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作为供给侧,中医院如何提供优质服务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9-21 15:56:54
  • 核心提示:甘肃省中医院院长 李盛华李盛华,1959年出生,祖籍山东省菏泽市,研究生学历,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

    甘肃省中医院院长 李盛华

    20160921155427.jpg

    李盛华,1959年出生,祖籍山东省菏泽市,研究生学历,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同年分配到甘肃省中医院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工作,2006年起担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名中医。

    2016年2月15日,春节后国务院召开的首次常务会议聚焦医药产业,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这次会议,把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同时对中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这为今后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做好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5.5%。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375万,占常住人口的14.4%;到2020年将突破424万,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将达到15.7%。广大老年群众对中医药有着天然的喜爱,中医药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日益加大,现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服务,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甘肃省发布的《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指出,突出中医特色的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全省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托管或兴办养老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的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范围。日前,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已决定将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纳入省级医养结合首批试点单位,成为省内唯一一所试点医养结合的中医医院。医院正在严格按照国家和甘肃省的要求积极筹办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医院。

    开展独具优势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中医药的另一大优势是“治未病”。随着世界各国、全国各地养生热的兴起,中医医疗机构应在满足人们“治未病”需求上下功夫,将中医特色疗法应用于人们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当中。现代养生、健康管理等行业的兴起,将无形地推动中医药的“供给侧”改革,也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活力。需要改良中药汤药、丸、散、膏、丹等剂型,对太极拳、八段锦、吐纳等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创新形式并广泛普及,增强各种方法的简便性,把人民对“治未病”的需求转化成实际行动,转化成社会效益,最终达到全民健康的目标。可考虑在各大社区开设亚健康中医药干预门诊,促进中医医疗保健与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

    加大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甘肃省先后四批公布了327种全省可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甘肃省中医院现有消肿止痛合剂、杜仲腰痛丸、损伤胶囊、消定膏、中风膏、补脑膏、制萎扶胃丸、清宁胶囊等院内中药制剂80余种,其中有31种制剂可在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调剂使用。这些制剂绝大部分是经过医院历代名老中医专家在不断临床实践中积累和完善的验方制剂,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是创新新药的重要源泉。今后,我们要依托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医院GCP中心、省中医院科研制剂中心和甘肃陇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研发平台,积极支持院内中药制剂申报国家新药,同时做好院内中药制剂的院内使用和全省推广工作。

    加大优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

    现代老百姓看中医门诊次数要远远低于西医门诊,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中医师,尤其缺乏疗效好的中医师。一位好的中医师会吸引很多病人前来就诊,以至于他们的号很难挂上。尽管我们的中医药人才辈出,但真正拿得出、叫得响的“铁杆中医”资源还十分有限,使得患者对疗效好的名老中医“一号难求”。

    中医药在未来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必须增加中医执业人员的数量,提升中医执业人员的质量。中医师多了,可供百姓选择的机会也就多样化了,自然就能拉动需求,增加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覆盖面。作为供给侧,我们必须通过师承教育、院校高层次硕博人才教育等渠道加大名老中医的培养力度,从质量、数量上把关。在增加名老中医数量的同时,提高名老中医的质量。名老中医多了,可供百姓选择的机会也就多了,自然就能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并提高中医药疗效,“号贩子”的问题就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要大力加强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

    提供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绿色诊疗服务

    要进一步增强中医药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目前最为流行且经常使用的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有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热敷、穴位敷贴、中药熏洗、捏脊疗法、耳压、点穴、蜂疗、蜡疗、心理干预等。甘肃省中医院充分结合地域特点,发明创造了武威汉简-逐风火疗、热恿疗法,敦煌医简-蟠龙灸法、循经通络法、吸筒疗法、花式条打、中医蜡疗等中医特色技术,这些治疗技术简、便、验、廉,易于掌握,应将这些疗法辨证、推广应用于更多患者的治疗中。同时,和化学药品相比,中药复方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深受患者欢迎。

    中医疗法是天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医疗方法之一。作为公立的省级中医医院,要进一步保持和弘扬这一绿色疗法,包括各种外治、心理、物理、音乐、气功和体育疗法,真正把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发挥出来。

    通过“传帮带”为医疗集团成员培养人才

    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甘肃省中医院认真“把脉”走中医特色甘肃医改之路的总体思路,仔细“辨证”各地中医院的发展现状,通过整体思维的把握,为更好地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甘肃省中医院组建了中医医疗集团。

    近年来,医院借助医疗集团这一平台,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选派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到58个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开展多点执业,建立中医药专家多点执业的定期坐诊制度,将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到基层,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省级中医专家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政策,为规培住院医师安排带教老师跟师学习。通过上下联动的“传帮带”形式,为基层培养优质中医药人才。

    促进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按照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的安排,甘肃省中医院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国立医科大学签署了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在白俄罗斯德州投资建设中医诊疗中心,互派学员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重点就中草药种植与加工、饮片定量定性、针灸等开展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签约,开展外科快速康复技术学习和针灸临床科研合作。

    今后,应进一步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提升祖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医院在中医药对外交流领域的新机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