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王怀隐奉诏还俗领撰《太平圣惠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3-27 17:21:56
  • 核心提示:历史的时光总是意味深长。如果北宋医学家王怀隐没有遇到后来成为宋太宗的赵光义,他应该会在开封皇家道观——建隆观里修养身心,悬壶济世,度过相对静寂的一生。然而,历

    历史的时光总是意味深长。如果北宋医学家王怀隐没有遇到后来成为宋太宗的赵光义,他应该会在开封皇家道观——建隆观里修养身心,悬壶济世,度过相对静寂的一生。然而,历史没有假设,王怀隐从初为道士到奉诏还俗,到贵为翰林医官史,再到后来奉诏领撰多达百卷的宋代第一部官修药方巨著《太平圣惠方》,这一路走来,看似偶然的背后却是必然积淀的使然。

    公元954年,后周皇帝柴荣在开封皇城外修建了太清宫。这一年,笃信道教、“善医诊”的王怀隐从老家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来到太清宫出家为道。由于医术高超,他很快便在后周皇宫和王侯将相中声名鹊起,因而请其诊病的人时常络绎不绝。这其中,就包括赵匡胤、赵光义的父亲赵弘殷。也是在这个时期,王怀隐结识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赵光义。

    王怀隐真正侍奉赵光义的健康则是在公元961~976年。在这之前的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太清宫也随着新朝代的年号更名为建隆观,赵光义则南征北战。在这期间的15年里,赵光义被任命为开封府尹,主管京城重地,并被陆续加官晋爵直至成为晋王。道教是宋朝的国教,王怀隐为人谦逊,淡泊名利,所以偶患疾病时,赵光义都会派人请王怀隐前来诊治,或开具汤药,或施针灸,每次应诊,王怀隐都能药到病除。在王怀隐的影响下,赵光义也开始喜爱起岐黄之术来,直至他成为宋太宗后,热爱方药的兴趣依然浓烈。

    生活的轨迹在冥冥之中前行。一项重要的任务已经悄然向王怀隐降临。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盘踞江浙的吴越王钱俶派嫡子钱惟濬朝拜宋太宗。从杭州到开封,遥遥千里,钱惟濬旅途劳累,再加上水土不服,刚到京城,就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应诊的太医们束手无策,眼看钱惟濬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性命危在旦夕。宋太宗得知情况后,立即下发诏书,令王怀隐前去诊治。很快,经过王怀隐的精心调治,钱惟濬随即痊愈。

    “我的重臣患病后,如果不是遇到医术高超的医生,性命尚不能保,何况天下黎民百姓呢?当下,良医虽然难求,但是验方可得,为何不把经过应用后有效的验方编辑成册,颁布天下,以此来护佑百姓健康呢?”经历过钱惟濬治病的过程,宋太宗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造福子民的宏愿,便拿出自己从成为晋王时就开始收藏的1000多个验方,并下发诏书让翰林医官院的医官们献出自家的家传经验药方,总计一万多个,命令王怀隐同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一起分门别类,编辑成册。

    “人有男女老幼之分,病因时因地而异,我们要把验方编辑成一部有纲有目,条分缕析,前后理论统一,理法方药俱备的综合性著作。”编辑验方的碰头会上,王怀隐关于著作的编辑原则,赢得了其他同僚的认同。为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王怀隐等以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医学理论蓝本,每类疾病先陈述诊断脉法,接着叙述用药法则,再按照不同的临床表现列举具体的处方和医疗方法。

    在只能依靠毛笔记录的古代,编辑数百万字的巨著,无疑是铁棒磨成绣花针。面对这巨大的脑力、体力劳动,王怀隐等以永不磨灭的信念和夜以继日的勤勉,脚踏实地,无悔耕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经过14年的艰辛拼搏,巨著终于完成。宋太宗亲笔写序,赐名《太平圣惠方》,颁发全国各州由医官专门掌握使用。

    《太平圣惠方》系统总结了隋朝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类),收方16834首,280余万字,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外科、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在多个学科方面有所创举,并成为宋朝“监局用此书课试医生”的必备书目。

    完成赵太宗下诏任务的几年后,王怀隐终因年迈体弱而仙逝。但是由他领撰的《太平圣惠方》却犹如闪亮的明星照耀在中医药历史的长河之上,光芒恩惠至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