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畲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畲族 > 畲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节 畲医诊治痧症技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26 15:36:05
  • 核心提示: 闽东畲医诊治痧症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至今仍被广为应用。男女老少都知道“发痧”,且把许多疾病都归为痧症。据畲医介绍,痧症有72种,但现代却没有一位能完整说明痧症7

       闽东畲医诊治痧症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至今仍被广为应用。男女老少都知道“发痧”,且把许多疾病都归为痧症。据畲医介绍,痧症有72种,但现代却没有一位能完整说明痧症72种病名,多者可讲20多种,一般畲医只能讲述若干种,有些畲医却只承认24种,认为72种是24种演化而成的。在调查了解中却有104种,都是畲医的口碑,未发现文字记载,仅有一位畲医介绍其祖上得神书,记有七七四十九种痧症,“文革”期间被作为四旧烧毁,调查时根据记忆讲述了29种。畲医所指痧症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内、外、儿、妇、五官、皮肤等各科疾患,根据其症状描述,有些痧症与现代医学的某些病症相类似,而多数无法与现代医学的病名相仿,具有一定的特色。
        畲医认为痧症发病原因复杂,有因气、湿、火三气相搏而生,或感受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等痧邪乘机而入,与风、寒、气、血都有关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湿热气盛,人过度疲劳或贪酒色而易感痧邪,故较常见;春冬季犯者,有因染疫气而患等。畲医认为痧症有实无虚,治痧要凭撮刮等手法以泄毒于体外,用药物以清毒于内,轻症外治,重症内外并施,一般皆能治愈。但遇危症,治疗不得法或失治,亦易死亡,故应早治疗,以免延误。
        一、畲医对痧症的命名与治法
        畲医对痧症的命名与治法有其独特之处,病名形象化,容易记忆,有的仿动物形态,有的以症状体征,有的根据发病部位,有的按照患者呻吟声音,各不相同,可能与畲医各承祖传、自成体系有关,现归类整理如下。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而命名的痧症
        1.喉痧: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发烧,严重者呼吸困难,口唇发黑,窒息而亡。治疗时先要细看头顶有小红毛发急拔除,脑后、虎口有红紫筋,胸前有红筋、青筋,针刺放出恶血,取旧旱烟筒中的烟油涂之,烟屎冲服;用铜钱顺刮后头窝,再用巴豆捣碎用粗纸卷成香烟样烧烟熏鼻,喉痧可消。若有咳吐白膜块者难治(类似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部脓肿等疾患)。畲医认为喉病不少是痧症的表现,治喉病应查是否有痧,喉痈夹痧应先治痧,痧清病除。
        2.哑巴痧:患者发病时突然不能言语,眼睛变直。畲民介绍用本人穿的鞋或亲人的鞋轻击患者头顶即可苏醒,也有介绍用手蘸凉水轻拍额上亦可。类似癔病样发作。
        3.盘肠痧:脐周有蛇样盘旋感,隐隐作痛,不发烧,如不及时治疗,病症发展,发生阵发性剧痛,甚至死亡。刮胸前、中脘、气海、脐周、腰部。类似不全性肠梗阻。
        4.绞肠痧:脐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似如绳绞,足厥冷,面色骤变,针刺十指尖出血,重针刺中脘、气海、天枢、涌泉、委中、大肠俞、小肠俞。
        5.烂肠痧:胁肋疼痛,直至脐周小腹、腰背等处隐隐作痛,小便赤、大便热,右足不能伸,重则便血,腹臌,烦躁至死。针刺委中、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压痛点加拔火罐,用活水芦根煎汤服。福安市穆云、坂中畲族乡群众认为用鲜鬼针草120g煎汤代茶治烂肠痧有特效,畲族群众家中有收存。
        6.坠肠痧:下腹及阴部胀肿,触之有物,行走不便。让患者平卧,针中极、归来穴,并用手轻托肿物缓缓送还。
        7.小肠痧:小腹胀满而不痛,平卧胀满减轻。用手按摩将肿物托回后阴部胀满即除,阴囊缩小。也有人称“小肠气”。
        8.大肠痧:小腹作痛,腹胀,重则阵痛,大小便中有一闭,多为大便闭。拍臂弯、腿弯,显现痧筋后刺出血,针曲池、尺泽、中脘、天枢、气海、大肠俞、小肠俞;用葱一把加盐捣成泥敷脐。颇似嵌顿疝。
