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道家养生 > 正文
  • 道医养生的核心价值观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3-22 09:09:19
  • 核心提示:一、道医养生的法道渊源1.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英国,李约瑟2.中国的文化根底


    一、道医养生的法道渊源

    1.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英国,李约瑟

    2.中国的文化根底全在道教。    一鲁迅

    3.道医即是以老子《道德经》中大宇宙的“道”为核心理论支柱,它汲取了道家的神治思想,又采纳了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自成学派、自成体系,沿袭发展出来的一支医学队伍。    一《道医概说》

      4.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法天、法地、法自然。——《道德经》

    道家贵生,《道德经》是一部论述“长生久视之道”的书。《道德经》的法道思想,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原则。早期人类在探求生命养护的过程中,遵从的正是道医提倡的“天施地蕴”的自然之理以及以“母爱”文化为核心价值的素朴人本情怀。

    二、道家文化的核心内涵

    1道学的平等、宽容精神

    《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第十六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七十七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第三十四章)道学在看待人与万物的关系上,没有人类中心论的观点,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在文化上,道学主张多元化,容纳不同的价值观,否定高低贵贱之分,反对自我中心论。道教不排除异教和异神,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道学平等视物,以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外界其容若水,容万物而不唯我独尊。道家以道并包天地,泽及天下,常宽容于万物,显示了高尚博大的母爱情怀。道学的这种平等、宽容的精神,符合世界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必将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2祈求太平、爱好和平的思想

    道家不提倡用兵,但不可不养兵,兵可保家卫国。《孙子兵法》中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学以兵为“不祥之器”,“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七十四章)公开提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并祝愿人民遇上“太平盛世”。《太平经》就是道教祈求太平盛世的经典。老子也向往一种使人民“安平泰”的社会。道学反对滥杀人,不得已用兵战胜侵略者也要用丧礼处之,不能冤冤相报,伤害无辜。老子斥责刽子手,“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huan)”,那些行事伤天害理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些以权力残害人民的独夫民贼是没有好的下场的。道学的这些思想,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反对战争的理论武器。

    3周穷济急、救人救物的人道主义观念

    道学提倡取有余而补不足,讲天施地蕴之理。天施予万物不求回报,地承载万物不辞辛劳。道学的思想鞭策人们周穷济急,以使社会上无弃人无弃物。《太平经》云:“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老子认为善救人者无弃人,善救物者无弃物,反对个人倚仗权势聚敛财富和压抑人才,倡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社会。社会上那种财富权力化,权力私有化,以权力化公为私,多捞多得,剥削人民的趋势,是违背道学中和之德的;那种依靠权力通过不公平竞争暴富起来,不肯救济贫穷,使天下有才能之士困于逆境无法为社会效力,皆是无道的行为。道学的这些爱人惜物的人道主义观念,这种以劳取酬,均有财富的社会理想,也必将为世界绝大多数人所拥护。

    4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

    西方自上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可以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经济的无限增长和尽情的物质享受,而不需要向自然界支付什么。他们认为发展科学技术以征服世界便意味着社会的进步,这种高科技的进步是不可停止的。然而“科技万能”的工具理性改善了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带来生体环境的破坏。这种大自然的报复终于延伸到文化层次,人成为科学技术产品的奴隶,环境的危机带来人心理上、生理上的的多种社会病,空气污染、气候异常、资源匮乏、人口爆炸、生物灭绝、毒品泛滥、恐怖活动、灾疫流行、核弹及生化武器、臭氧层破坏等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人们生态坏境意识逐渐觉醒后,一些污染性工业有输出到急于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道学主张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这和培根以科技征服自然的观念不同,人类应该是大自然的朋友,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不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5返璞归真、反对异化的价值取向

    道学尊重人性和人的主体价值,提出“因道”、“因性的主张;反对社会对人的异化,主张反璞归真。现代社会不仅因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沦为科技产品的奴隶,而且以世俗文化的发展造成道德堕落、人性扭曲的文明异化现象。异化的实质是通过工具理性控制自然和社会病形成一套思维方式与权力机制’从而脱离开道家以人的生命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现代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理性万能”的思潮使人们越来越失去自然和社会的诗情画意,而紧张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又使得人们身心疲惫、活得很累,以工业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使人的劳动变得工具化和公式化,这都使得人们发觉现代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的幸福’从而向往道家返璞归真的生存状态。现代化使人们距离自然界越米越远,世俗社会的伦理也给人类的心灵套上了数不清的枷锁:道学却主张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拉向大自然,解脱世俗社会教化强加给人性的层层束缚,以恢复人的本性和生活的自然状态,消除人类的生存危机。在现代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残酷竞争、罪恶事件迭出,按理说科技的发展理应使人类有充足的时问享受生活,但却恰恰相反,人们反倒越来越忙,忙得停不下脚步,忙得听不见自己的心声。

