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甘肃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甘肃 > 产业动态 > 正文
  • 甘肃陇西县首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6-27 11:13:05
  • 核心提示:  走进陇西县首阳镇,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便飘然而至,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地处渭水之滨的首阳镇,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初级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中心,是全国“道地

      走进陇西县首阳镇,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便飘然而至,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地处渭水之滨的首阳镇,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初级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中心,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年交易中药材5万吨,种苗2万吨,种子5000吨,饮片8000吨,交易额达15亿元,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定点市场”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誉为全国党参和黄芪价格的“晴雨表”。

      一个偏僻的西北小镇,何以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越走越远?是什么原因成就了首阳“千年药乡”的称号?

      “首阳的中药材产业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现状,得益于‘种植——市场——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只有不断提档升级,才能够提高产业的内涵吸附力和外延扩张力。”首阳镇党委书记董永祥给出了答案。

      标准化种植带动农户发“药财”

      在首阳镇董家堡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点,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各种中药材长势喜人、满目葱茏,这是首阳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一个缩影。

      壮大中药材产业,必须从产业链的上游“强筋壮骨”。

      为此,首阳镇从推广中药材种植环节的标准化进程入手,按照建设“绿色道地”药源基地的要求,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政府指导抓面积”的运作模式,建立了面积达2800亩的首阳镇董家堡——禄家门——菜子坪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

      药农李建民夫妇正在地里锄草,休息期间他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家里有6亩地,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他又流转了4亩地,都种的是黄芪,减去成本一年能收入三万元。”说起药材的好收成,李建民夫妇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镇上在标准化种植基地投放化肥、地膜、用工费,并请农技人员在施肥、种植、锄草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种出药材就更加符合药用标准,能卖上好价钱了。这让我们药农真正得到了实惠,也更有信心种了。”李建民说。

      据介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5万亩以上,年产干药2万余吨,总产值1.2亿元,亩收益2608元。

      特别是董家堡村中药材示范园建成后,带动了全镇16个村种植黄芪、红芪、党参、黄芩、甘草、防风等中药材达5万亩,辐射周边乡镇形成了10万亩的中药材主产区,并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90个,筛选出市场前景好、适宜本地种植的中药材新品种20多个,使全镇中药材品种由起初的15种增加到现在的40多种。

      镇政府还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落实种植农户过程中,积极联系中药材加工企业、合作社,在药材收获后,按高于市场价的标准进行收购,解除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

     精深化加工培育中药材企业大户

      “每公斤12元的黄芪,经过清洗、整理后切片,就能卖到16元以上,除去人工等费用,每公斤至少能赚到1.5元,一年加工4万吨,就能赚6万元。”采访中,首阳镇副镇长包大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包大为介绍,首阳镇共有中药材初级加工户3500户,年加工中药材饮片8000吨,仅党参饮片年加工达6000多吨,占全国饮片党参加工量的70%,全镇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45家。

      走进位于首阳镇的甘肃参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高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中药饮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在首阳投资,就是看中了首阳独有的千年药乡金字招牌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本地农户签约采购,既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药农的收入。”

      据介绍,参宝药业公司年收购基地各类中药材1.7万吨,促进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可增加就业1000余人,企业实现产值1亿元。而在首阳,这样规模的企业还有四、五家。

      中药材加工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规避了药材大面积种植的风险,提高了药材利用价值,还推进了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现代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悄然进军,并使农民的生产与市场真正对接起来,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围绕产业抓服务,构建服务中药材产业新环境。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建设镇区药都广场及通安路、永宁路等六条主要交通干道的改造建设和镇区排水工程,目前己形成了餐饮、住宿、服务、信息、金融等门类齐全的商业服务网点。

      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注重引导药材加工户进行标准化改造,指导他们进行GMP认证和GPS认证,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增加销售收入。目前,全镇6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24家企业通过了GPS认证。中药材加工逐步趋各标注化、精深化。

      专业化市场联接五湖四海客户

      做药材生意已经20多年的首阳农民王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天会是这番光景:经营的党参收入每年销售额近百万元。他说:“过去我们走街串巷做药材生意,现在依托市场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虽然不大,但是经营的药材远销各地,每年销量能有200多吨。”

      繁荣的中药材贸易为首阳中药材发展注入了活力。早在1992年,首阳镇就在镇区南面建设了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然而,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市场已无法容纳大量货物的上市。

      首阳镇于2011年建设了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市场内能容纳3000多个固定商户从事中药材原药、饮片等方面的交易;设有现代化陇药展销大厅1座3200平米。可容纳1600个中药材品种的展示,为广大交易散户提供饮片展示、中药材仓贮、质检、计量、信息发布等服务,同时为商户无偿提供3200平米的临时仓库。

      走进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大厅内,一个个摊位整齐划一排列,人群早已熙熙攘攘。据包大为介绍,市场内每天交易原药350吨、各类饮片60吨,年交易额达20亿元,上缴税金达到2000万元。

      目前,依托交易市场的建设,首阳镇成立了中药材运销协会,组建了拥有86台大型货运车辆的四海快运中心、让生药精有限公司、宏伟快运、明珠快运四家货运公司,确保了中药材与国内各大市场的衔接运转,使首阳的中药材流向全国各地乃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非洲等国家和大洲,中药材流通步入了规范化进程。

      回首过去,环视今天,首阳中药材产业从初期的简单种植和粗略加工,到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从走街串巷的叫卖到专业化市场的运作,“千年药乡”这块“金字招牌”将会越擦越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