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江南何氏世医家族历史流传脉络与起源谱系探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14 09:32:42
  • 核心提示: 江南何氏世医绵延数百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家族行医的历史长达八百余年,至目前共有30代,堪称中医世医绵延之最。何氏世医有记载的专著109种,现存50余种,其中对《伤寒论》《金匮要

     江南何氏世医绵延数百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家族行医的历史长达八百余年,至目前共有30代,堪称中医世医绵延之最。何氏世医有记载的专著109种,现存50余种,其中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阐发研究专著6部,有关论著37部;有记载的医案17部,现存10部。何氏医学著作中阐述和积累了大量的学术理论、临证经验和专病专方。
        何氏世医遗留的文献原件及文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然目前有些仅存目录,尚未收集整理,处于濒危状况。从目前学界对江南何氏世医的研究情况看,虽然何时希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对大部分现存何氏医学文献进行了整理并排印出版,但其中有24本是抄本,阅读不便;在何氏医学成就的整理上,学界的研究集中在少数医家和著作上,研究并不广泛,对于来自何氏世医临床实践,疗效确切的专病、专方、验方、临证经验等缺少进一步的整理、挖掘与深化提炼。此外,学界也未见将何氏世医医学著作与医案结合,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角度,研究何氏世医的学派传承。
        基于此种原由,本研究先期对江南何氏世医流传脉络进行了梳理,在研究中发现何氏世医家族的五大支家族谱系流传脉络基本清晰,但在历史源流和世系上还存在差异与矛盾之处。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学者的研究,力求通过考证何氏世医家族各支族谱,探析江南何氏世医家族历史流传脉络和起源谱系特点,为进一步研究与传承奠定研究基础。
        一、江南何氏世医家族历史流传脉络特色
        江南何氏第28世传人何时希先生据家谱认为:何氏家族源出汴梁,南宋随宋室南迁后分为镇江和松江两大支。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 141)隐医于今江苏镇江,为镇江支。另一支在随宋室南迁时,至华亭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居住。又于元至正年间(134l—1367)迁居至云间(今上海松江),号称“东城何医家”,为松江支。该支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又有一支分出,移居至奉贤的庄行镇,成为奉贤支。到清朝乾隆年间(1736一1795),从奉贤(庄行)支分出一支至青浦县北簳山,成为青浦簳山支。至清朝嘉庆年间(1796一1820),又有一支从青浦簳山支分出,移居青浦重固镇,成为青浦重固支。
        近年来,医学界据《何氏八百年医学》《松江府志》《丹徒县志》《奉贤县志》《青浦县志》和《何氏家乘》等研究了江南何氏世医的传承系谱和流传脉络。主要有以下方面:
        陈邦贤认为何氏发源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始祖为晋代名将何无忌。南宋绍兴年间的何枘和何彦猷弟兄为第一代医生,何袡官吏部侍郎,何彦猷为大理寺丞。因岳飞案被弹劾,于1141年弃官移居至京口(今江苏镇江)行医。
        杨杏林等考证认为何氏祖居汴梁许州(今河南许昌),始祖为何公务,官至康州防御使兼太医院使,因秦桧专权而辞官行医于今江苏镇江。何公务之子何朝柱也行医,有光祖、光启二孙,何光启之子何楠和何彦猷于l 141年从临安(今浙江杭州)迁徙至京口,以医为业,为镇江支开始。何光祖之子何沧,南宋朝官,随宋高宗南迁(1 127—113 0)而定居华亭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为上海地区何氏先祖。何沧曾孙何侃,官至严州淳安县主薄,辞官后专事医学,为松江支开始。
        杨奕望等亦认为江南何氏世医开始于南宋何槽和何彦献,在上海地区的流传始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何溥之子何侃在松江归隐于医而开创的松江支。至明万历年间,何应宰从松江迁居至今奉贤庄行,开创奉贤支。明代何氏世医在上海地区主要分为松江支和奉贤支。
        从以上研究看,江南何氏世医的流传脉络基本清晰而完整,起源于河南,从南宋初年至今,总体分为镇江和松江两大分支,其后又从松江支分出奉贤支、青浦簳山支、青浦重固支,合计共有5支。
        二、江南何氏世医家族各支传承谱系特点
        江南何氏世医家族的流传脉络与分支虽基本清晰,但在宗族源流和世系上还是存在矛盾。如陈氏所云:何槽和何彦猷为何氏第一代医生,因岳飞案隐医于镇江;杨氏考证认为何公务亦因岳飞案隐医于镇江,为何氏镇江行医始祖。但从家族系谱看,何槽和何彦猷为何光启之子,何光启为何朝柱孙,何朝柱为何公务之子,何楠和何彦猷为何公务的第四代,如何均因岳飞案隐医于镇江?在对上海地区何氏先祖的考定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杨氏考证认为何沧为上海地区何氏先祖,随宋高宗南迁定居华亭青龙镇,但是何沧为何光祖之子,何光祖系何公务玄孙,何沧亦为何公务的第四代,为何均同样生活在宋高宗南迁的年代里?