        9.肚翻痧:不思饮食,肚腹胀紧,下腹缓缓胀痛,或肚腹阵痛,不能进食,如饮食则肚内如翻开之状。刮胸前、中脘,针建里、气海、手足三里,口嚼盐腌山苍籽,至胀消痛止即可饮食。   
        10.蛔结痧:胃脘胀热,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不通,进食即吐,或口吐蛔虫。刮背部、胸前、臂弯、腿弯、肩井,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中脘隔姜灸一壮。类似蛔虫性肠梗阻。
        11.斜腰痧:腰部闪痛,忽左忽右,身倾腰斜。刮痛处,针委中、足三里及腹肌穴。
        上述11种有9种病在腰腹部,多数畲医都能讲出这些痧症症名,说明比较常见。
        仿动物的形态特征而命名的痧症
        1.蛇痧:患者肚子疼痛难忍,反复翻滚,其形如蛇滚。畲医介绍在头顶门、脚掌心针后涂上烟油,肚脐挑三针可愈。其症类似胆道蛔虫症。有些畲医认为针后抹烟油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根治,要配合中草药治疗。
        2.鱼痧:恶心,多饮水,腹部胀痛。用鱼骨烧灰存性调黄酒口服,出汗即愈。
        3.蛤蟆痧:肚胀如蛤蟆。在肚脐周围挑七针,关元挑三针,气通痧除。
        4.凤凰痧:患者股肱摇摆,象凤凰走动。口服雄黄水,用鞋底敲打患者的脚和腰部,直到摇摆停止。
        5.乌鸦痧:头痛、头麻、头重、眼黑、恶心、抽搐、指甲变青,继则全身发青,上吐下泻,小腹疼痛,牙关紧闭,不急治则死。据介绍应急撬开牙关,拉出舌头,舌根下有红黄黑紫等泡,用针刺破紫斑块出血,用雄黄点之,然后以山苍籽熬汤服之可治。
        6.鹿痧:口吐鲜血,浑身发紫斑似梅花(状似梅花鹿)。先用针刺破紫斑块出血,再用鹿角髁炖黄酒饮服。
        7.象痧:发病时流长鼻涕,心痛,甚至昏迷。急用银针挑双侧肩髁、肩髑放血,再用雄黄点上,刮前胸。
        8.狮子痧:头疼心慌,全身起大疱如狮子状。针刺破水疱,雄黄点之,口服盐醋水一碗,并加调理。
        9.猪痧:患者心热心痛,四肢厥冷,浑身打颤。急验患者舌下若有紫疔,针破出血,用盐点之。若无紫疔则非痧症。
        10.母猪痧:患者形似猪拱地,神志恍惚。宜先针舌根,再针两手十指指甲边(女内侧,男外侧)至出血,灌服泔水一碗可清醒。
        11.奔牛痧:心痛,胁及肚腹胀满,自感心跳如牛奔。掀开患者嘴唇,针刺唇上、牙床及唇面若干点出血,用盐点之;轻刮胸前、背部,显现痧痕后刺出血,并予安慰。
        12.夯牛痧:患者心烦不宁,自感如牛抵人。针天突、膻中穴,撮大椎穴上,让患者口嚼麦秆或谷秆,口中感麦稻秆味,说明病根已除。
        13.羚羊痧:患者眼睛闭合,似困似睡,状如羊,然转身呼哈俱言疼痛。急用针挑尾骨出血,让其清醒即愈。
        14.猿猴痧:发病多为男性,心腹胀、小腹痛,口、舌、指甲发青,心烦意乱,坐卧不安。针挑阴囊中线及两侧表皮至感舒适。
        15.狐狸痧:头疼头仰,干呕,浑身出汗,不思饮食,胡言乱语。针挑喉结上与下处,重挑前后心窝,挤出浓血即愈。
        16.猫痧:患者鼻舌及两手扣地拥心,形似猫状。针挑两鬓角出血,口服雄黄酒。
        17.老鼠痧:患者唇黑紫肿痛,咽喉痛,胸膈臌胀。针眉心并挤出浓血,撮前胸,刮后颈部。
        18.兔子痧:患者脚走不停,如兔子走荒野。治时勿让患者坐卧。先针挑骶尾出血,手蘸凉水拍头额,再用牛骨梳刮脊。
        19.鳝鱼痧:头与腮肿胀,似鳝鱼头。用纱织的旧鱼网烧灰,黄酒调服,汗出渐愈。
        20.蝎子痧:患者扒地拥心,挺腿,如蝎子撅尾。治将蝎子爪焙黄为末,黄酒送服。
        21.壁虎痧:患者摇头摆手,口角强硬。治时刺破舌下紫疱,烟油涂之即愈。
        22.蜈蚣痧:头出冷汗,双手拥心,口吐黄水。患者脊柱两旁有紫筋,似蜈蚣,用针刺之后点上雄黄;有些畲医认为先刮紫筋之后再拔火罐。
        23.蜻蜓痧:患者浑身打颤,两手张翼,状似蜻蜓。用竹扫帚在患者面顶一拍即愈。
        24.老鹳痧:患者恶心、呕吐不止,舌根强硬。用针刺破舌下紫疔出血,用雄黄点之,针间使,刮胸前。
        25.黄鹰痧:患者撅嘴,心疼,下腹部反搅痛,严重者昏迷。用手蘸凉水拍臂弯,现痧痕后针刺出血,雄黄点之。
        26.螳螂痧:患者头斜,形如螳螂,吐痰不断,重则昏迷。急刮臂弯、腿弯,针刺痧筋,挑臂弯三行。
        27.鹊子痧:患者胸背肿痛,小腹饱胀,口渴心热,见食即吐,心中钝跳。挑两大腿腋摺,见血即愈。
        28.蚯蚓痧:上吐下泻,摇头摆首。用蚯蚓粪土和黄酒饮下,出汗可愈。
        29.蜒蜓痧:患者心疼,扒地拥心,两手捧腮,两脚屈不能伸。用青稞或大麦煅黄为末,黄酒送服。
