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药药性究竟是什么?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09 09:14:58
  • 核心提示: 1 中药药性的概念古代文献关于药性理论的记载多存在于本草著作的序例或总论中,但对药性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药性一词的提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性有宜丸者

     1 中药药性的概念


    古代文献关于药性理论的记载多存在于本草著作的序例或总论中,但对药性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药性一词的提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主要指的是药物制剂种类的性质。此后,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将药性表示为一种偏性,药物与其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这种理解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在历版中医药院校教材和权威工具书中的说法不一,但表达的含义大概如此。其中,上世纪的中医药院校教材大部分都以中药的性能加以概括,如凌一揆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指出,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并没有提药性一词。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提出药性是指药物与治疗有关的性质和效能。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2]。也有学者直接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性能。


    这些对中药药性的理解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比较而言,这种理解偏重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后的表现属性,我们称之为效应属性,而对于药物本身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属性往往忽略,我们称之为中药的自然属性,因此,目前对中药药性的定义还是不够全面。查阅相关的文献,我们认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辩证使用,而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是指药物的形、色、质、气味,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等,是效应属性产生的基础,效应属性是指中药的性能,即传统认识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是药物自然属性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效应的高度概括。


    2 中药药性形成的认识


    2.1 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形成的认识


    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是指药物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固有性质,包括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等,是中药药性效应属性产生的基础。在药物形成(生长)的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最终影响药物的自然属性。这些环境要素的认识,即古人对天地环境的认识,如风寒暑湿燥火,现代科学则表现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认识,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


    2.1.1 古代认识

    自然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古代医药学家认识到中药药性的形成与药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因子密切相关,主要从药物生成禀受的角度对中药药性进行了相关阐发,如《汤液本草•用药法象》云:“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4]充分说明了中药药性的形成离不开天地阴阳(风寒暑湿燥火,金木水火土)的共同作用,并且秉承了这些因素的变化。


    不同地域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其效应属性的改变,基于这一认识,古人论述很多,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谓“地产南北相殊,药理大小悬隔”,又称:“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地胜药灵,视斯益信。”[5]清代医家徐大椿《药性变迁论》云:“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凿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传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6]充分说明地理环境变异是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中药道地性的出现也是这种认识的具体体现。


    2.1.2 现代认识

    中药的形、色、质地、气味,以及其化学成分等自然属性中,其化学成分是其效应属性产生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的形成、转化与积累,受着生长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时间、空间的气候条件、水土异质等环境变化通过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最终影响中药药性的效应属性。研究表明,金银花花蕾7个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的积累动态依大小次序为:银花期>大白期>金花期>凋花期>二白期>三青期>幼蕾期。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同一种药材,其所含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朱祥枝等测定了6种不同产地枳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提出产地不同,成分含量变化范围很大。李忠红等研究表明,半夏所含氨基酸和麻黄碱的量与产地有关。有学者对此方面的报道进行了综合统计,得出了很多与以上报道一致的结果,如指出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的产地越多,产地之间环境差异性也越大,所测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越大。其它如大黄、芍药、黄芩、黄芪、苍术等品种,不同产地间有的成分可相差十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

    2.2 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形成的认识


    中药药性的效应属性主要指中药的性能而言的,即传统认识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这些属性认识的形成离不开机体状态、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后的生物学效应、产生效应后的总体归纳三个方面,这一过程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完成。


    2.2.1中药效应属性形成的临床元素

    药物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生活实际的需要,人们对药物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其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效应,从而逐步形成了药物的认识,中药的产生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药物效应属性的认识应是与药物的认识同时产生。对于药物能治病的认识之前,还不会形成药的概念。治病,开始时可能是无意思的、偶热事件,久之,有了经验,从偶然机遇,到可能效果的推测,再经若干验证,产生估计必然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最初疗效的认识,也是药性中效应属性的第一个认识。其次则是药物为什么能治病,以及如何治病等规律的推想、验证、修改,再验证的过程,药性理论于此形成、发展。可以认为,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认识的产生是临床实践的必然要求,反过来,临床实践是中药药性形成的前提和归宿。


