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藏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族 > 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节 脉诊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15 15:53:52
  • 核心提示: 脉诊是藏医诊断学中重要的,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方法之一。
    一、准备工作
    脉诊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的起居饮食和情绪的影响。故在脉诊的前一天,患者在饮食与起

      脉诊是藏医诊断学中重要的,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方法之一。  
        一、准备工作
        脉诊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的起居饮食和情绪的影响。故在脉诊的前一天,患者在饮食与起居方面,需禁忌进食酒肉或性温暖有营养难消化或性凉影响病情的饮食,需禁忌过饥过饱、房事、贪睡、话多、劳神等。就诊时,不要突然闭气,影响脉搏。
        二、脉诊时间
        一般最宜在清晨朝阳初露,此时人体尚未开始活动,受情绪及体力活动的影响最小,而且天气也处在阴阳均衡、寒热调和之时。诊脉前使患者勿多讲话,以免体内温度散失,外界冷气窜入。安坐卧榻,平静不动,勿进饮食,使脏腑之阴阳平衡,呼吸均匀,手上之脉亦安于脉道,此时即可进行诊脉。
        三、诊脉部位
        藏医诊脉的位置,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亥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即寸亥心)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拇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汉族医学略偏向肘窝部,是为二者之部位有所不同。另外,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而汉族医学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
        对于危重病人生死之决疑,应在足背部的趺阳脉去诊断,这是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
        四、按脉手法的轻重
        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医学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浮取三指轻按于皮肤以上之诊脉,中取指稍加力量,按至肌肉处,重取指三指同时用力,按至深处着骨为止。藏医虽也有轻按、中按、重按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须重按。
        五、诊脉与脏腑的关系
        藏医学通过切脉候脉,来判定人体内脏腑的状态。对男、女性别,左右两侧的不同部位所候的脏腑,藏医与汉族医学也有些差异。就性别而言,藏医认为男性的患者应以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之三指诊切。但仍需诊患者之另一手的脉作为参考。就诊法而言,首先,藏医用手指切诊时,分上角及下角,分别诊候脏与腑;而中医则不分上、下角,只以一指通诊一个脏与对应的腑。其次,藏医认为患者的左手甘部是诊候脾与胃的,而右手甘部则是诊肝和胆;而中医则反之,左手甘部候肝胆,右手甘部候脾胃。最后,藏医认为男性心尖近左侧,女子近右侧,中医无此分别。
        六、正常脉象      
             
        阴脉、阳脉、中性脉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三种脉象。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的脉象是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
        由于正常人体的脉象,不越以上的三种类别,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素质的平脉是属阳、属阴或为中性。一般来说,男子多为阳脉,女子多为阴脉,但亦有女子而具阳脉,男性而具阴脉者,而中性脉则男女俱见,故必须详加审察。
        七、病态脉象
        藏医认为,人们患病,脉象就会出现异常。病脉包括浮、沉、洪、细、大、小、滑、涩、
    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二十多种。但在妇女怀孕时,可出现滑利而高突的脉象,这属于正常范围,不是病态。    •
        具体表征如下:“龙”病,一般有浮脉,粗大加空虚的脉,有时偶尔可出现间歇脉。“赤巴”病,出现细而紧的脉。“培根”病,脉象沉而弱。如果是二种以上的合病,则脉象较为复杂,可出现两种复合脉,也可出现其他脉。如“龙”和热的合病,有空而数的脉;“培根”加“赤巴”合病,有沉而紧的脉;“龙”与“培根”合病,则出现空而迟的脉象。紫“培根”症可有粗壮而满实脉。血液病的脉,滑利和高突。“黄水”病的脉,涩而略带颤抖。虫病,扁平,有如受挤压,则向两侧跳动。麻风病,涩,有时也稍有颤抖。骚热病,粗,浮且实,有时可有滑象。扩散伤热证,细紧而发硬。瘟热病,细且数。疠热病,扁平,时强时弱,有时细,有时空。急性疼痛,短而促,如旗帜在劲风中飘扬。中毒,可为细数,但有时粗,强弱不一。肉中毒,细数、沉而扁平。未成熟热,细数,如风飘动。陈旧热,细而紧。空虚热,空虚而急。隐性热,沉而紧。浊热,沉细而数。疮疡发热,粗壮,数而实。消化不良,大而实,久则沉细乏力。痞瘤肿块,弱而不明显。水肿病,脉沉细,重按脉紧。外伤病,组织中有异物的,一侧脉象不显。脓疡,细数而发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