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从心理和文化的视角探秘后医学时代健康心理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18 09:34:22
  • 核心提示: 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所构筑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模式。就医疗科技在人类健康中的地位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医疗科技产生之前的前医学时代

      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所构筑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模式。就医疗科技在人类健康中的地位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医疗科技产生之前的前医学时代;医疗科技由发生、到发展、到鼎盛的医学时代;医疗科技发展进入瓶颈期,人类开始探寻其他健康守护的后医学时代。在后医学时代,生活方式对维持健康还重要吗?后医学时代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本文主要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探讨健康心理对后医学时代的意义和作用,描摹后医学时代健康生活方式的样态。
        一、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危机的呼唤
        在前医学时代,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筑木为巢,神农氏日尝百草……上古先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人类构筑了第一道健康防护网——健康生活方式。在医学时代,医疗科技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人类健康的有效保护阀。这个时期的技术崇拜和科学迷信弱化了人类对生活方式的关注。今天,当医学科技发展到顶峰,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医学时代之时,人类却再度遭遇健康危机:  “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的袭击死灰复燃的瘟疫、霍乱、梅毒等疾病的困扰癌症、心脑血管性疾病、抑郁症等的肆虐。
        健康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医学科技无法解决人类健康的所有问题!医学科技所防御的敌人只是细菌和病毒,但是,许多疾病并不单纯是细菌、病毒侵袭所致,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才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据世界健康组织统计,目前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的死亡,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率的50%,而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的80%。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必须做更多的探索,必须靠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的方法来弥补医学科技方面的不足。
        二、顺应自然——健康心理的法门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而入之道在于成万物。因为人的连接,天与地成为一个整体。而天、地、人三才,都要效法一个更高的本体——自然。那么什么是自然?“顺应自然”的本意又是什么?
        “顺”的基础是“通”,即视野开阔,心态开放。当视野狭隘时,人就会偏执于某一种状态而导致否塞不顺。顺应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其自由发展,既不勉强,也不限制。所谓“自然”就是物之“所以然”,即决定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生命的“自然”是动态平衡:阴阳平衡、表里平衡、上下平衡、寒热平衡、身心平衡……健康生活方式的方便法门,即是顺应这一平衡规律。
        1.顺天理是顺应物理世界的自然规律
        首先,顺应天时自然之势。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脏腑经络功能与天地自然变化之间形成了近乎同步的节律。“四时各有主气、客气,五方强弱之异”。人体不仅与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时同步,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也与一日之中的子、丑、寅、卯四个时辰同步,经历阳气的生发、旺盛、收敛、内藏的变化。人顺应这些变化,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能保持脏腑功能的健康状态;如果悖逆这些变化,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则会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谐,产生种种疾病。
      其次,顺应体质偏颇之势。
      体质的偏颇对身心健康都有影响。“阳脏之人多热,阴脏之人多寒。”比如寒性体质容易产生寒证,热性体质容易产生热证;阴盛体质容易产生抑郁情绪,阳盛体质容易产生焦躁情绪。通过调理生活方式有效规避体质方面的缺陷,就可以减少外邪侵袭,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身心健康。人的体质千姿百态,并非“南人多火、北人多寒、胖人多湿、瘦人多火”这么简单。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特性量身定做,因人施用,打造独特的生活方式,
        2.顺民志是顺天理的延伸,民志也是天理的一部分
        “志”是情志,即喜、怒、哀、乐等情绪。《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发而皆中节”是情志的适度表达,是顺民志。人吃五谷杂粮,化生七情六欲。对情志的表达、宣泄,和对脏腑糟粕的排泄一样,是人的本能需要。恰当、有节制地表达情志,才合乎自然,合乎天道。
        但是,“志”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性存在。与客观物理世界不同,它的“所以然”不好界定,却又具有对天理“所当然”的评判和掌控。  “志”可以被任意扭曲,也可能被无限放大。长期以来,人类在寻找健康生活方式的道路上所走的弯路,要么是民志过度扭曲而产生压抑,要么是民志无限放大而自我放纵。
        如何最恰当地表达民志?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就是随着自我本能的直觉,不受错觉和幻觉引诱,按照本心的意愿行事。不逾矩,则是合乎伦理纲常和自然法则。人的自我具有本能的膨胀意识,设置界限是顺应民志的基础。
        三、压抑——对自然精神的文化误读
        压抑是民志得不到正当宣泄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人类的压抑,起因于社会文化对自然精神的长期误读。
        1.东西文化中都具备产生压抑的元素
        中国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压抑的国度。谈到解放、自由、放纵等自然联想到西方;而谈到保守、压抑、束缚则似乎是中国文化的代称。似乎中国文化必然产生压抑;而西方文化则是自由的温床。事实真的如此吗?回想一下西方维多利亚时代的景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自然的生理活动与政治、权力和文化搅在一起时,当自然之物背离自然规律时,便产生压抑。中西方文化都具备产生压抑的元素。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存在的,当文化不是引领而是控制甚至强暴自然活动时,压抑是其必然结果。
