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中医中药双轮驱动筑强市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30 21:06:06
  • 核心提示:近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中,吉林省通化市成功入选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努力

    近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中,吉林省通化市成功入选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努力做到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落实,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持之以恒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视为推动中医药工作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选择。健康,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根本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更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涵盖人从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其中就涉及到预防、急病、慢病、康复、养老等一系列的健康管理与服务。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注重时间演进、整体认知,从宏观、系统的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特别是在治疗心血管病及传染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相较西医西药而言,更具有鲜明优势,可以说在深化医改、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当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国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坚定文化自信,是要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哲学智慧;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时而变、立象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从这些层面上讲,弘扬中医药国粹,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

    中医药因其独特的养生保健方式越来越被国外民众接受,中医药已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因此,我们要善用这一有形载体,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其润物无声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

    兴医兴药并举做中医药强市

    吉林省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地,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四川的峨眉山并称中国“三大天然药库”,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医药城”。通化市除了具有中国医药城的盛名之外,还是“中国中药之乡”“中国人参之乡”。

    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医药城”的基础上,确定了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的宏伟目标。经过总结提炼后的“通化经验”就是,激发中医药活力,坚持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中医和中药,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源头上同源互根,在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中医离开中药,辨证论治就成为空谈,无从选方用药;没有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用武之地”。

    通化市为激发中医药活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立足市情实际,坚持兴医兴药并举、事业产业并进的原则,在做强做大中药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中医活力,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形成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是扶持发展,加大投入,中药产业强劲领跑。通化市目前已经查明的药物资源有252科、596属、1133种,总蕴藏量为20万吨,盛产人参、天麻、鹿茸、林蛙等名贵药材。市委、市政府通过退耕还林等不同途径,着力发展道地药材。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3万公顷,总产量达2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各县(市、区)政府还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部分农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通化现有修正、东宝、万通等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114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主板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各数量均在全国地级市中列于首位;通化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长白山中药材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中医药展览交易基地和中国医药投资最佳城市。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2017年,成功创建成为吉林省惟一一家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二是精心培养,发展力量,中医人才薪火相传。通化市连续多年实施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由市政府出资30万元,选派12名中青年中医医师到北京拜师学艺,师从孙伯扬、郝万山、吴大真、聂惠民等中医大家,目前12名中医医师已成为通化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组织开展了“通化市千名学子归巢计划”,面向国内、省内重点高校定向招聘,大力引进中医药专业的高端人才,对中医药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给予住房补贴和购房补贴。市政府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共建长春中医药大学通化教学区,积极培育中医药本土人才,满足本地中医药企业用人需求。举办了通化市名中医评选活动,选出14名市级名中医,9名基层名中医,大力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组织开展名中医拜师大会,弘扬名中医精神,推进中医药传承。建设了3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家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连续3年开展了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全市共有1362人参加了培训。

    三是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形成奋进工作格局。为实施中医药强市工作战略,市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汇报沟通,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相关部门支持、行业系统奋进的良好局面。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先后出台了《通化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中医药发展意见》《通化市省级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通化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的战略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了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的战略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中医药事业资金投入,明确医保政策向中医药倾斜,鼓励患者就医优先选择中医、使用中药。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通化教学区、市中医院综合楼、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项工作,逐步打通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紧扣主题打造创建工作的亮点,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创建氛围。

    四是积极探索,形成特色,创建管理新模式。各级中医医院分别从“治未病”、康复、保健、养老、旅游等方面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功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市中医院建设了“治未病”中心,配备体质辨识、经络检测仪等设备,广泛为群众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理、中药调护等多样化服务;通化县中医院建设了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使用面积1104平方米,规划床位50张,配备业务骨干26人,2018年累计服务6572人次;柳河县中医院建设了高标准的康复科,采用中西医独特疗法用于康复治疗;辉南县中医院超前谋划,将神经科与康复科结合开设了特色神经康复治疗室,填补了县域空白。东昌区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洪福堂江南小镇项目,将中医药养生文化融入居民住宅、融入居家生活。建设中的项目总占地面积69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是东北建设的第一个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将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的典范。为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集安市中医院投入100万元,在通集公路沿线、高句丽景区大量种植马鞭草等观赏类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中草药,春夏季供游客、路人欣赏,秋季采撷用于药物制剂。通化县打造人参之路一日、二日、三日游的精品旅游线路,供游客多方面选择。辉南县利用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的契机,积极推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实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多元供给。

    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入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对推动中医药工作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通化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化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

    凝聚力量,共同发展。中医药工作必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才能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此次入选正是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发展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也会在此基础上行稳致远。

    推进改革,提升服务。通化市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积极打造了中医药15分钟康养服务圈,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普惠到最后一公里。全市中医药管理体系健全,辖区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均加挂了中医药管理局牌子,设置了中医药管理科,配备中医药工作人员2~3名,确保中医药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信”。各级中医院采取派出医护人员在老年公寓坐诊、开设诊室或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深入科普,优化环境。通化市让中医药科普教育深入人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医药法是行业的基本大法,更是基层工作的重要遵循,为此通化市把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作为行业“七五”普法的重中之重,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全市各中医医院的电子宣传屏幕滚动播放中医药法宣传口号、立法背景、立法意义、特色亮点等内容,在大厅等醒目位置张贴中医药法的宣传页,悬挂宣传条幅。创立运营通化市中医药管理局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发送中医药法相关知识、工作动态、推介名医名科、优秀示范中医馆,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政策解答。

    此外,组织各级中医医院中医医护人员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和家庭开展义诊、宣教活动;依托通化卫生学校,建成高标准长白山中药材标本馆,展品达500余种;组建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团,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巡讲活动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