        本文通过查阅何氏世医家族的《何氏世谱》《京江何氏家乘》《簳山何氏族谱》和相关县志、府志,对何氏世医的宗族源流和世系展开了进一步考证。
        1.《京江何氏家乘》(镇江支族谱)
        据族谱记载,镇江支族谱最早撰于1 577年(明万历年间),因战火而毁。清代又6次重修族谱,《京江何氏家乘》为何志庆(二十三世)于1887年(清光绪年间)第六次修订的族谱,无违堂木活字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本族谱中,何氏世医家族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何无忌(东晋),有关行医的记载最早追溯到何公务,家谱中有关何公务官至康州防御兼太医院使,和谢官隐居京口的记载与《镇江府志·名臣》《镇江府志·艺术》和《丹徒县志》中记载同。镇江何氏家族起源谱系见图1。
        2.《箨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
        现存《簳山何氏族谱》为民国铅印本,藏于上海图书馆;《何氏世谱》为清代何其伟、何三夏、何四彬重辑,刻本,藏于上海青浦区档案馆。
     
    两部族谱均记载了松江(含青浦、奉贤)支何氏世医家族的历史,均由何廷璋(二十五世)等于1881年(清光绪年间)参阅旧谱,进行增补,录辑而成。松江支何氏世医家族起源谱系见图2。
        3.《箨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与《京江何氏家乘》的异同点
        (1)相同点在于:
        ①何氏世医的历史最早均追溯至东晋何无忌。《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五》中记载,何无忌为东晋末年将领,东海郡郯县人。曾与刘裕等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密谋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后官至江州刺史,在卢循之乱中战死。东海郡其治所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后移到京口。
      ②均有何公务、何朝柱、何光祖、何光启、何易宇、何沧等关键人物。   
      ③均有何沧迁居至青龙镇的记载。
      (2)不同点在于:
      ①镇江支行医始祖的认定。《京江何氏家乘》记载何公务为镇江支行医始祖,而《簳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行医最早追溯至何光启之子何楠和何彦猷,并认为何彦猷为镇江支行医始祖。
        ②何公务行医否。《京江何氏家乘》记载何公务行医,且为镇江支行医始祖。而《簳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中无何公务行医的记载。
        ③何楠和何彦猷。《京江何氏家乘》中未见有关何槽和何彦猷记载,而《簳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不仅有此二人,还认为何彦猷为镇江支行医始祖。
        ④何朝柱与何光祖、何光启的关系。《京江何氏家乘》记载光启、光祖为何朝柱之子,而《簳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记载光启、光祖为何朝柱之孙。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簳山何氏族谱》《何氏世谱》与《京江何氏家乘》在家族起源、迁徙和对始祖、起源谱系中关键人物的认定等,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具有基本一致性,均经历了随宋室南渡、岳飞案和弃官隐居而行医的历史过程。只是在对世系的认定和与对应历史事件记载中出现了矛盾和差异。
        江南何氏世医家族的流传基本清晰,何氏源出汴梁,在江南地区最早行医的地点为京口(今江苏镇江)。后又分为镇江和松江两大分支。台湾学者邱仲麟考察明代江苏世医,分析其传衍的相关因素,认为至北宋为止,名医多在黄河流域,南宋后,江南地区有名的医家渐多。这与宋室南渡,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随之转移有密切关系,而江南地区起自宋代的世医,也均受惠于此。从江南何氏世医家族历史流传脉络来看,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对何氏世医家族源流和世系上矛盾的认识,可以参考钱杭先生观点。族谱是站在本族的立场,对该族所经历、认定的历史过程的一种反映。任何一部族谱在编撰中的常态是真实中有虚构,虚构中有真实,无论真实还是虚构,本质上都是编撰者族群历史意识的反映。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宗族世代规模越大,对始祖追溯越远,始祖声名越大,就越能显示该宗族的出生高贵和荣耀,这些都体现了宗族成员对其本身和所在家族“归属感”  “历史感”的执着追求。因此不难理解何氏世医家族各支族谱中,历史最早均能追溯到东晋名将何无忌,均在家族历史上强调世医起源于宋室南渡、因岳飞案弃官隐居行医。因为“南渡世医”“弃官隐居而从医”标志着从医者的家世渊源显赫、医学起源正统,使世医家族更加高贵和荣耀,更能获得世人的认可。
        此外,钱杭先生还指出,明确的世系、足够的声望和被文化传统所肯定的宗族历史,是一个宗族给予本族成员证实其身份和权力的资源。当由于时间久远、战火使宗族历史模糊不清时,在宗族对自身历史归属感的驱动下,宗族成员就会依靠回忆、确认、补充和重建宗族的历史资料,因此也会使模糊不清的历史更加纷乱和充满矛盾。这也是今天为什么我们发现何氏世医各支的家族源流和世系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和矛盾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