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如何远离富贵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1-06 08:55:13
  • 核心提示:主讲嘉宾王景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严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彭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彭

    主讲嘉宾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

    严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

    彭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彭英教授

    如何远离富贵病

    “管住嘴”、“迈开腿”是总原则

    王景峰强调,“管住嘴”、“迈开腿”才能远离富贵病。

    在饮食上要减少盐、油脂的摄入。广州人爱吃猪杂、牛杂等动物内脏,因为口感非常香,但“香”其实就是来自胆固醇,“清淡寡味的才最健康”。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戒烟戒酒。但只吃素也不对,呼吁大家多吃鱼类,尤其是咸水鱼,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

    而运动要讲究循序渐进,支架术后3个月可以开始一些运动,但要注意不能过度运动,运动时每分钟脉搏次数应小于“170-年龄”。他建议可以先从较缓和的 运动开始,例如散步,开始行走的速度、步伐以感觉舒适为标准。以后,逐渐加快步伐,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钟。一天多散步几次,比一次长距离散步更有益。运动 以不出现不舒服为原则,如果出现胸疼,就应立即停止,出现气短和疲劳,也应立刻停止。


    他还提醒,开始任何一项锻炼计划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工作紧张少运动 变“糖人”风险高

    严励指出,糖尿病形成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双亲中患有糖尿病尤要注意。其次是生活和环境因素,这个因素尤为关键,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为糖尿病患者,即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时有过高血糖的人群,“巨大胎儿”也就是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此外,有以下特征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长期吸烟人群,工作高度紧张,心理负担重,长期高热量摄入、缺乏运动,肥胖或超重者,尤其是腹型肥胖,年龄大于40岁,年龄越大患糖尿病机会越大,长期使用一些特殊药物如糖质激素、利尿剂,曾被诊断为血糖偏高的人。

    严励指出,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管住嘴, 迈开腿,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等清淡少油方式。 少吃或忌吃炸、煎、肥肉。三餐按时有规律进食,晚餐宜早不宜晚,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更重要的是经常运动。

    预防卒中需降压、降脂、抗血小板

    彭英介绍,卒中的防治目标,主要包括急性卒中的治疗、预防卒中复发、减少后遗症。卒中的预防水平则分为健康促进、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三级。

    对于有危险因素但没有卒中的人群,主要进行一级预防,比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降糖。此外,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饮食均衡、保持适当锻炼且生活规律。对于卒中病人,则需要二级预防,即药物防治。

    “要预防卒中,血管要勤清扫。”彭英认为,预防卒中主要有三大基石,一是降压,二是降脂,三是抗血小板。这三个基石用好之后,卒中发生率会有明显下降。“用于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是很便宜,但是有副作用,容易造成消化道的出血、胃黏膜糜烂,因此,可改成氯吡格雷。”

    百年国人疾病谱

    从“穷人病”发展到“富贵病”

    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常见疾病谱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国人吃不饱,营养不良,因此,那时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结核、慢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心脏病领域最常见的是有“穷人病”之称的风湿性心脏病。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很多曾经肆虐一时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接近消灭,比如麻风病、小儿麻痹症等。但是,结核病、慢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并没有减少。

    三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一阶段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为代表的代谢性 疾病影响各年龄段人群。1983年,我国居民每千人中仅有六个糖尿病患者,而现在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病。 从1993~2008年,循环系统的疾病也从 30%上升到了80%,如今,脑卒中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是缺血性心脏病。此外,肿瘤的发病率也大为上升。

    冠心病

    做完“通波仔”也要长期服药

    冠心病的发作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可能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突然死亡。心血管死亡病例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所导致。

    防治冠心病,主要靠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戒烟、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这四大手段。

    药物治疗包括调节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栓及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即俗称的“通波仔”,也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王景峰这样解释“通波仔”的 过程:本来血管是狭窄的,一根细钢丝进入血管,球囊扩张后血管扩开、放入支架,使血流完全疏通,保证血流供应,相当于珠江堵塞了,要把淤泥去掉。但是,介 入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王景峰指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只有50%,不应该做介入治疗;但狭窄程度大于75%的,如果不做介入,有80%的可能冠状动脉突 然闭塞;如果已经狭窄95%,99%的可能会完全闭塞。而95%以上的介入治疗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有的患者来的时候剧烈胸痛、有濒死感,而一旦“通波 仔”后血管打通,病人马上感到轻松了。