        上述是某畲医记忆的祖上得神书中记载的痧症名称及治法。据称屡试屡验,周围群众反映该医生治痧技术好,附近村落群众发痧都请他医治。其中有些痧症颇似现代医学的癔病样发作,有待深入探讨。
        根据患者特殊体征而命名的痧症
        1.反弓痧:发热,角弓反张,痰涎昏冒,或口噤,牙关不利。类似破伤风或高热惊厥。治宜先拍臂弯、腿弯、刮背脊,针刺十宣、印堂等穴。
        2.缩脚痧:或吐或泻,或吐泻并发,浑身筋络收缩,手足拘挛,或左或右,或一手一足,或两足吊挺,或手足抽搐。急拍臂弯,至紫黑后挑破放血,刮两肩与小腿,轻针刺十宣挤出血丝,重针刺肩井、曲池、手足三里、涌泉、阳交等穴,用辣蓼煎汤熨手足。
        3.偏枯痧:患者白头至身半边不舒,举动不利,痛痒不敏,口中流涎,乃因瘀痧所致,并非中恶。应验痧筋,并放血,重针刺病侧穴位每天6~8穴,轮换,配合服用通筋活络中药,如误治反成不治。
        4.羊舌痧:先有胸膈闪痛,继则舌与眼同侧左斜或右斜,舌似羊舌。重针刺牵正、下关、颊车、地仓等穴至眼舌俱正为止。类似三叉神经麻痹。
        5.蛇舌痧:患者不停吐出酸水与顽痰,舌似蛇舌,伸缩不停。用香油刮两肩、缺盆骨至出现红紫斑,舌尖、中冲放血,重针中脘、气海。
        6.白眼痧:全身不适,常翻白眼,继则眼珠白膜遮睛,如日久不治,再逢肝火动,体发热而致失明。针刺睛明、内眦、四白、关冲、少泽、公孙、至阴等穴,用稀莶草、皮硝加阴阳水煎汤洗目。
        7.黑眼痧:眼白变黑,双目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治法同白眼痧。
        8.珍珠痧:身上长水疱,状似珍珠。用针刺破水疱至出血,用盐点之。
        9.乌痧:面目黧黑,牙齿亦黑,身有黑斑,满身胀痛,四肢俱胀。畲医认为痧毒攻入内脏,气血不通,以致胀痛,若气滞血凝则无治。治先拍肘弯、腿弯至现红紫斑块、放血;刮颈部、脊背、两胸胁,用丝瓜子49粒煎汤服,如不及时治疗,一周必死。
        10.青筋痧:满身青筋胀起,面色如靛,从小腹疼痛直至上胸胁,困倦不堪。速针刺曲池、委中,挤出黑血,服紫金锭,白酒送服。
        11.肿身痧:遍身肿胀,神昏痰鸣,直至昏迷不醒。畲医认为是因暑热、时疫之气内攻脏腑,治应刮臂弯、腿弯、胸前、背脊等处。见痧筋则放血,浅针合谷、曲池、手足三里、三阴交、解谿等穴。用明前茶炖郁金服。忌食热酒。
        12.栀黄痧:全身上下、头面、眼睛尽如姜黄,四肢僵直,大小便不利,甚至便闭,奄奄欲死。治宜十宣、曲池、肩井、阳交、委中等穴放血,以青木香末、明矾汤送服,山扁柏代茶。
        13.夹警痧:眼睛上翻,手足抽搐,痰涎壅盛,肚腹胀满。先验有否痧筋,如见痧筋,再有额现痧粒可断为夹警痧;宜先治痧,痧退后再治警。先用蟀法,见痧粒即踤,再行挑痧,宜轻挑,不宜重挑。
        14.痨痧:先有痨症而又患痧症。出现痧筋、痧粒后,可用针刺和刮治痧,但宜轻不宜重。痧除后再治痨症。
        15.疟痧:寒热往来如疟,但服用发表截疟之剂得汗不轻,仍因暑热凉风,臭气夹痰冲两胁,可现痧筋。针间使、大陵、曲池、中冲、少冲、少商、合谷、商阳等穴;刮背脊,撮大椎至出现痧斑。
        16.疯痧:眉发落脱,面目颓败,手足蜷挛。畲医认为难以治愈,用刺痧放血,将毒排出。类似麻风病。
        17.霍乱:畲医认为霍乱也是痧,分为二种:①干霍乱,腹痛而无吐泻。如新食者要催吐,久食要消积,食积下结者要冲之,把胃肠之毒排出体外;刮臂弯、腿弯,现痧筋后放血。②先吐后泻,或吐泻兼有,继则腹痛者称为真霍乱,要采用针、刺、放并举。畲医治霍乱多用藿香正气散、明矾(如绿豆大十余粒),也采用山苍籽、凤尾草等药治疗,但对遗尿不知(小便失禁)、“四肢不收、气少不语、膏汗如珠”,或躁乱入水者多半不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畲医把急性胃肠炎也误认为是霍乱,因急性胃肠炎也可出现痧症划痕阳性,并非单指现代医学因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
        18.缠丝痧:患者头疼心烦肚腹胀,在前后心有紫黑黄点(丘疹),点子之间有丝相连,连成网状,用针刺破丘疹,用醋擦抹之;用针挑断相连的丝。此痧患者感到遍体难过,甚至麻木,如被用绳索捆绑。患者自觉遍体麻木,查无紫黑黄点子,应诊为心痧,在臂弯、腿弯挑青筋,放出紫血。
        19.闷痧:疲倦不堪,闷闷不乐,四肢乏力,饥饿不知,不思饮食,喜欢睡觉,逐渐发展到眼睛昏黑,人事不知而难以救治。治宜早用针、刮、放血,并用西牛黄、冰片、麝香各五分研末吹鼻,促其清醒。
        20.漏底痧:泄泻无度,或夹里急后重,症如赤白痢。重者寒热往来,顷间神形消减,皮肤皱软,多因病前饮食生冷之物。治急重针中脘、大肠俞、小肠俞、肾俞、天枢、手足三里等穴。用盐填脐艾灸之,用豆爿草、凤尾草、黄排龟等草药煎汤服。类似食物中毒。
