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藏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藏医诊疗技法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风岭 时间:2015-10-23 16:29:04
  • 核心提示: 藏医艾灸疗法
    藏医艾灸疗法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主要用来治疗一些寒性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黄水症、瘰疬、炭疽、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等,其中黄水病

        藏医艾灸疗法
     

        藏医艾灸疗法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主要用来治疗一些寒性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黄水症、瘰疬、炭疽、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等,其中黄水病和脉病疗效尤佳。在热病的后期,也可运用火灸施治。
     

        艾灸通过封闭脉道要隘,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从而起到镇痛,治消化不良,化痞块,干黄水的作用,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艾灸的制作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团。艾绒团的大小看所灸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别: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小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和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艾灸取穴,一般有固定的穴位,一种是依据病人自诉症状部位定穴。患病的穴位按之疼痛且舒适,痛点即施灸的穴位,这与汉语中医的阿是穴颇为相似。另一种是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的固定穴,医生根据脏腑经络选穴。
     

        藏医常用的灸法有以下四种:
        1.煮法:适用于慢性的顽症,如瘰疬、痞块、痈疖等。
        2.烧法:适用于心风病、黄水病等。
        3.烤法:适用于隆病、虫症、大小便秘闭不通者。
        4.拟法:所用艾柱较小,多用于儿童,惊痛时即可移去。
     

        藏医利尿疗法
        藏医利尿法又称泻脉法,是指服用利尿的方剂,将病邪通过尿道排除,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妇女不.孕症、死胎不下、子宫痞瘤、妇科血症散布等,以及痛风、湿痹、疖痈、日形脓肿、水肿、血管痞瘤、尿道阻塞、尿道痞瘤、皮肤疡痒症等。
     

        藏医尿诊法 
       《四部医典》记载:“如视明镜尿诊选择之,……。”尿诊是藏医最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以病者之尿液,分别在热时、温时、冷却后三个阶段,对小便的色、气味和漂浮物、絮状物、沉淀物等进行检验观察,从而判断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的部位和病势的轻重,作为辨证施洽的依据。
        藏医放血疗法
        操作方法: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是依体表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点刺或切开血脉,进行手术放血。其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
        适应病症:放血疗法多适用于热性疾病,如瘟病、疖疮、疮疡、丹毒、黄水、麻风、扩散伤热、骚热等热证、虚寒性疾病以及小儿、老人、孕妇、产后等,均禁忌放血。
     

        藏医催吐疗法
        藏医催吐疗法就是利用内服药物导致呕吐的一种疗法。适用于积食不化,胃中或上脘痞积,误食毒物,血、痰充斥于胃,虫病,特别是呕吐痰涎等疾病。而对于体质虚弱者、老人、小儿禁用,若误服毒物时间已久,毒物已不在胃中,不可再催吐。
        催吐疗法的具体实施,是在黎明时,饮下汤药,饮后立即漱口,然后端坐,不要讲话,也不要受凉,应该穿着暖和。如果开始感到恶心,要稍加抑制、忍耐,而不要立即低头吐出,可回吞口中分泌物一两次,然后低头吐出。如果感到头昏、膝部发抖,应观察吐出物内容。
     

        藏医火灸疗法
        藏医火灸法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_一。藏医外治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火灸是峻冶法之一,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甩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证和部分热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隆病,是指隆(相当于中医的风、气,但含义更广泛)的平衡失调致的病证。关于灸法的作用,藏医大师哲巴坚赞(公元1147-1216年)在《医疗•国王宝库》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
        藏医火灸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在公元8世纪时期,藏医火灸已经有了大量的文字记载。    
        至清代,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撰《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一书是火灸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从适应证和禁忌症、灸法、次数、术后注意及功效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其记载的穴位达322个,可谓是集藏医火灸之大成。
     

        藏医药浴
        藏医药浴疗法又称“五味甘露浴”,是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良好疗效的藏医外治疗法,最早记载于《四部医典》,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藏医药浴疗法选用独特的藏药,通过水浴、气浴和敷浴等治疗方式,治疗各种疾病,已成为传统藏医药的一项代表性技艺。“五味甘露”——草甘露杜鹃、阳甘露圆柏、阴甘露藏麻黄、水甘露水柏枝、土甘野蒿五种,辅以雪莲、藏红花、麝香、红景天等几十种名贵药材,临床调配成多种方药精细炮制加工而成,根据“辨证施治”的原理,对不同人群进行对症药疗或养生保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