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国际化之辨 > 正文
  •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2-10 16:04:35
  •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后,各省为发挥中医药在对外关系中的“桥梁”作用,逐步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医药国际化论坛上,“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后,各省为发挥中医药在对外关系中的“桥梁”作用,逐步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医药国际化论坛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使节与各省中医药“掌门人”展开对话,各驻外使节纷纷为中医药海外发展建言献策——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所谓“天时”,指我国对外开放内涵不断丰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地利”,指中医药的国际化要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来统筹谋划;“人和”,指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相互交流与认识的增进,中医药国际合作的一些壁垒正在逐渐打破。
     
    内蒙古:蒙医药成对外交流桥梁

    管理者的话

    内蒙古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乌 兰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蒙医药在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睦邻友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蒙医药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比较完整的独特理论体系、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以及科学合理的炮制工艺,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特殊疗效。蒙医药在对外医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些年中蒙关系融洽,边境上没有任何矛盾与纷争,蒙医药的对外医疗起到了一定作用。曾有一个蒙古高级官员,自从他母亲在内蒙被蒙医治好病以后,便对中国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开始主动联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

    蒙古人很信任蒙医药,每年有3万多蒙古国的患者到内蒙古进行蒙医药治疗。蒙古国的很多高级官员,包括副总理、国会议员,都曾到内蒙古来找蒙医看病。过去他们经常选择去韩国、日本,现在都到内蒙古,蒙古国驻华大使专门从北京跑到内蒙来体检。中蒙博览会时,蒙古国现任副总理到国际蒙院的博物馆参观,非常惊讶,认为中国政府把民族医药发展得这么好,非常不容易。内蒙与外蒙文化相近、语言相通,蒙古国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和蒙古开展医药交流合作有便利条件。

    除了发挥蒙医药的对外医疗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还积极组织开展蒙医药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在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台湾、蒙古、俄罗斯等地举办国际蒙药学术会议,在法国举办蒙药展览,在蒙古建立蒙医五疗体检中心,讲述大学生求医故事的电影《第七种味道》屡获影展奖项。

    大使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蒙古国大使 齐治家

    内蒙古自治区为我国中医药特别是蒙医药走向世界做了大量工作,卓有成效,蒙医药不愧是我们民族传统医学的璀璨明珠。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有2所综合医院,还有5家专科性医院,基本上是蒙古所有的水平较好的大医院。所以蒙古人经常到内蒙古自治区,甚至到北京来看病,包括许多高级领导。我想,如果蒙古国来看病,他们经费有困难的话,是不是适当根据我们的政策在经费方面对他们有一些减免,这样对于促进两国的友谊有好处。

    云南:民族医药互通 传统文化先行

    管理者的话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郑 进

    云南是我国西南边陲的省份,有着4060公里的边境,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尤其是澜沧江(湄公河)也流经云南。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共26个民族,15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文化是相近,语言是相通,习俗相似。所以在湄公河流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文化,我们有很强的共同性。

    2007年,我们和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建立起湄公河流域的传统医药交流机制。期间我们举办湄公河流域传统医药知识与保护的培训班、示范传统医疗技术,还进行传统医药药材的展览、文艺汇演等。到目前为止,我们共举办了七届交流会,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传统知识与保护委员会。此交流机制从一开始的民间合作,过渡到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发展到现在的政府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把云南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传统医药文化在其中需要起到辐射的作用。跨境的医药交流不仅仅是医药本身,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交流,可以通过传统医药文化增进国家之间的感情。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走出去,一方面人才和资源走进来。湄公河流域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也通过培养人才,调查各国中药材分布、种类和储量。天然药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中国是以政府传承体系为主,但在国外以民间传承为主,所以虽然都是傣医药或佤医药,但实际上内容特点已经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在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交流机制,提高认识,丰富内容。我们计划建立一所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云南中医学院为主,为湄公河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另外建立一个研发平台,共同推进区域的传统医药的发展。

    大使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老挝、越南大使 李家忠

    云南在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我建议,不管是云南也好,还是中医药工作也好,都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希望把我们现在这个工程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

    湖南:政策扶持 对外合作

    管理者的话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办主任 陈栋材

    湖南是我国第二大中医药资源分布省份,也有很多医药企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们成立了湖南省的“一带一路”领导小组。我们“走出去”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力求可持续发展。

    第一,择优发展,注重实效。我们会选择一些有合作基础的、积极于合作发展的国家进行合作。第二,政府牵头,市场导向。政府如果不重视,不立项,不给经费就很难办,但是没有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我们的企业、医院也难以为继,无法持续发展;第三,弘扬特色,搭建桥梁。中医药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我们要把优势病种的治疗技术体现出来,抓住重点,呈现亮点,让外国人心服口服。

    针对合作模式,我们在海外要依托国外的一些医疗机构来建立合作中心;对于运作模式,不能贪大求成,需要摸索着慢慢地扩大;同时,在外成立医疗中心的人员选拔非常重要,我们和人事厅及组织部都取得了联系,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外出工作。近期,我们抓住“一带一路”的好时机,分别与德国、巴基斯坦、意大利、韩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合作开展了一些项目。而且,这一系列“走出去”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财政的保障。

    大使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韩国首任大使、外交部亚洲司原副司长 张庭延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推动,又要慎重。中医走向国际化,我提三点意见:第一要有基础,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各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中医外交”;第二要合作共赢,既要向外推进,拓展我们国家的影响,但同时要为所在国老百姓谋福利;第三要循序渐进,切勿急躁,切勿过分要求。