    21世纪,平静的生活成了人类的奢望,道学返璞归真、反对异化的价值取向无疑是一副精神良药。

    6崇尚节俭、知足守道的生活原则

    道家在生活上提倡勤俭朴素,反对奢侈浪费,对那种奢极恶、暴殄天物的生活作风深恶痛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家庭,莫不由勤俭朴素而兴旺,莫不由穷奢极恶而败落。天地生万物供养人类,人类要珍惜万物,知止知足,不应超过限度地高消费,更不可铺张浪费以掠夺和伤害自然和社会的恩赐。天地赐人以财,是要人替天行道;社会赐人以权,是要人为民造福。如人挟持财权以自重,背道丧德,倒行逆施,必遭天谴。道家讲超越外物,不受物欲所惑;超越社会,不以荣辱为怀;超越自身,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社会上达官显贵一掷千金,贫困山区的孩子却因无钱而失学;社会上豪门权要盛开华宴觞咏管弦,而贫困地区民众却不得温饱,因而道家崇俭抑奢、知上守道,对社会人心有着现实的教化意义。

    7尊重女性、尊老爱幼、慈善谦让的社会伦理

    道家是一种女性的哲学,因而特别提倡尊承女性;道教继承了中国孝顺父母、慈爱子女的传统美德,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伦理规范。《太平经》谓男得天气为阳,女得地气为阴,天地合而阴阳交,“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男女夫妇者,主传统天地阴阳之两手也。”“故凡事者,像此两手,皆当各得其人。并力同心,像此两手,乃古安太平之气立至也。”世上的男女,家庭中的夫妻,像两只手一样,要同心协力,办事可成,太平盛世可至;如果重男轻女,残害妇女,则无道,阴阳不调,必致凶咎。道家这一主张,是对儒家宗法礼教男尊女卑传统的抗议。

    《太平经》又云:“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在家庭伦理中,男女也应该是平等的,男女和合的人道与阴阳和合的天道是相对应的。道家的男女之别是生理自然之别,而不是被社会观念异化了的男女之别,因之道家之女性解放思想是解脱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异化。道家倡导对人要善,行事要善,自处要谦,处人要让;天下利益争则不足,让则有余,以慈善谦让的态度待人接物,敬老爱幼,尊重女性,整个社会的伦理关系就达到道的境界了。

    8少私寡欲、无己无待的人格修养

    道学在自我人格塑造上要求人们“无己无待”、“不为物累”、“少私寡欲”、“啬精节情”,以完成心灵的自我超越,达到道的境界。《老子》云:“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人行妨。”(第十二章)“治人事天,莫若啬。”(第五十九章)道学是以人体生命为出发点的学问,因之不主张把生命能量消耗存追求声色滋味等外部刺激上,要节制自身追求外物的欲望。

    《老子》还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四十四章)外界的虚名、财货等比起自己的生命来,哪个重要呢?获得这些东西而丧失生命,哪个更有害?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道家是一种追求内存超越的生命哲学,反对“伤性以身为殉”。《庄子.骈拇》云:“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当今世上有人身壮如牛,力举千钧,外物之打击不能伤其毫毛,但其内心的烦恼、焦虑、忿怒却足以使其残生损性。人心的忧伤、焦躁又从何而来?无非是私己的欲望不遂,名利不得,人生道路的穷通晦显所致。由此可知少私寡欲,无己无待,确是解脱人生心灵枷锁的仙丹妙药,是通向大道的人格修养之途径。

    9重生养生、功行两全的修持方式

    道教以生道合一为纲领,以“我命在我”为号召,故养生文化在道学中特别发达。道教中兴起的内丹仙学,更将养生学推向登峰造极的境界。道学贵生,将人类生命的价值放在首位,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他人的生命,推而至于爱惜天下之生灵,将伤生害命作为世间不可饶恕的罪行。道学以养生养身为功,以爱生济世为行,提倡功行两全,“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以身为天下苍生行道。明代张鼎松《却金堂四箴》云:“省嗜欲,减思虑,戒愁怒,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窑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全真道丘处机带18弟子千里跋涉去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拯百万黎民生命于蒙古铁骑之下,这显然是为救天下苍生而行道的典型。道学之重生养生,不可走弃世遁世的道路,而要为促进民众的健康尽力,为老百姓的牛死存活说话,这种功行两全的修持方式才是有社会意义的。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它的兴衰直接和我们的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文化的重新建构意味着我们民族精神的革新。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传统与西方根本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无法亦步亦趋地照抄西方模式。然而,由于近世中国的思想家在民族危亡关头难以抑制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情绪,在这方面一直缺乏深切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迫不及待的全盘西化,照搬苏俄,都程度不等地吃了苦头。现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总算有了某种程度的自觉。人们开始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中华民族的血缘、地缘、国情、民情、息息相关,它的遗传基因融化进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这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历史事实,关键是如何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优化它。任何外来文化要在中国扎根生长,要成为中国文化中的要素,首先是要适应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的需要,再是要和中国文化相互筛选、拼接、融汇、和整合,这是符合信息传递和增值的科学规律的。