    2.2.2 中药效应属性形成的理论元素

    在药物产生后,人们对药物治病的效应不断地发现和积累,但如何将其上升到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必然有总结、归纳的思维方法指导。相应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各种哲学思想和思维逻辑的兴起,人们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哲学和科学知识来研究和运用药性,因而药性理论中汇集了若干不同时代的知识、哲学。当然,对中药属性的规律性归纳后,都必须最终经过临床实践的考验,尽管不同时代的人试图引进各种新的观点、思维逻辑,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最后能融入药性理论的总体,进而促进药性理论的发展。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为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2.3 与中医医理统一的必然产物

    中药效应属性的形成与中医医理是在同一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形成的,属于同一理论体系,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形成是在古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诞生,最终又指导临床,为临床服务,因此,人们对中药属性的认识,必然要与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认识一致。同时,中医临床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的认识为中药效应属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如中医的脏象、经络等的认识与中药药性中归经理论;中医治法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与中药寒、热的效应属性认识等。在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指导下,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的认识是与中医医理统一的必然产物。

    2.3 中药药性形成的指导方法

    中药药性中效应属性的形成是在药物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指导药物效应的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理论形成的特点。中医药学是诞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学科,有着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思维特征。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法不仅为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方法学的指导。其中,象思维的方法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和走向,深深地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建构,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中医药学中的脏象、脉象、舌象、证象、治则治法、药象、药性等认识均与象思维紧密相关。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中药药性的形成同样是通过象思维总结归纳而得出的,其中的各个方面均有象思维的具体应用。传统的象思维方式不仅指导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的认识,还将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进行了有机的关联。如中药四气,寒热温凉的认识,古代医家认为,四气来源于天之四时,是取象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而来。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其寒热温凉者,生乎天”。这是应用象思维的方法对药物自然属性的认识,认为中药的属性是由于禀受了四时之气,而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同时,《素问》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说明药物的寒热温凉是由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总结得出的。中医认识疾病的性质有寒热之分,故药物的效应属性也有寒热之别。再如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在象思维的影响下,通过与阴阳、五行等理论相互配属、比类,从而形成了药物五味的不同认识。温热凉寒四气取象于天,五味则是取象于地,由地所出,故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


    在象思维的指导下,很多药物属性的认识是通过自然属性的认识推测其效应属性的认识,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古人是先从对药物外形、质地、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自然特性的观察、体验中,意识到该种药物可能具有某种治疗作用,然后再试用于人体进行验证,并加以总结而成。从药物的具体形态、生长趋势、生长环境等方面,用取象的方法来分析它的功能,其“象”就成了某药之所以有某种功能的根据、原理。《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5]指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因此,象思维的指导方法将中药的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进行关联,进一步形成了形质药性、气臭药性等理论。


    3 意义


    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正确理解中药药性两个方面的形成过程和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全面认识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对进一步开展中药药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1 明确中药药性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现代的相关认识,我们提出,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而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这种理解既有自然属性的特点,又阐述了效应属性的形成,为此,中药药性的研究应包括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方面的研究,两者不可偏废。这进一步明确了中药药性的研究内容。


    3.2 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


    在既往的中药药性研究中,多数集中在中药的效应属性研究,即中药性能方面的研究,如四气、五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这些研究无疑是中药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然而,中药的自然属性也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离不开遗传、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明确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特点的基础上,开展遗传、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等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研究,这将大大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


    3.3 清晰了自然属性—化学成分—生物效应—效应属性的关联规律


    中药药性的自然属性包括药物的形、色、质地、气味,以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而化学成分是其效应属性产生的物质基础。中药药性的效应属性是在一定的机体状态下,对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体归纳,这一过程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方法为指导而形成的。由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指导了中药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的认识,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的关联。因此,正确理解中药药性中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及其形成过程,有助于加强两个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将中药药性的研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自然属性—化学成分—生物效应—效应属性的关联规律中揭示中药药性的内在本质,这对全面阐述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