        2.性欲工具化是中国文化性压抑的本源
        在中国整个文化史上,并不存在一种严格的肉体禁欲主义。道家文化是性崇拜文化,儒家文化说“食、色,性也”,把性看成和吃饭同等重要和普通的事情。中国文化中最接近禁欲主义的一支力量——佛教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也并不是绝对的肉体禁欲,“居士”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但是,就是在这种对性看似接纳和崇拜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却在压抑中挣扎了几千年。在性的议事厅中,道家文化放人了“合阴阳、延天命、通神明”的文化理想(李零,1999)。性崇拜的房中之术认为,个人的性行为首先和主要服从养生和得道成仙的根本目标,其他都是次要。儒家文化则倡导“发乎隋,止乎礼”,诚如追求食不厌精一样,将性欲转化为一种文化追求。儒家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唯生殖目的论”的性哲学(潘绥铭,1989)千百年来真正起到了精神禁欲的作用。
        3.偏执的文化理想塑造出畸形人格
        文化作为人的精神食粮,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人格的发展。偏执的、工具理性的文化理想给人生限定了明确的方向,给人的情志限定了可能的、甚至是唯一的出口,人因此而丧失了其丰富性和创造性。人性因偏执的文化追求而受到压抑。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圣成佛、得道成仙,但是这种文化理想在人们心目中的渗透是深邃而又广泛的。
        四、放纵——现代人深层压抑的元凶
        “人之情欲多有妄动”,就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潜意识的欲望大锅,时时都以喷薄之势伺机而动。然而,  “动则俱能起火,火盛致伤元气,即所谓元气之贼。”贪图一时之欢的自我放纵却会使人引火烧身,埋下健康隐患。
        1.民志的无限放大导致放纵
        现代人的自我放纵源于民志的无限放大。“自然”死亡了,世界被“去魅”,自然变成了僵死、没有生命、可以被任意掠夺的对象,包括人体本身,也在被各种感官刺激任意掠夺着。人成为世界的中心,控制、拥有、消耗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的唯一目的。商品的多样性,网络的虚拟性,媒体的丰富性,文化的包容性,道德的沦丧性,给人体提供了充分的欲望满足条件,人沐浴在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和应接不暇的感官刺激中。
      2.放纵是更深层次的压抑
      正是在这看似开放的文化之中,隐藏着更深层的压抑。放纵在本质上是另一种禁欲,是更根本、更残忍、更富伪装的压抑。它通过过度满足来扼杀欲望的味蕾,先是让人掉人欲望的陷阱不能自拔,然后使人彻底丧失欲望的能力而绝望自毁。现代人在物欲和性欲中的挣扎,正是各种身心疾病产生的根源。
        第一,在创造外物的过程中人背离了自然。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人类陶醉在这样的感觉里,并用不停地“创造”来更新和激活这种极易疲惫的感觉。不曾想,却因此掉进自己亲手挖掘的欲望陷阱,越陷越深、无力自拔。创造物质、消费物质几乎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全部。在创造物质的过程中,人只是复杂的、高度组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链条,是机器的组成部分。这种劳动让人失去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且,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物质,人类掠夺资源,过度开采,失去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第二,在消费外物的过程中人丧失了自我。在消费物质的过程中,现代人也体验不到快乐,因为他所获得的不是自身需要的满足,而是那个被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是一种与真实自我相异化的虚幻感受。于是,人类在乱花迷离的丰富中体验到的是单调,在丰富多彩的交往中走进前所未有的孤独,在逃离自然规律约束的同时,迷失了自己,在放纵自我的种种努力中,给自我造成了更深的压抑。
        五、和谐——后医学时代的健康守护
        “人类的心灵中永远跳动着渴求普遍和谐的愿望。”“和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最高境界,是后医学时代的健康守护,是化解现代人生存悖论的有效方法,是拯救人类走出生存困境的最好出路。
        1.回归平和的自我观念
        当人无视自己的限制而听从全能感幻觉行事时,必然遭遇惨痛挫败,挫败感的累积则会使人对自我的评判走向另一个极端。现代人经常处于分裂的边缘,时而狂妄自大、时而妄自菲薄。从人格结构的角度讲,狂妄自大的人必然具有极度自卑的一面,在顺利时狂妄自大,在失意时则妄自菲薄。分裂型心理状态,是现代人肇患各种身心疾病的根本原因。马斯洛曾经说过:  “心理健康和躯体疾病之间有着一种协同作用的反馈……几乎所有的疾病,甚至无一例外,都能称为心身疾病……甚至一次骨折也是心身的和社会躯体的。”
        全能感使人丧失了丰满和灵活,变得贫乏而又脆弱。放弃全能感、接纳真实自我是实现人性丰满,获得健康人生的必经之路。
        2.回归悦纳自我的喜悦
        “悦纳”自我,接纳自我的缺憾,在自我的内心就会生长出一种喜悦,这是一种自我愉悦的能力。这种喜悦与“享乐”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享乐表示一种源出于我们之外,取诸于我们无法确定的对象之中的快感;而“自我愉悦”只有在接近自我、拥有自我、与自我和谐相处的时候才能达到。
        庄子用“心斋”和“坐忘”来描述这种化境。“心斋”是守住自己,“坐忘”是忘掉外物。在所有的身外之物中,人是找不到自我愉悦的;只有反诸自身,到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现代人疯狂追求的快感只是瞬间即逝的享乐,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精神空虚,和因生理机能紊乱而导致的躯体病痛。
        3.回归于“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种淡定的生存态度,是几乎被现代人遗忘了的生命样态。用来描述现代人的更多是与此相反的词语——“浮躁”。浮躁是因为欲望膨胀,人完全被外物所役使的结果。“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兴,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112J14。在现代科技发达、信息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怎样才能保持淡定、守住自我呢?毕竟我们大都是俗人,达不到圣人的境界。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道德经•五十二章》)现代人要节制对外物的过度欲求,需要与环境适当隔绝,需要自身能量的相对集中,将自身力量集中到“一”。“一”就是“道”,就是生命最本质的核心所在。老子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三十九章》)只有如此,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自身的能量最大化才能得以实现,包括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最大实现,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