        21.血痧:痧毒冲心、冲肺、冲肝而发生胸中胀闷,饮食具废,两肋疼痛,气喘或痰喘,如属痧毒起血痧,痧除血止;若属膈、痨则难治,勿以痧治。畲医将血痧分为五种:①涌血——患者口涌西瓜瓤样淡红鲜血,急针肺俞、肝俞、睥俞、间使、手足三里等穴。②吐血——口吐血块,急针肺俞、列缺、大椎等穴。③衄血——衄血不止,针风门、前谷、手三里等穴。④便血——应与痔疮等区别,实属因痧而便血者,针承山、肉间、神门、鱼际等穴。⑤进血——痧邪侵肝经,血逆上行,胸中如伤痛且热,口进紫血。重针肝俞、肺俞、中冲等穴,大陵穴放血,钱刮间使。
        畲医治疗血痧都配服止血的中草药,如仙鹤草、紫珠草、大小蓟、茅根、侧柏叶等,临症常选用单味,少用复方。
        22.臌胀痧:畲医认为如患痨蛊隔,神仙医不得,但对因痧毒侵害而引起的臌胀可医,若医不得法也易致死。畲医认为痧毒引起的臌胀发病急,病起突然,病程短,其症腹胀如鼓,脐突筋青,又根据病症分为三种:
        血臌——腹胀作痛,肚脐突出,青筋隆起,指头黑色,属痧症。轻拍臂弯、腿弯,见痧筋放血,重针手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隐白、太谿、内庭及大肠俞等穴。漆紫(野漆树)鲜根一两炖夹心肉服。
        水臌——初起腹胀作痛,渐发热不退,腹部臌胀如晶,四肢头面皆肿,畲医认为难治,轻针委中及下三寸、承山等穴。用陈葫芦开蒂,剜出籽,装入童便过夜,放置瓮中用温火烤黄,研末,童便送服。
        气臌——初起发热,饮食俱减,腹渐大如鼓,手足发麻而无力,指甲口唇渐黯,乃痧毒所侵。针手中十指尖、曲池等穴,刮脊柱及旁开1.5同身寸二条,由上至下,刮胸前、臂弯处。拍腿弯至现紫块。用红赤七(南岭荛花)鲜根一两合活青蛙一头,水少许,碗扣碗炖服。
        23.子午痧:患者突然腹痛,上吐下泻,畏寒烦闷,四肢厥冷,重则发麻,汗出如珠,口烦渴,直至色滞唇白气绝而亡。畲医认为是六时痧,险恶,难治。急针手足十指尖、委中、曲池、间使、涌泉、中脘、关元、气海、胃俞、脾俞、大肠俞、小肠俞、命门等穴。舌尖放血。拍臂弯、腿弯现出紫斑。全身各处痧筋刺破放血,用生艾、苏叶加陈酒、清水煎汤趁热揩洗手足及全身,直至手足转温,吐泻停止。
        上述23种痧症在不同地方畲医也有不同看法。如偏枯痧,有些畲医就认为是中风,而有些畲医认为不是中风,所述症候颇似脑部血栓形成之症;又如子午痧,有些畲医认为是午时痧,是六辰受伤夹痧而发,认为要先治六辰病而痧即退,然都认为是痧症,故列入。
      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而命名
      1.蚂蚁痧:自述手足麻感,似蚂蚁在皮肤上爬,心里难受,搔又搔不得。用盐水炒麦麸,
    布包趁热在麻感处擦抹,冷却再炒再用,但应防止烫伤,不能过热。
        2.夹梅痧:全身筋脉疼痛,甚至不知痛痒,气促如喘,经常叹息,喜欢嚎叫,多有过度刺激之因。刮胸前、背脊及其旁、缺盆骨上,针少商、合谷、中脘、大陵、肺俞、灵台等穴,服疏/肝理气之剂,并加以安慰。
        3.穿骨痧:患者自述始于腰脊间作痛,痛时打折难动,渐至全身筋骨胀痛,连关节都痛。治宜针刮结合,在痛处先刮现紫斑后针放血。
        4.穿膈痧:患者脘部、胁肋间疼痛,单侧或双侧作痛,或冲上攻下作痛,痛时难忍,如箭穿膈。重针建里、内关、合谷、中脘、气海等穴,刮胸前、背脊及旁开1.5寸、琵琶骨,用桔叶七片煎汤服。
        5.穿胸痧:鼻流清涕,胸腹钻痛,畲医认为是痧邪侵胸肺。刮琵琶骨,再刮胸前,从胸骨上端直刮至胸骨柄,重针合谷、中脘、气海。
        6.钻心痧:自述心前区疼痛如钻,若自上钻下痛者顺而轻,忌食热的食物;自下钻上痛者逆而重。如果痛得连声音都喊不出来者则死。急刮胸前、背脊及脊柱两旁。颇似心绞痛。
        7.头风痧:头痛腮酸,痛苦难忍,然多为一侧。撮太阳、印堂两穴至现紫斑,刮颈后两侧,针双侧合谷、列缺穴。类似偏头风。
        8.额风痧:前额疼痛,头抬不起,望上则昏痛,俯视可稍减。亦称额头风。针挑额头,印堂放血,针双侧合谷、列缺。
        9.血腥痧:患者自述无论吃什么食物都会闻到血腥味,无法进食,食后即吐。查患者舌下有紫泡,有些患者指窝也有紫泡,用针刺破,雄黄点之。再用黄豆七粒嚼之,嚼烂未觉生豆味者再嚼,直至嚼到有生豆味后再休息一个时辰方能给食。
        10.流风痧:患者朝感足肿痛,夕感手肿痛,或左肩痛,或右膝痛,各关节、肌肉都会发生,乍来乍出,时隐时现。先查痧筋,见痧筋即放血,刮痛处。类似风湿性关节炎。
        根据“六气”而命名的痧症
        1.寒痧:身发潮热,手尖微冷,恶寒喜温,因感寒邪而发。刮臂弯、腿弯,见痧筋放血;针曲池、少商等穴,服表寒之剂。
        2.热痧:眼红面赤,发热狂躁,大渴狂饮。畲医认为是痧邪侵内脏,一周内不治则死。治宜拍臂弯、腿弯,见痧筋放血,刮胸前、背脊,撮太阳、颈部、肩井、大椎等穴,服清热解毒之药。
