、针刺、拔罐、推拿按摩等法。外治法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皮肤病,外伤病,通过外治法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内病用外治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现将这些方法逐一介绍:
        1.内服法:彝医服药有汤剂,不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药通过煎煮后服下;酊剂是用酒泡一定时间后,口服药酒。据初步统计,在所有剂型中,用酒泡的酊剂占三分之一还多。
        2.外敷法: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外伤疾病。
        3.烧火法:主要用于危重病的抢救办法。
        4.熏蒸法:用于消毒和治疗牙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5.洗浴法:多用于皮肤病及风湿病。
        6.割治法:主要用于小儿疳积和毒蛇咬伤。
        7.拔火罐法:用于拔毒和祛瘀。
        8.放血法:主要用于瘀血、高热、小儿惊风、寒症疼痛。
        9.推拿按摩法:多用于陈旧性痼疾,风湿疼痛,周身酸困,头痛等症。
        彝医的治疗方法较多,以上仅举几种主要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在古代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有些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在民间还相当适用,使用相当普遍。这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彝医可使用的医疗器械有“砭针”、“罐”、“咂角”、“药刀”,这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在历史上曾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彝医医药文献
        彝族是有本民族古老文字的民族,这些神奇的符号是彝族文化进步的象征。据湖南株洲工学院刘志一教授的研究,古彝文出现在9 000年前(《云南日报》1992年5月2日)。有了自己民族的文字后,彝医就能将自己长期在实践中的经验记录下来。我们经多年的收集发现最早医学文献是明末年间。如《作祭献药供牲经》、《明代彝医书》等。清初的医学著作较多,如《小儿生长书》、《医病书》、《医病好药书》等,晚清的医学著作有《三马头彝族医药书》、《洼垤彝族医药书》、《斯色比特依》、《元阳彝族医药书》、《首者彝族医药书》、《迤施河彝医书》等。
        除此之外,天文、历史、宇宙、人文方面的《劝善经》、《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论》、《指路纷、《医算书》、《查诗拉书》、《尼苏夺节》、《寻药找药经》、《哀牢指路经》、《设祖灵献牲篇》、《蓄粮福德世决》、《普兹楠兹》等著作中均记载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及医学知识。
        五、丰富多彩的彝族药
        什么是彝族药?不是随便拿起一种草药就主观臆断地冠以彝族药。这起码是概念不清的问题。要回答什么是彝族药,我们是按下面的原则来下定义的:有没有文献记载,有没有彝族传统的用药习惯和用药特色,有家传口授的流传方式。我们将各种文献记载的彝药进行归纳整理研究,初步总结出彝药共有1 189种。其中植物药871种,动物药262种,矿物、化学、自然土及水56种,民间使用的就远不止此数。
        在植物药中根部药223种,全草类药231种,叶类药63种,花类药47种,果实类药128
    种,树皮类药48种,蕈属类药23种,植物寄生类药37种,树脂类药27种,菜食类药44种。
        在动物药中肉类药29种,胆类药19种,血类药14种,油脂类药11种,肾鞭胎卵类药19
    种,心肝肺肠类药19种,骨类药37种,皮毛类药19种,分泌物类药32种,鱼蛙类药21种,
    昆虫类药42种。
        六、注重实践,灵活多变的临床治疗学
        根据众多的古文献记载,彝医临床治疗注重实践,注重疗效,不是死守一方,而是一病多方,灵活运用。根据文献记载,内科疾病共38症,儿科疾病20症,妇科疾病11症,产科疾病28症,外科疾病16症,伤科疾病36症,五官科疾病22症。
        在内科疾病中。除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之外,还有食物中毒、水激病及风邪染疾致病等等。在治疗的药物中除大量的植物药之外,还有许多动物药,如治疗感冒用鹿骨,獐骨,熊骨开水泡饮;用狗蝇,牛屎货郎打碎,开水冲服。这些治疗方法在其他医书记载中尚属少见。
        在儿科疾病中,有外感也有饮食内伤,有传染病,也有高热引起的急症病。在治疗方面有内治法,也有外治法。在药物使用上除植物药外,还有动物药,例如治疗麻疹用竹鼠骨烤黄研末冲服;水痘用斑鸠血、斑鸠肉治疗;百日咳用猴结泡酒服;疳积用杨柳树虫、红糖煨水服等等。
        妇科疾病除包括经带胎产之外,还有杂病,如阴痒、阴挺、产后感染、胎死腹中、不孕、缺乳等等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还记载避孕法及坠胎法。在妇科的治疗方法上,除常用内服方法外,还有用灸法,如经行感冒用大蒜瓣,艾叶灸期门穴,灸至腹响,大便下绿水;闭经用青蒿寄生煎服;产后腹痛用穿山甲片煎水服;产后子宫收缩不好用醋兑水喷撒产妇脸上;产后体虚用鹿胎、山羚胎、麂子胎、飞雕鼠肉、刺猬胎、萤火虫、五灵脂、猴结、海狗肾煮服或泡酒服;难产用猴子手掌泡酒饮,用卷柏泡开水服;不孕症用马樱花寄生,松树寄生煨水服,用飞虎肉,火麻秆,向日葵秆心煨水服,五灵脂、姜黄、茜草、蜂蜜泡酒服等等。
        在伤科疾病中,除一般的跌打损伤外,还有火药枪打伤;除骨折肿痛外,还有铁石子弹留在体内。在治疗方法上,子弹在体内用兔屎、兔毛烧灰存性与兔尿舂捣成末敷在伤口,用南瓜瓤敷伤口;火烫伤用鳝鱼血、鸡血混合外擦,用白酒兑蜂蜜溶化外擦;蛇咬伤用狸胆、黄鼠狼胆煎水服,用黑牛胆、绵羊胆泡开水服,用重楼捣敷伤口加内服。
        在眼科疾病中,由于缺乏维生素AD引起的头昏眼花,视物不清的夜盲症,用猪肝,牛肝,
    羊肝煮吃,忌食烟、酒、辣椒;因热邪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用三棵针根熬水洗眼,或熬成膏滴眼。
        外科疾病,包括疮疡,皮炎,癣症,性病等。在治疗方面有内服、外搽、外洗、外敷,其方药有动物药、植物药,也有矿物药。例如《明代彝医书》记载;治疗疔疮用老鼠、麻雀去皮毛内脏捣泥包患处;治疗痈疽用魔芋捣烂外敷治疗痈疽未溃。《老五斗彝族医药书》记载:用羊角烤黄,配刺天茄根煎服治疗乳痈;《洼垤彝族医药书》记载:用大黑蛇骨焙黄研末服,用活螺蛳6个捣烂包患处治疗湿疹;用甜荞团100g揉擦患处治疗荨麻疹;《启谷署》记载:用小嫩葫芦揉擦患处治丹毒;《医病书》记载:用五倍子研粉外搽,用九里光、独立光煨水服治疗梅毒;《造药治病书》记载:用鹅油、竹鼬油搽患处,治疗疤痕疙瘩。《启谷署》记载:用洋金花煎水外洗治疗内外痔;《造药治病书》记载:用黑蛇泡酒治疗麻风等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