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文革”与中草药运动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3-31 14:38:40
  • 核心提示:光阴如梭,当“文革”已经过去30多年,人们的记忆逐渐模糊、破碎、变形,记不起来啦,有些当事人已经辞世,属于他个人的记忆永远埋葬掉了,往事已经如烟,即将烟消云散。现在的

       光阴如梭,当“文革”已经过去30多年,人们的记忆逐渐模糊、破碎、变形,记不起来啦,有些当事人已经辞世,属于他个人的记忆永远埋葬掉了,往事已经如烟,即将烟消云散。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已经无法理解当时的事件,更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做法。“以今度古”,他们常常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得出匪人所思的结论。

       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历史的碎片,编织起来,让它给后来人以启迪。

      今天的中医忽然之间又“热”了起来,大家或许不知道,它在“文革”中也曾“热”过。中医在“文革”中是如何“热”呢?

       至今有人问起“文革”中真的有“中草药群众运动”吗?“中草药群众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带来了什么利与弊?它遗留下来什么东西?如今它还有借鉴意义吗?

       我们带着问题做了“‘文革’期间中草药运动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课题,工作主要是把当时的史料搜集起来,进行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工作做准备。在课题进行之前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思想,只是把能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加以分类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些发现,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观点是自己的,提出来希望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希望更多当事人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事实;希望人们透过历史能发现对当今有益的借鉴。这就是常说的“抛砖引玉”,砖已抛出,我们期待着玉的出现。

    1、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是“大运动”中的“小运动”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个指示吹响了中草药群众运动的号角。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一直伴随着这场运动的开展。

       运动在社会学中的定义为指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活动。从我们掌握的文字资料和当事人的采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是确实发生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问起它的发起和终止时间,大家就说不清楚了,我们也没有找到这场运动发生和结束的“标志”,它的起始和终结都是伴随着其他更大的运动而实现的,可以理解为它只是“大运动”中的“小运动”而已。

        时间行进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接着令人振奋的喜事不断出现,“拨乱反正”是当时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国家逐步走向正轨。群众运动式的医疗方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可以作为中草药群众运动结束的标志。接着,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乡村人民公社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没有集体经济作支撑的合作医疗在中国各地陆续解体。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称呼,规定所有村卫生员一律进行考试,合格者授予乡村医生证书,“赤脚医生”渐渐淡去。

    2、运动的主要目的

      中草药群众运动不像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一样引人瞩目,却一直伴随着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兴衰的全过程,可以说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离不开中草药运动。

      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仍然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单靠西医西药无法解决。当时的医药院校还培养不出如此众多的医生,农民也吃不起如此昂贵的西药。群众有自己的办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办法就是自己培养“土医生”,边干农活,边防病治病,这就是赤脚医生。药物问题就在房前屋后种植常用中草药,有条件的到深山采药,这样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解决一些医疗问题。

       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办法:①医靠赤脚医生解决,②药靠中草药解决。

      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中草药运动中,贫下中农积极学习辨认中草药,利用田间地头、住家周围种植中草药,解决了当时许多常见病的防治问题。随着运动的发展,“三土”“四自”的提出,中草药像中成药转化,赤脚医生和农民自己制药,常见病的药物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3、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中草药运动中,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的医患关系,赤脚医生和社员还是乡亲,还是能拉得上关系的亲戚。

        以赤脚医生的水平和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可能没有医疗事故。但是当时的报刊上没有报道。从作课题以来的调查中,虽然有不少当时的赤脚医生信誓旦旦地说当时绝没有医疗事故,但还是有人透露当时确实有误诊误治造成患者死亡的事件,但是没有听说过因医疗事故出现了纠纷,至少没有发生过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乡亲就会说“大夫再好,也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患者家属会感觉心安理得。

       医疗事故为什么能够轻易解决,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人们忽视了的,就是社员群众对于赤脚医生的信任。大部分农村生产队在赤脚医生的选拔上是比较民主的,选拔出来的赤脚医生以回乡知识青年为主,多是当时当地的优秀青年。这在选材上就得到了社员们的拥护,是在他们眼皮下成长起来的,知根知底。这些孩子多数在品质上都很优秀,爱学习,有责任感。不少青年赤脚医生翻山越岭、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去给贫下中农看病,或者向公社卫生院运送患者。为了学习掌握中草药毒性,有不少赤脚医生自己尝试药物剂量;为了掌握学位、学习刺法,有不少赤脚医生在自己身上练针。当时电影《春苗》中就有赤脚医生田春苗围给老贫农阿昌伯治病而试用药物的情节。他们白天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下工后还去采药,晚上读书学习,社员家有了病人,随叫随到。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至今各地还流传着许多赤脚医生的故事,许多当年的病人还怀念着赤脚医生,每当提起赤脚医生,他们的话语中还流露出感激之情。如果打分的话,也许赤脚医生的医术是不及格,但是医德往往能得到满分。

    4、科研人员找到了新的药源

      即使不是“文革”,从事生药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也行走在乡间地头,但那是完全不同的。生药学者更注意植物新品种的发现,而不注意药物的疗效和药方。而“文革”开门办学、开门办科研下去的中医药人员,不仅有生药工作者,还有中医临床大夫,还有药理学研究者等,他们的着眼点就不完全相同了。

       “文革”期间,科研人员开门办科研,走到农村田间地头,直接进入到中医药的源头。

       民间是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朝代,无论是哪一位中医药大家,都从民间孜孜不倦地汲取着丰富的营养,许多药物都是不知名的民众试用出来的,许多单方验方也是民间试用出来的。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的足迹遍及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北京、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向药农、渔民、樵夫、猎人、脚夫等求教,采药辨药,搜集民间验方。很多药物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得来,经李时珍记录在书中,才被广大医家所认识的。如土茯苓,“彼土人用傅疮毒,殊效。”蛤蚧,“俚人采鬻,云治肺疾。”在五倍子的考查中,李时珍请教了“山人”“皮工”,才破解了五倍子为何物的谜团,原来“乃虫所造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曾长期派遣“北京医疗队”到江西德兴,在那里收集到当地的一些药物、药方,并带回北京进行深入科研。

    5、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

       无庸讳言,中草药运动和赤脚医生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良机。中医药的土壤是传统中国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发展,传统的东西丢失越来越严重,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生长得就营养不良,甚至畸形。“礼失而求诸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是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中医在那里如鱼得水。首先多数社员相信中医的疗效,许多农村还保持着头痛脑热、腹泻中暑使用偏方治疗的传统。有不少家庭里还藏有若干积攒下来的药方,以备不时之需。在中草药运动中,在政府的号召下有了更多学习利用中草药的机会,群众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成为当时的口号。赤脚医生学习西医需要一定的条件,中医则可以边干边学,中草药可以自己采,单方、秘方可以自己去搜集,中医简单的知识可以通过赤脚医生手册和中草药手册自学。

        其次是农村有药材资源,许多药材在农村是不需要买的,不论是深山老林、河湖港汊,还是草原牧场、平原的田间地头都生长着各种中草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是完全可以因陋就简、就地解决了。有些药材资源缺乏的地区,生产队也根据需要进行药材栽种。


      “文革”已经过去,在“文革”中的中草药群众运动也已过去,它在当时是怎样的?它为什么产生?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吗?它有什么经验教训......这一切不该烟消云散,它应该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