        3.风痧;身热自汗,头痛腿酸,咳嗽咳痰,腹痛腹胀,继则呕吐不止,泻如赤白痢,最后心疼,面黑而亡。治宜刮不宜针,刮背脊及两旁、胸前、两肩及颈后,服祛风解毒草药。
        4.暑痧:头昏目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治宜刮不宜针,先拍臂弯、腿弯,见痧筋放血,刮背脊、胸前、肩井。福安一带强调撮痧,认为对暑痧是首选之法,多重的暑痧使用撮痧都可治愈。
        5.瘟痧:患者恶寒发热,似疟非疟,腹痛腹胀,或变下痢脓血,胸膈饱满,气急发喘,头面肿胀。畲医将瘟痧以时期不同又分为春瘟与秋瘟两种。春瘟,因寒气凝于肌肤之间,至春而发,不会传染,较为少见。秋瘟仍因暑热郁伏肌肤血肉之间,至秋而发,发病者多,老幼相传,成为一方一处之瘟病。治以放血消食积为主,随后应用和解清理火之药。预防可用五月桃核加黑枣、木屑燃烧,其气可辟瘟痧毒。
        6.暗痧:心闷难过,不思饮食,患者行坐如常,腰背胸腹不痛,然日渐憔悴,症变多端,有头痛发热,心中胀满,症似伤寒;也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也有咳喘不停,自感烦闷,症似伤风;还有面目如火,头面肿胀,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甚至昏迷不醒,多为痧慢而症重,误治可致死,应慎辨之,急验痧痕,确定属痧后可对症治疗。痧在表者刮之,痧在里者放之,撮颈前与颈后、前胸及八卦,刮脊柱、肩部、臂弯、腿弯,痧筋放血,并随症下药调理。
        其他
        1.羊毛痧:满身皮肤刺痛,刻紧一刻,腹胀连背,心烦心满,此因天热而露身睡卧在当风处,游丝飘来沾着人体,钻入皮内而发。用封酒坛之泥捣碎加酒,拌和成泥团,在痛处皮肤上滚动,滚一遍换一团,直至游丝沾在泥团内,邪气滚出而愈。
        2.红珠:全身毛孔透出红点,状若红珠,渐绽凸起,满身疼痛,眼睛直视,牙关咬紧,痛苦不堪。急用灯芯草蘸香油蟀之,用针挑断珠间的红线。
        3.黑珠:头面及全身长出黑痣样红丘疹,状若黑珠,满身胀痛,如发展到舌变黑,珠绽凸则险症。针刺十宣、间使、曲池、阳交、委中等穴放血,刮手弯、足弯、背部及前胸,针挑断珠间黯红线。
        4.红斑:全身布满如云样红色斑点,或大或小或连片,如豆如叶,全身疼痛,心烦胸闷。刮背脊及其两旁、臂与腿弯。针挑断斑点(块)间红线。委中、阳交放血。
        5.黑斑:身上皮肤发大小不等的斑瘢,心烦心闷,全身疼痛,如一周不治而口吐黯黑色血而亡。针刺十宣出血,曲池、间使、委中、阳交放血,刮肩井、肩髑、背脊及其两旁,针挑断黑斑之间的线。
        6.紫斑:患者胸、背、臂、腿等处有紫色斑块,浑身胀痛,心烦闷,治法同黑斑。
        7.白线:患者自觉身上如绳索捆绑,心胸烦闷、痛苦难过。在臂弯处上下轻推,可见皮内有隐隐白色如线,刮臂弯,针刺曲池、少商穴,挑断白线至出血。
        8.黑线:寒颤身热,全身难受,重则手足抽搐。查臂弯、腿弯处皮中隐隐黑线,如黑线上肩则症重,黑线扩散到胸前,甚至全身,患者感到全身被绳索紧紧捆绑,则不治。先在臂弯、腿弯轻拍,致现紫块后针刺放血,针刺十宣、曲池、间使、大陵、委中等穴,并挤出黑血,针挑断黑线至出血。
        闽东一带“挑斑珠”就是2~8的痧症,多数畲医认为斑珠没有挑去病是不会好的。有些畲医认为只有将斑珠挑去,不须其他治疗,病也会好的。
        二、畲医对痧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畲医认为痧症具有特有的症状,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痧症也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特别是挟痧之疾,如分辨不清,轻易下手,可能造成误治而致害。所以,要认真了解病史,进行体检,分析症状,结合试验,加以诊断。区别痧症与非痧症的试验有五种:
        1.划痕试验:①胸肋划痕法——施术者用右食指屈曲的第二关节顶端,在患者第2~5胁肋之间由上而下,稍微用力,快速地划5公分左右的一道痕,如见皮下明显隆起,且很快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者,称为痧筋。痧筋是痧症的特征,可以诊断为痧症。②前臂划痕法——施术者用右手食指尖在手三里处向内稍微用力划痕(施术者左手抓患者手腕,让患者手掌向上),如出现痧筋隆起,即为痧症。划前臂试验比较常用,特别是女同志一般都选划前臂试验。
        2.试撮天突:施术者在患者天突穴处撮二下,若患者感到舒适,不痛,且很快出现皮下紫红斑,即可断为痧症。
