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如何学好用好中医临床思维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22 16:26:34
  • 核心提示:中医学与其他医学,在面对生命现象时,其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中医学方法是集时代文明成果,多学科科学文化结合面对和研究生命现象,包括个体人、自然人、社会人的身、性、命现象。

    中医学与其他医学,在面对生命现象时,其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中医学方法是集时代文明成果,多学科科学文化结合面对和研究生命现象,包括个体人、自然人、社会人的身、性、命现象。方法涵盖整体、和谐、关联、动态、消长、以外知内、见微知著、辨证施治等,其中对临床医生而言,最基本的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个性化辨证论治的方法。

    中医临床思维的学习和传承

    我们学习掌握中医学方法和思维的目的,既是用来研究中医和传承普及中医的,也是用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扬创新的。因此,研究中医和传承发扬中医,应从树立合理对待中医学的态度做起,面对中医学的特征和现实寻找对策,多角度认识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注重中医学研究中的可持续原则。中医学的普及,要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强化自强自信,欲求融合,先要自立。

    中医学健康观强调生命体内自身和谐状态,与自然界达成和谐状态,与社会达成和谐状态。中医学疾病观认为生命的和谐状态被打破就产生了疾病,所以导致这种失和状态的关键症结,就是中医要辨的“证”。中医学最根本的诊断概念,就是对病理条件下机体反应性等一系列规律和特征的综合概括。“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在实践中传承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的落脚点,辨病,治的是病人,重整体思维;辨证,辨的是病证,重结合思维;防治,求的是疗效,重技能模仿思维。

    领会中医学精神和实践中医临床思维,要强化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这是生理的整体观,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讲,更应该强调的是病理的整体观,即疾病机制的序贯性和联系性,总是围绕生命体失和状态的某个关键症结在演变。理解辨证论治不是套方施治,也不是单纯的症状堆积的分型对号入座。中医治病的过程就是找出导致该状态的关键症结并解除该状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症设药的过程。

    学习和运用中医学辨证思维,要求临证时要建立起坚定道地的中医信念,道地中医重能力,致力于运用中医学思维与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既不做一味的简单模仿和重复,也不主动撤离战场。而临床实践中要注意“三重视,一突出”。即中西并重,心身并重,防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和辨证思维。应注意“三结合”,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传统用药与现代研究相结合。试着打破一些固相思维和误区,如情志不分,形体病与行为病混淆;炎症就是热证,热证定要清热解毒;咽红必是热毒,治必清热利咽;怪病必痰,久病必瘀;表证必是外感,内伤里证不见。

    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与强化

    在实践中,要积淀形成临床辨病辨证思维特色。临床辨病时,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通过横向、纵向一元论解释,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辨病的类属,病的阶段,病的证候,病的转归演变,病因、病理、病位、病性。进而,依据病证类属选择辨证方法,如外感病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伤病的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精神心理行为病的志意辨证。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为相宜。临床辨证时,通过识证,析证,断证,确立辨证。以识证为中医辨证的起始点,识基础证,识体质证,识病证、方证、舌证、脉证。临床实践体会,舌、脉、体征是识证必经之路的多坐标,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诊察疾病显现于外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据此了解内脏的病变,推测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并为论治提供依据,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因此,应该把病证的辨识和研究重心向舌诊、脉诊等体征方面转移。所谓,医有慧眼,眼在局外,有形可征,重视舌诊;医有慧心,心在兆前,无形可意,合参脉诊。

    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和强化,要重视文以载道,多读书,悟经典。更应重视献以传技,临床思维是在近病人、勤临证、跟师言传身教过程中,以跟师查房、早查房、会诊查房为途径,以精选病例交互讨论,门诊接诊及住院首诊的归纳演绎,以病床、病人、病种为单位,通过学习模仿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形成和强化的。因而,临床思维不是胡思乱想,突出“实”,即实践、实在、求是;抓住“用”,落实“能”。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要有空杯心态,兼收并取,学习、继承、再发扬。为人,为医,为中医,为治好病、维护好健康的良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