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药养生 > 正文
  • 四招教你学会辨别染色枸杞染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12 19:43:35
  • 核心提示:中医学认为,枸杞其味甘、性平,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之功效,对肝肾阴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虚痨精亏、消渴口干、尿频舌红、头昏耳鸣、眼目昏花等症有显著效。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打起了给劣质枸杞染色的歪主意,来蒙骗外行的消费者。

      中医学认为,枸杞其味甘、性平,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之功效,对肝肾阴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虚痨精亏、消渴口干、尿频舌红、头昏耳鸣、眼目昏花等症有显著效。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打起了给劣质枸杞染色的歪主意,来蒙骗外行的消费者。据笔者在一家药材批发市场调查时发现,有的枸杞颜色鲜红,用手轻轻一搓就掉色,用清水一泡,水红得像番茄汁。

      如何辨别染色枸杞

      据专业人士介绍,真枸杞一般具有的特征是: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两端较小,略压扁表面色泽暗红而不鲜艳,有不规则皱折,略具光泽;顶端有凸起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果肉柔软,内含多数浅黄棕色扁肾形种子,味甜而没有酸味。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4年5月发布公告,对枸杞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应具备的质量技术条件做了要求,其中特别提到“严禁用硫磺熏制或染色加工”。但由于利益驱使,近年来滥用硫磺和色素染色枸杞的现象仍屡见不鲜。那么,消费者应如何辨别枸杞的优劣和真假呢?

      从颜色上辨别

      鲜的枸杞子因产地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但颜色很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陈货,从感观上看肉质较差,无光泽,外表却很鲜亮诱人,所以,买枸杞的时候一定不要贪“色”。特别是染色的枸杞整个都是红色,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用色素浸染过的枸杞蒂处则呈红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由于用色素染过的枸杞特别怕水,建议大家在选购枸杞时可以把几粒枸杞放进水中,或者是故意用潮湿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现掉色,就说明用过色素。

      从形状上辨别

      宁夏枸杞和内蒙古枸杞都呈长圆形,但是宁夏枸杞泡水后会上浮,内蒙古枸杞会下沉,而新疆枸杞呈圆形,容易区分。这几种枸杞都以粒大饱满为上品。因为用白矾水泡过以后会使枸杞果粒变大,所以很多商家采用这种方法。但是明矾泡过的枸杞很好辨别,把这种枸杞对光照射的话,药材表面会有闪亮的晶点;另外“毒枸杞”摸起来黏糊点,天然枸杞则较干燥。

      从气味上辨别

      对于被硫磺熏蒸过的枸杞,只需要抓一把用双手捂一阵之后,再放到鼻子底下闻,如果可闻到刺激的呛味,那么就可以肯定被硫磺熏蒸过。

      从口味上辨别

      宁夏枸杞是甘甜的,吃起来特别甜,但是吃完后嗓子里有一丝苦味;而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枸杞甜得有些腻,白矾泡过的枸杞咀嚼起来会有白矾的苦味,至于打过硫磺的枸杞,味道呈现酸、涩、苦感。

      正规枸杞也有质量优劣之分

      如果都是正规的枸杞,那也会因产地与加工方法的不同,质量出现高低之分。一般特级品种的枸杞颜色呈暗紫红色而且均匀,没有黑头;而质量差的枸杞颜色红得很不均匀,而且有很多黑头。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不同,各地枸杞的品种和外观也不尽相同。新疆枸杞个头圆,含糖量高,颜色发紫,泡水后水色红,易下沉;内蒙古枸杞粒大,显长圆形,味甜,色泽暗红,裸籽重,泡水微红,易下沉;河北枸杞比较瘦弱,长扁形,味甜而略酸;而正宗宁夏枸杞粒大、肉厚、皮薄,味甘甜、色鲜红,泡水清淡,裸籽轻,泡水易上浮,药效高。

      除产地不同外,枸杞的质量还取决于加工方法的不同。目前枸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烘干,一种是晒干。烘干的加工量大,成本相对高,但时间短,可较好地保持枸杞的营养成分;晒干就是利用太阳光,把大多经过处理的枸杞晒干。烘干的颜色很浅,没有自然晒干的颜色那么新鲜,但是晒干的枸杞往往营养价值没有烘干的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