        3.验痧筋:施术者先在患者臂弯、腿弯处查验有否痧筋,即浅表静脉有无红紫色或深青色,畲医认为也属痧筋的一种。然后再用四指并拢轻拍臂、腿弯处,使之出现红紫块斑,用针刺静脉(大静脉禁刺),放出血液为紫黑色,且血流较慢,即可诊为痧症。畲医认为痧筋浅现者说明痧在气分;痧筋乍隐乍现者痧在血分;痧筋伏而不现者痧毒已攻入脏腑,说明症重。
        若让畲医试撮天突,只撮一下就感到疼痛;让畲医拍臂弯,也出现红斑块,但不成紫色,未见小静脉充血,针刺小静脉时血色红,流速也快些,需要压迫止血。说明畲医是经验之谈,并非故弄玄虚。
        4.切脉:个别畲医认为痧症有独特脉象,切脉可辨别痧与非痧。如头痛壮热者为实症,脉应洪实,但痧症者脉反而迟微,又如厥冷不语者脉应沉细,而痧症者脉反而滑数。认为伤食之痧脉多紧实,伤血之痧脉芤且滑,伤暑之痧脉多洪滑且数,伤风之痧脉多沉微,伤气之痧脉多沉伏,伤寒湿之痧脉多沉细等。但多数畲医不切脉辨痧。
        5.查痧点:施术者用榛油、菜籽油、豆油或花生油点灯,灯芯要用灯芯草或粗纸捻成小条,右手持灯,用左手掌遮住火光,在额头、耳前后、颈部、胸前、肚皮两侧,臂弯、腿弯等处照看,寻找痧点,若见到皮内有乍隐乍现的蚊迹状红点,即痧点,可以诊为痧症。
        三、畲医治痧常用的方药
        畲医认为痧症都是实症,无虚症。治痧不能用补药,应以清痧毒为主,用药更应慎重,治疗不当会招来祸端。有的地方治痧多配合中草药,但单独用中草药治痧却较少,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因山村购药不便,或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或各承师传。据调查,常用的有十多种,如乞食碗(积雪草)、鱼腥草(蕺菜)、过路蜈蚣(耳草)、粘花草(鬼针草)、叶下白(天青地白)、黄花仔(一枝黄花)、六月雪(奇蒿)、鼠麯(秋鼠劾草)、金钱吊葫芦(兰花参)、蛇舌草(半边莲)、黄排黾(又称作蛤蟆草,学名车前草)、六角仙(爵床)、茺尉(益母草)、土荆芥(马鞭草)、铺香柴(牡荆)、豆爿草(马齿苋)、四对金(银线草)、金线藤(海金沙)等,有的单用,有的复方,有的作为夏秋防暑痧的凉茶。各地根据各自传统经验使用,极少数能按配方、验方治疗,只有用于急救的三种祖传散剂组成药物较多。
        雷击散
        据称是畲族上祖得神书,雷火击出来的神书,能治各种痧症。
        配方:牙皂9g,北细辛9g,土朱砂7.5g,明雄黄7.5g,苏薄荷9g,藿香9g,白芷3g,枯矾3g,桔梗6g,防风6g,木香6g,贯众6g,陈皮6g,法夏麯6g,生甘草6g。将上药共研成细末,存入瓷瓶用蜡封口随带备用。每次0.6~0.9g,草管吹鼻,3~6g,冲姜汤服用,服药后用被盖好,让患者出汗。每次用完都要蜡封,避免走气。
      雷公救疫丹
      据称是雷公击开石室,内显神方,被畲族祖先得之,能治各种痧症。
      配方:牙皂7.5g,朱砂7.5g,明雄黄7.5g,细辛10.5g,广木香6g,广皮6g,藿香6g,桔梗6g,薄荷6g,贯众6g,防风6g,半夏6g,枯矾4.5g,白芷3g,生甘草6g。将上药研成细末存瓷瓶备用,用0.9g吹鼻,3g姜汤送服。
        上述丹散药品组成一样,仅剂量有所差异,畲医认为是两种不同丹与散,各自称优。
        卧龙丹
        据传是卧龙先生在畲族地区发痧,所率军队有不少人因痧而亡,后请畲医治疗而无恙,称颂此方,因而得名,可治诸痧,尤其对昏痧特效。
        配方:西黄3g,冰片3g,藿香3g,细辛3g,猪牙皂角9g,闹羊花9g,蟾蜍6g,灯草灰3g,
    金箔50张,将上药研成细末,存瓷瓶备用,只用少许吹鼻。个别畲医认为用3g调姜汤灌服可得奇效。
        山苍籽(学名山鸡椒,别名山姜、姜拇柴、臭子柴、理气柴、荜登柴、臭积樟、乌樟、臭枳柴、荜登茄等等),在闽东畲、汉广为应用,畲族多数家庭都有备用,有的将山苍籽晒干备用,有的用盐腌制存瓷瓮备用;多为煎汤服用。盐腌山苍籽也可嚼咽治病。据有关资料记载,山苍籽内含挥发油3.9%~5.5%,油中含枸橼醛64%,醇19.4%,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中医认为性温味辛,有益脾开胃、祛风解表、破滞消食之功。畲族地区用来治疗各种痧症外,还用于治疗过度疲劳、心腹冷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疾患。畲民认为无论是晒干或盐腌,都应用瓷瓮密封保存,不能走气,若走气就会降低治病的功效。
        四、目前常见病症的诊治
        闽东群众把很多疾病都归为痧症,目前最常用的有如下病症:
        中暑
        1.暑厥症
        主症:多在高温环境中劳作者,发病急,头晕心慌,四肢乏力,面色苍白,汗出肢冷,随后昏倒。多见于体弱和老年人。
      治法:用撮痧法。
      (1)对于昏厥者应先用指甲重压捏人中穴,使其清醒,若重捏压人中无效,再重捏压双侧足后跟。如手力不足,可用布包足后跟用牙咬,使之清醒。