    10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养生观

    山天人同源、身国同构、道统万物的基本认识出发,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中,特别是老子在自身修炼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到自然无为是“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无不为”则是推行“道”的必然结果。而“大道”具有极大的普适性,推而广之,可行于天下。故在老子看来,养生之道亦是实施“修、齐、治、平”的基础,治身与治家、治国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俭啬就是“治人事天”的通则。

    将“大道”运用于政治领域,就形成了无为而治的管理天道,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所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依从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第六十四章)不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社会生活;体现在君民关系上就是顺应民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而所谓“有为”,即是强作妄为,苛政暴敛,严刑酷法,过多地干涉和牵制百姓的生活。“有为”政治的结果是压而不服,天下多事:“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因此,作者劝说统治者“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如此,则可以收到最好的社会效应:“我无为而民自华,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无为而治的治理模式是吸取前代政治经验和历史教训的智慧结晶,是对劳动者实行苛政暴政的抗议和对人类理想治理模式的深刻思考。它将尊重人、关心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故不仅适用于自然经济为特点的中国封建社会,而且对于人类管理有着永恒的启示。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明智之君运用这些原则,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汉初、唐初、宋初、明初等朝代的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而走向复兴的历史事实,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管理原则的积极社会效应。自然无为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互相补充的。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顺应民心、自强不息和勇于进取,才不会陷于蛮干和盲干的歧途;只有在进取精神的支撑下顺应自然,发展本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应变中求取进步。

    可见,在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这里,所谓的出世与人世存在鸿沟是不成立的。出世与人世并无界限和界定,时至则出,时未到则隐,大隐隐于世。而且,即使在含有遁隐思想的庄子这里,仍可以感受到其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治平之志,内圣外王理想绝不仅仅是儒家的专利,《庄子》中“帝王之事业,圣人之余绪”正体现了道家模式的内圣外王理想。这种治国养生一理的取向与中国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密切相合,使道家思想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11抱朴守真,俭啬寡欲的养生观

    在《老子》看来,治国与养生一理,同时,养德与养生亦不可分割。与儒家的“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不同,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以身心健康为基础的,是建立在珍惜热爱现世的生命之基础上的,养德和养生、体道是紧密相联的。故淳朴、俭啬既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又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淳朴、俭啬,超越物外,不为物累,才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求得心灵的安和,肉体的健全,才能长生久视,体道、得道。  

    《老子》认为,“朴”是道的本性,朴即未经过雕凿的天然状态,也是事周有的本质和属性。作者强调人类应该效法“道”的这一特性,真诚淳朴才是理想的道德,而仁义礼智等的道德规范的建立则是大道衰败的结果。大道被废弃,社会发生混乱,产生邪恶,才需要仁义礼智信等来制约人们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崇尚这些人为的规范难免流于形式,造成道德虚伪。出于这一认识,《老子》主张孝慈等道德

    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淳朴本性的自然流露。

    《老子》还将俭啬视为立身所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奉为治国和养德养生的根本法则:“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即统治众人,事天即奉养天赋之身心。而所谓“啬”,则是指俭约不奢,爱惜财物,节制过分的物质享受欲望。这就是说,俭约不奢既是为政之德,也是全生之道,持守俭啬之德,就能及早地服从于“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这些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出来的、充满辩证智慧的警语,雄辩地证明了贪欲膨胀所造成的恶果,将俭啬寡欲的道德要求与人们企望安全、健康、幸福的心理需求直接联系起来,深刻地揭示了俭啬寡欲对于保国全身的重要意义。

    12柔弱慈让,谦退不争的养生观

    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是老子基于物极必反的发展规律和对于自然社会进行深入观察之后而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则往往容易被损坏。出于这样的认识,他告诫人们:“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逞强好胜之人凶残暴虐,容易激化矛盾,为他人所害。故要持守柔弱这种真正的、实质上的坚强,而要戒除表面上的刚强。因为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柔弱的事物往往处于发展向上的地位,充满着生机,柔韧的事物往往能更好地抵抗承受外来的破坏力。

    老子从物极必反的辩证智慧出发,又提出了谦退不争的主张,启发人们厚积薄发,后发制胜,谦下不骄。他警告人们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甘处柔弱,才能保持常德,立于不败之地。在《老子》第二十二章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是有限的,谦下虚心才能集思广益,用众人之智,它是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调节人际关系的基础。在道家这里,自然、人类有着极为密不可分的关联,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是相通一致的。养生和处事、治国有着同样的原理,养生需要顺应自然、和谐有度、俭啬寡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同样,这些原则亦可以推之处世、治国。道学思想即是养生之道,同时又是一种处世、治国的原则、方针,不仅具有延年益寿、改善生命质量的功能,而且具有治国安民、协调人际关系、升华精神境界的作用。它们不仅仅依赖于人们的理性认识得以认同,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奉行,故尽管中国历史上推行道家思想的力度和广度远远不如儒家,但道学思想和智慧却能深深的侵入人们心灵,从多种途径陶冶着华夏民族的心理和性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