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汲取传统文化智慧 构建新医学模式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5 15:47:30
  • 核心提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不仅靠建医院、引进医疗设施、开发新药等硬件建设,更要扎实地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这才是建构未来健康系统工程的支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不仅靠建医院、引进医疗设施、开发新药等硬件建设,更要扎实地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这才是建构未来健康系统工程的支持软件。

    •医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好医学”应充分体现出心与身和谐、人内在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体现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拥有13多亿人口的中国,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已进入实现民族全面复兴的关键时期。但中国本身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口、健康、老龄化等诸多领域。如何促使医学更有效地发挥呵护健康、防范疾病、延缓衰老等本质功能,这既是个巨大挑战,又是个良好契机。医学界应尽快行动起来,明时势之变,谋定而动,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医疗模式而努力。

    建设健康中国要重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传统文化在健康、生活、生存等领域,留下了诸多有益的智慧及经验。如儒家经典《尚书》中倡导,“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核心是“康宁”,制约因素是“德”,评价尺度是“考终命”。这些,不仅构成传统文化完整的生活价值链,也凸显其永久的经典意义。儒家还提倡“仁者寿”“智者康”,主张“全德养生”。道家则倡导“乐生”“达生”“卫生”“享生”等理论。并且“乐生”“达生”在“卫生”之先,治病只是“卫生”的一部分功能。最核心的是“乐生”“达生”等。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生生之学”。

    国家已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不仅靠建医院、引进医疗设施、开发新药等“硬件”建设,更要扎实地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也就是提升国民的健康生活软实力,这才是建构未来健康系统工程,从而有效防范慢性病危害的支持软件。软件不匹配,硬件再好,医疗投入再多,也是低效率、甚至劳而无功的。这些蕴含在传统文化之中的健康素养之精华,需要我们努力提炼后,赋予现代性,并弘扬光大。

    发挥中医优势 建立新医学模式

    主客体合一。西方强调不掺杂任何因素地对客体进行剥离分析,唯此,结论才是客观而科学的。中医学则主客体合一,且不说“体验”“感受”“心悟”诸法是中医学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李时珍“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更将主客体合一提升到方法论高度。其实,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的冲击,正消弭着两种认识论的“壁垒”,量子力学强调,对事物认知,需依赖主体的观察方式。

    人比人体重要。中西医学都是以人作为出发点的,但两者对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西医学对人的认识等同于机体,建立了清晰的“人体模式”:“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亚分子”,清晰的知识体系令人津津乐道。中医学却不然,强调“人”远胜于述说“人体”。《黄帝内经》从不单纯谈“人体”,要么讲“人”,要么讨论“脏腑气血”。基此,又延伸出中医学的两个相关特点:重功能,而忽视结构;形神并重,形神兼顾。

    生态比生理重要。生态、生理都不是中医学固有术语,但却可寻觅出其基本内涵。西医学讲究生理,看重生物体和各器官的机能活动,中医学却重视“态”,视生态远较机能活动(生理)重要。中医学重生态,体现在强调生命活动与外界有着整体效应,内外需相互接触;自然有“智慧定律”,本然规律不可违;须对自然充满尊重敬畏;行为大都有长效应;需注重万事适度;生态具有趋向和谐之特征;越自然,就越生态;表现在治疗上,则体现为不主张“征服”,而重视“协同共生”等。

    康宁比强壮更理想。健康认识上,儒道分别提出了各自见解,细节不同,旨趣近似,均不强调健壮亢奋,而是推崇平和协调;不汲汲于强健壮实,更讲究康宁平和;认为“亢则害,承乃制”,过犹不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诞生出你输我赢之竞争性宗旨,也不欣赏“更快、更高、更强”理念,不讲究超越生理极限及追求生命状态最优化、最强壮。只醉心于适度且自得其乐的生活,努力做到内外良好适应,追求各项机能平秘和谐。

    调整适应的思维模式。中西医学在治疗措施上也截然不同:西医学重视对抗性手段或替代性治疗,如抗炎、抗癌、抗过敏、抗休克、脏器移植等,不是“对抗”,就是“代替”。中医学则更多关注总体情况,强调自身正气及内在脏腑机能之间的协调、身心和谐。就应对而言,中医学几无征服性措施,相反,喜好协调调整,改善内在机能,扶正祛邪,且往往不是以克病为目的,热衷于“以平为期”,努力追求生命新的平衡。可将中西医归纳为王道的调整适应与霸道的征服替代。其实,深层次上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应对复杂问题思维模式的差异。

    建立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案

    目前,主流医疗模式仅仅着眼于治疗,并且只是信奉“战争模式”,汲汲于高科技,不重视有效整合的生物医学。在长期思索及中西医学临床实践中,鉴于医学之严峻现实,2007年笔者提出了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的“好医学”概念。

    医学是干什么的?不仅仅是治病,医学的重点是守住健康。笔者认为,“好医学”应该医疗成本相对低廉,费用在可控可承受范围之内;覆盖面足够广;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爱,充分尊重病人的权益和尊严;同时注重医生的客观观察和病人的主观体验;要强调手段基本无伤害,类似希波克拉底说的“医学以不伤害为原则”。

    希波克拉底有名言:尽可能把食物当成药物,不要把药物当成食物。《黄帝内经》和孙思邈都有相同论述。这才是对健康和医学的高明认知。医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好医学”应充分体现出心与身和谐、人内在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体现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而且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在于改变观念,改变认知,然后持之以恒地加以努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