        (2)急撮颈后大椎穴至现痧痕,再撮天突穴上的前颈处;有的以此为中心向两边每隔1~
    1.5cm处撮一点,多则一排7~9处;有的再在胸上部撮7~9处痧痕点,多者三排,仍根据各地传统治痧习惯与患者的耐受性而定。
        (3)撮印堂穴。多数地方配合口服清凉草药汤,如鱼腥草汤、山苍籽汤、过路蜈蚣汤等。
        2.暑闭症
        主症:在烈日下劳作或在高温环境中劳作,发病急,常有口渴、尿频、多汗、头晕心慌、神疲力乏等前驱症状,继则突感头痛头晕、高热、胸闷、面及皮肤干燥发红,以至晕倒或谵语,甚至转筋、抽搐等症。多见于身体壮实的年青人。
        治法:用撮痧法,方法及部位同前。有些地方还在胸前、背部两侧各撮9~12处,俗称前、后心八卦,据称疗效更佳。
        产妇因感染或产房气温过高或月子里关窗闭户、空气不通而致发痧,俗称产后痧,治法则应先用三棱针(畲医用银针)刺人中穴,继撮颈后大椎穴、颈前天突穴上,轻刮背脊,再在臂弯、腿弯处用四指轻拍至现痧筋,给予放血,配合服用雷击散或雷公救疫丹或卧龙丹。
        伤暑
        多因避暑或纳凉太过,或露宿当风处,或过食生冷之物,致使寒邪内侵,阳气不能宣通,分为表症与里症。
        1.伤暑表症
        主症:患者突感头晕,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微冷,肢体拘急。
        治法:用撮痧法撮大椎穴处及颈前、胸前等处。
        2.伤暑里症
        主症:患者胸闷腹胀,腹痛腹泻,恶心,肢冷等。
        治法:用刮痧法加灸法。
        (1)以神阙为中心,距神阙一个同身寸各刮一条5cm的痧痕(即天枢穴及下脘、关元穴)。
        (2)隔盐灸神阙。用一小撮食盐填平肚脐,灸一大壮。
      (3)刮腰脊。从第一腰椎刮至骶骨。
      伤风感冒
      1.风寒感冒    
      主症: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稀,声重。
      治法:撮痧法。
      (1)撮印堂、太阳、大椎穴及颈前天突穴等处,严重者在双侧胸前再撮若干处。
      (2)口服山苍籽汤。
      部分畲族地区采用刮背法,据称效果更佳。
      2.风热感冒
      主症:发热头痛,恶风,无汗或微汗,咽干咳嗽,痰黄,喉痛,四肢酸痛等。
      治法:用撮、刮、挑痧法。
      (1)撮印堂、太阳穴、大椎及颈前、两胸前处呈痧痕。
      (2)刮双臂肱中穴至孔最穴处。
      (3)重挑头顶(百会穴)及一周发际。
      急性胃肠炎
      主症:因食不洁物品或饮食失调而致腹痛、吐泻(或吐或泻或吐泻兼有),有的患者有发烧,
    俗称“肠痧”。
        治法:
        (1)刮痧:在脐上、下、左、右各距脐周一个同身寸刮5cm左右的痧痕。有些地方在脐周
    用挑痧法治疗。
        (2)服炒盐茶:用干净的铁锅烧热后,先放入一撮食盐(约10g)炒热,加入一撮陈茶(约
    10g)后再炒至微焦,加开水一小碗,烧开后即可服用(炒盐茶对止吐效果甚佳,对于吐泻严重者频服炒盐茶可防治脱水)。有些地方炖服盐腌山苍籽代茶。
        头痛
        主症:外感病邪而致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或恶寒高热,或面红目赤,或怕风等症。
        治法:
        (1)撮印堂、太阳穴及颈前部、前胸等处。
        (2)刮颈后双侧。头痛剧烈加刮脊。
        若偏头痛撮痛侧太阳穴。
        发热
        主症:有恶寒、发汗、口干、咳嗽、头痛或胸、肋、腹痛等。对于外感发热初期采取撮痧、刮痧等方法效果颇佳;对于内因(内伤)发热则要配合药物治疗。
        治法:
        (1)撮痧:撮大椎、前颈及胸部等处。
        (2)刮背脊及脊柱旁开一同身寸两侧。
        (3)刮背。
        (4)配合中草药治疗。
        落枕
        主症:落枕是常见的颈椎部轻伤,颈项强直,头倾斜不正,转动回顾疼痛,甚至影响肩背及手臂活动,局部肌肉发硬,有明显压痛。
        治法:刮治。先在后颈部、肩部、肩胛部涂抹榛油(其他滑润剂亦可),治者用牛角梳子的背或其他刮痧用具从后发际往下刮至督俞穴,刮现痧痕,再从颈后刮肩部至肩髑,从两处痧痕交叉处往下刮到肩胛部,健侧也得从发际刮至督俞穴,开始轻刮,逐渐加重以患者忍受为度,不可过分用力,以免局部皮肤破损及患者无法接受。刮治时用力要匀。痧痕出现后患者转动仍感疼痛,应在疼痛处继续再刮,使患者感到头部转动疼痛明显减弱,能自行转动为止。