    甘肃:发挥地缘优势 配合国家战略

    管理者的话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甘培尚

    甘肃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规划,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构想,中医药对外交流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原因,甘肃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有文化、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且甘肃中医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他们还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国家提出“一路一带”战略后,甘肃在中医药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

    首先,与乌克兰合作。与乌克兰大学签署框架协议后,互相的交流访问比较频繁。在乌克兰的大学加挂岐黄中医学院的牌子,并在当地开展学术讲座;举办国际研修班,乌克兰有25人在甘肃学习中医,为期两个月;和乌克兰签署100万的中药材及保健品合同;组织乌克兰学生到甘肃一些重要的文化工程进行养生保健。

    其次,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吉尔吉斯斯坦时签订合作意向书,后来由甘肃负责实施。目前,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中医中心,挂牌成立中医学院;运过去一些中医器械和中成药以及150多个中药引子;派出专门人员到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中医短期培训班;在吉尔吉斯开展中草药种植,尤其是甘草种植。

    再次,与其他国家合作。在俄罗斯的大学挂牌成立中医学院;在摩尔多瓦进行俄语讲学和俄语诊疗服务;在新西兰成立岐黄中医学院;把韩国的毛发移植项目引到甘肃,成立中西医结合的毛发移植美容中心。

    甘肃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中发现几个问题:政策法规问题,我国认可的一些中医药服务项目不能进入合作国家的主流医院使用;经费问题,很多项目必须依赖政策倾斜;人才问题,缺少既懂中医又懂外语的人才。

    大使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外交部欧亚司前司长 周晓沛

    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甘肃也是重点地区。甘肃省为配合国家战略,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的探索工作很有成效。如何进一步发挥甘肃的地缘优势,我建议借“一带一路”东风,特别是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契机,加强内部协调,凝聚各方共识,制定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国际化战略规划,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四川:以资源优势推中医药“走出去”

    管理者的话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会主任 钟 森

    中医药“走出去”要现有方向,然后选定目标,最后开始行动。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基本思路,我们要加强“走出去、引进来”的能力,在四川,中医药“走出去”很有优势,因为四川中医药种类多达5000多种,这是其他省份达不到的。同时,我们加强中医药宣传。中医药“走出去”需要文化先行,然后临床跟进,若羌是“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线,因此我们在若羌搞了分院。

    我们在马来西亚设立了一个糖尿病中心,同时在黑山建立了我们医院的分院。我们正在和黑山谈中医院的建设标准问题,如果黑山加入了欧盟,可能这个标准就是欧洲的标准。此外,我们还准备和斯里兰卡、老挝,美国等“一带一路”国家的结点进行合作。在“引进来”方面,我们准备吸收俄罗斯和以色列的糖尿病人来就诊。我们肿瘤中心准备引进比利时的质子加速器,做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尖端肿瘤治疗中心。我们先从新加坡吸引投资在成都建立医院,然后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建立分院,这就是先“引进来”,再“走出去”。

    大使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利比亚、约旦大使 罗兴武

    四川在响应“一带一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和10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有的已经初有成效。我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欣慰,我提几点意见。第一,要抓好重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的重点是东南亚、南亚和周边国家;第二,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的选好合作项目,各国国情不同,政策制度和法律体制也不同,我们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促进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我们四川在医药方面独特的优势;第三,选好伙伴,一定要选好实力雄厚,信誉可靠,和当地政府关系密切,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做合作伙伴,这样的人士他们对当地的情况,熟悉民情和国情都比较熟悉;第四,加强中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建设,抓住市场机遇,培养具有中医药专业知识,富有战略眼光,熟悉国际商情,通晓国际惯例,精通外语的专业化人才;第五,加强和驻外国大使馆的交流,及时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避免或者少走弯路。

    中医药走出去实现国际化任重道远,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不光是机遇,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不管怎样,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持走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云南佤医药:借好契机 加强保护抢救

    管理者的话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主任委员 查学安

    临沧市地处祖国正西南,四季如春,被命名为中国的“恒春之都”。它在“一带一路”当中也是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前沿窗口,澜沧江、长江流经临沧,我们有三个国家级的口岸,19条的边贸通道,5条通明公路。2013年过国务院批准我们成立滨河区,也标志着真正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前沿。临沧市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物安全屏障,高等植物3700多种,珍贵的树种20多种,是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金属王国,水电孵化,药物宝库,天然花园的缩影,被誉为我国西南边陲的植物基因库。

    临沧市有23个少数民族,最多的是佤族,所以被命名为“世界佤乡”。佤医佤药也是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佤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佤族人民繁衍生长的基石,我们有很多的信手拈来的中草药,都是佤药常用药物。对于佤药这一块,实际上从1959年断断续续地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但由于佤族没有文字,所有的佤医佤药是口口相传的。1998年就成立了佤医佤药研究所,2010年成了民族医药学会,也为佤药的抢救,挖掘保护、研究作了一些工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佤医佤药的发展,从国家层面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临沧市也成立了民族医药的培养和发展计划,包括人才、产业、基地,但由于没有文字,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面临挖掘、保护、甚至抢救的境地,希望引起国家的重视。

    专家点评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

    佤医佤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佤医药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里面成立一个学术组织来继承、发展,并与其他民族医药相互借鉴,同时力促佤医佤药走出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