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广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广西 > 产业动态 > 正文
  • 广西搭建民族医药“大舞台”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25 15:11:51
  • 核心提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蒋先生因痛风导致脚部关节肿痛难忍,四处求医。一次机缘巧合,他走进刚开诊不久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诊治,“这家医院有我们当地特色,大夫给我开了中药,吃了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蒋先生因痛风导致脚部关节肿痛难忍,四处求医。一次机缘巧合,他走进刚开诊不久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诊治,“这家医院有我们当地特色,大夫给我开了中药,吃了一个多月,脚就不痛了。”蒋先生说。

    2018年10月23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正式开诊,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座现代化民族医医院。作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该院也是几十年来广西民族医药发展的缩影,折射出广西民族医药的变迁,壮瑶民族医药从此有了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壮瑶医药焕发新活力

    点燃一根经壮药泡制的药线,灼灸患者穴位。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民族医疗诊室,81岁的全国名中医黄瑾明正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为患者治疗。他运用娴熟的这项“绝活”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壮医药线点灸,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门诊四楼的82个民族医疗诊室里,还有着壮医目诊、针挑疗法、药物竹罐疗法等十余种壮医特色疗法及部分瑶医疗法。这些疗法从过去传承至今,从民间“走进”现代化医院,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服务,在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由于壮族没有独立的民族文字,过去这些特色疗法一直散落在民间,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情况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转变。这当中,全国名中医黄瑾明、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黄汉儒两位专家的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赤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开展民族医药文献、民间医药技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党委副书记罗艺徽介绍,1985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前身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成立。同年,黄瑾明创建壮医门诊部,挖掘、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开创了壮医临床研究的先河,成为“壮医临床第一人”。在黄瑾明挖掘整理壮医特色技术的同时,黄汉儒则致力于研究壮医的理论体系,编著《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等著作,填补了中国壮医学的学科空白,成为我国壮医药学科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现在这两位专家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罗艺徽说。

    时至今日,广西共完成15部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工作和20项壮瑶医药适宜技术的规范化研究,组织编写了包括《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在内的壮医药主干教材。

    为民族医药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我之前在床上躺了3个月不能动呐!”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湿病科病房里,年近80岁的患者徐大娘坐在病床上连声说。徐大娘患有较严重的硬皮病,这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不仅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可能出现退行性病变,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能会发生病变。

    “我以为我活不成了,可李大夫鼓励我说可以治。”徐女士回忆,在接受了壮医药浴、熏蒸等治疗后,她的病情明显好转。

    徐女士口中的李大夫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李凤珍,她擅长运用壮医药浴,水蛭疗法等壮医药特色疗法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症。

    “像李凤珍这样的医生,我们医院还有很多。”罗艺徽介绍,该院重视壮医药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10月,该院还举行了壮瑶医药传承启动仪式。黄瑾明、黄汉儒等10位老师各招收了2名师承学生。

    “广西在1985年就已经开展了壮医的高等教育工作,进行中国医学史专业壮医方向的人才培养。”广西中医药大学总督学、原副校长罗伟生介绍,“2011年,广西中医药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正式开设壮医专业,目前每年招收60人,尽管招生人数有限,但他们就业率很高,壮瑶医药人才现在供不应求。”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仅大力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民族医药教育,规模化地培养壮瑶医药人才,还面向基层医生举办了100多期民族医药培训班和函授班,累计培训学员达8000多人次。

    随着壮医医教研工作不断深入和壮医理论体系日渐成熟,2010年,壮医专业医师资格考试被正式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围,成为第5个进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少数民族医学。开考至今,已有30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试,940人取得中医(壮医)执业医师或中医(壮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从服务八桂到走向世界

    “既然冠以‘国际’二字,我们就要走向国际。”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长覃裕旺说。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壮医、瑶医等民族医药体系不仅是八桂百姓防病、治病的主要资源之一,也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成为各国民众共享、共建的医疗卫生资源。”罗艺徽说。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作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积极建设壮瑶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罗艺徽介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门诊四楼的国际医疗部目前已经接待过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国际友人的参观学习。2018年9月,医院接待了包括老挝卫生部部长本贡·西哈翁、马来西亚卫生部副部长李文材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博士等人在内的代表团,参观民族特色诊疗技法,了解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历史文化。同年10月,医院还主办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招收了来自老挝、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28名学员学习壮瑶医特色诊疗技术。

    广西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也一直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目前已经与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校级友好往来关系。其中,以国医大师韦贵康为代表的“韦氏整脊手法”等知名专家、学派在国际上,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系列交流合作使得壮瑶医药逐渐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名片”。

    “铜鼓传乐瓯骆风情多敦睦,凤凰来仪壮瑶医道亦致和”,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门口挂着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所题的对联,寄托了中医药人对少数民族医药的深厚情感,也代表了大家坚定民族医药文化自信,为民族医药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和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决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