        有些畲族群众认为由孕妇刮落枕疗效特佳,可能与孕妇刮治用力轻缓有一定关系。笔者试验多例均获良效。若在刮治的痧痕明显压痛点再敷消炎止痛膏效果更佳,一次可愈。
      腰椎及腰部扭伤
      主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跌仆等发生腰痛、腰背拘急,转侧不便,下蹲困难,晚间休息反觉疼痛增加。经久不愈渐向上延至背或下延至髋骨以致不能久站。
        治法:
        (1)刮痧法:①从第一腰椎棘突处往下刮至骶部使之现痧痕;②从三焦俞往下刮至环跳穴处。
        (2)用手拍脚弯(腘窝处)至现痧痕后,挑针放血。
        (3)挑痧:重挑天枢穴处。
        肩周炎
        主症:肩关节周围疼痛,夜间更甚,有些患者气候变化疼痛加剧。严重者手臂不能自由活动,妇女无法持梳子梳头,而骨骼无异常者。
        治法:用刮治法,令患者双手抱胸或嘱患者俯在靠背椅背上,再行刮治。
        (1)从后发际刮双侧斜方肌顺肩胛骨内缘直刮至十二胸椎。
        (2)刮胸椎棘。
        (3)刮双肩部,从颈侧刮至肩髑,宽度要在3cm以上。
        (4)用手指拍打上臂(三角肌部位)至现痧痕。
        (5)刮臂弯处,从宏中刮至郄门。
        坐骨神经痛
        主症:下肢疼痛绵绵,屈伸不利,行走不便,遇寒凉而疼痛加剧,夜间尤甚。直腿抬高70度时下肢疼痛,顺着坐骨神经行走部位有明显压痛点。
        治法:刮治法。
        (1)从第二腰椎棘突顺刮至骶骨尾至现痧痕。
        (2)双侧肾俞穴起,经“四髁”至环跳,刮至现痧痕后,再从环跳往下刮至承山,至现痧痕。
        (3)从阳陵泉刮至昆仑,至现痧痕。   
        此外,闽东群众还用治痧法治疗妇女痛经、关节疼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腹痛腹泻,以及眼疾等疾患,甚至过度疲劳、筋骨酸痛、全身不适等也用治痧法解除痛苦。不仅在农村广泛应用,在城市乃至机关干部中也常有用治痧法治疗疾病,说明畲医治痧法是行之有效的民间疗法。
        六、结论
        畲医认为人体气血旺盛,筋脉顺畅,虽遇痧邪而能安然无恙。如因七情六欲而导致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弱,筋脉滞阻,痧邪侵蚀则发痧。畲医采用针、灸、拔(罐)、挑、放、撮、刮等方法治疗各种病症,是通过刺激病人的皮肤使局部出现充血现象,皮肤感受器官受到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等途径,传到大脑皮层,使之建立兴奋灶,促进新陈代谢,调节机体平衡,活血行气,全身血脉通畅,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治病目的。畲医的拔火罐、刮痧、撮痧等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充血疗法基本相似,是利用人为方法制造局部瘀血斑,通过机体的吸收,起到调节机体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有些学者认为瘀血疗法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有调节内分泌和体液的作用。畲医认为刮痧、撮痧、搓痧等方法是刺激皮肤,使表皮充血、汗腺充血而得到开泄,得汗而使病邪随汗而出,达到治病效果,这些说明畲医治痧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畲医认为痧筋放血能达到疏通筋脉,促使气血通畅,起到散瘀消肿,泄火解毒,开窍醒神,祛邪利湿等作用。对于舌下金津玉液放血时,强调让患者张口伸舌后,一定要一手用毛巾轻牵舌头,一手持针点刺出血,然后清水漱口。痧筋放血要挑最表层的小静脉管,不能放大血管的血,特别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者要慎用,以防发生流血不止的意外。这些经验总结也符合现代的医学观点。
        根据简易试验,采用撮痧、刮痧之后,人体血液白细胞有增加的现象,尤以中性为显著,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畲医对痧症命名形象、具体而独特,其治疗方法历史悠久、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至今仍被广为应用。对畲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宝库。本文根据几年来的社会调查情况对畲医治痧材料进行归纳,为同道深入研究提供素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