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中医健康养生的理念及哲学智慧(上)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 王庆其 时间:2015-08-21 13:20:22
  • 核心提示:

    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到: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

     

        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到: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现就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及哲学智慧谈一些我的理解。
     

        一、生命至上。养生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们对生命的本源,作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探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关于生命的精神。中医学经典《内经》不仅吸取了古代哲学的理念,从哲学高度对生命的本源进行了解析,而且从医学角度对生命的形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演绎。     
     

        《内经》告诉我们,生命来源于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生命是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的结果,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来自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这一观点彻底摆脱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念。     
     

        人类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胜数的生物之一,人类是迄今为止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玉版》认为:  “人者,天地之镇也。”在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的莫过于人,人类较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生命活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精神、意识。人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意识、,而且还有自我意识,使之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能够在自然规律面前有效地调控自己,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离不开大自然,也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体对自然环境具有调节适应能力,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内经》认为,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灵枢•本藏》: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是“气之精专者也”,是人体中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统称;  “神”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精、气、神是生命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精和气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衰惫则神衰。《内经》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阴阳和谐协调,  “精”与“神”两个方面都正常;如果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标志;阴阳分离,精气衰亡神也就消失,预示着死亡。
     

        中医养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健康,延年益寿,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养生,古代又称之为“卫生”“护生”“摄生”。即保护生命的意思。《内经》称谓“宝命全形”,即珍惜生命,保全形体。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干金。”《孝经•圣冶》:  “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医养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爱生命的精神。这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中医药文化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种精神专注于生命的价值和对个体自由及尊严的尊重,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的方式。     
     

        二、“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人类的忧患意识,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内经》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记载甚多。如《周易•系辞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古人认为“君子”安居时不忘危险,生存时不忘消亡,平安时不忘动乱,这样才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国家的平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人类对于自身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也充满着忧患意识。如《周易•象传》记载:“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这是最早关于预防思想的出处,而这一预防思想建立在“思患”基础之上。对于医生来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息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续上述思想之绪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此也说明在中国古代治国、治人理无二致。
     

        从文化和哲学角度来分析,忧患意识实际是一种“超前意识”“风险意识”,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医“治未病”思想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七十二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凡人的生命状态可以分为“未病”“欲起之病”“已病”三种,即健康人、欲病之人(亚健康人)、患病人;医生也可以分为三等,“上医”,职能是做好养生维护生命的健康;“中医”,职能是早期干预以防发病;“下医”,职能是治疗疾病。这里把“治未病”的医生作为上等的医生。诚如《证治心传》所说:“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治未病”是“最上之道”,也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内经》162篇把主张“治未病”的养生放在首要位置,是寓有深意的。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明代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张氏认为“履霜坚冰至”强调“谨于微”,施之于医,则为“治未病”,并把这一思想放到“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的高度。
     

        三、健康是人体的和谐状态: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
     

        博大精深的中国医学早在萌生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对人类生命的本源作了艰苦的探索。《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就对“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特征作了生动的记述。《灵枢•本藏》有一段记载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之人,本节实际提出了中医学关于健康的一个重要命题,即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内经》提出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此“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思是指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从中可以领会《内经》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功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具体表现在经脉运行正常,筋骨强健,关节活动灵活,皮肤汗孔腠致密,外邪不容易侵犯;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具体表现在精神活动正常,五藏六腑不会受到外邪侵犯;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具体表现在脏腑活动功能正常,经脉通利,肢体活动正常。
     

        概括起来说,健康的本质是“和”——气血和(即人体内环境协调),心身和(即心理与生理和谐),天人和(即人体与自然和谐)。健康就是人体的内环境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
     

        以上三条内容,联系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其实质与《内经》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一个“和”字,充分凸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周易》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中阴阳两气的交会融合可以孕育万物;男女两精和合,可以繁衍子孙。“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西方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内经》告诉我们,医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维护人体健康,而健康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体心身与气血的和谐,这就是《灵枢•本藏》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待续)
        (转载自《中医药文化》2015年第2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