    做了“通波仔”后感觉不错,是否就能高枕无忧?王景峰指出,一时的恢复只是开始,无论有无“通波仔”,血管都需要长期养护,绝大部分病人需要终身服药,比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降血脂、降糖药物。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定期复诊。

    高血压

    “有症状才吃药”大错特错

    王景峰介绍,中国大陆的高血压发病率接近20%,虽然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是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引起中风、心肌梗死、心 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千万不要忽视血压,‘有症状了才吃药’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血压从115/75mmHg起,每上升20/10mmHg,心血管 事件的危险性增高1倍。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

    王景峰指出,对于未接受治疗者,假如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90mmHg,就需要服药治疗了。而过去诊断为高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亦为高血 压,必须坚持服用降压药。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就要终身服药,“我自己也是高血压患者,也在长期服药。”

    高血压的治疗中,生活方式干预也非常重要,包括控制体重、膳食限盐、规律运动、限制烟酒,“中国人讲‘一咸三分味’,而健康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应该小于6克。但健康生活方式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想起来了控制一下,明天又大吃大喝重口味。”

    高血脂

    胆固醇下降1% 冠心病风险减2%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高有可能头晕头痛,冠心病、心绞痛也痛,但患了高血脂却没有感觉,只有化验时才知道。不过,高血脂大大增加冠心病风险,甚至有动物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胆固醇,动物不会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风险减少2%。

    王景峰提醒,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降脂治疗尤为重要。有冠心病患者提出,血脂降至正常后能不能停药?答案是否定的,应该用小剂量维持血脂在低水平,降脂 治疗的根本目的不是降低血脂,而是防止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形成,特别是对于支架术后患者而言,血脂达标有助于防止复发。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全球处方量最大的一类降脂药,降低“坏”胆固醇效果最好,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而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效果较好。

    糖尿病

    当心身边“胖娃娃”成糖尿病“接班人”

    “以前糖尿病是爷爷一代得病,渐渐过渡到中年人得糖尿病,未来病人会更多:现在很多小孩肥胖,很可能二十多岁就成为糖尿病的‘接班人’。”严励指出,生 活水平提高了,现在吃一顿饭的肉量,相当于几十年前人们一天甚至一个月的肉量摄入。以前去哪里都是步行,后来可以骑自行车,如今动辄坐车,活动量大为减 少,导致肥胖人数增加,为糖尿病发病埋下伏笔。

    调查显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也是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 家,发病率现已高达9.7%,而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1.48亿。糖尿病的危害遍及全身,除了可引发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截肢的糖尿病足、糖尿 病性眼底病等急慢性病变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肾脏等的患病风险。此外,肥胖和糖尿病可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 南(2010版)提出:出现糖尿病症状且有以下三者之一,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它们分别是“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 ≥7.0 mmol/l ,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型糖尿病发病隐蔽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 尿、体重减轻这“三多一少”,还有其他表现,如瘙痒、皮肤干燥、饥饿、视力不清、疲倦等。

    脑中风

    排除可控因素,中风远离你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卒中就是人们俗称的“中风”。彭英援引中国卒中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指出,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第二位是缺血性心脏病。 2010年,在我国死亡居民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彭英指出,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的病理变化。出血性卒中占17% ,其中脑出血占59%,蛛网膜下腔出血占41%;缺血性卒中占83%,其中 腔隙性脑梗占25%,血栓形成占20%,栓塞占20%。而且,我国缺血性卒中年复发率也很高。3个月之内的复发率为12.9%,6个月16%,12个月 17.7%。

    彭英介绍,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三类:

    第一类“确切的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低体重、人种、基因。这是爹妈给的,自己无能为力。

    第二类“不确切的可能的可控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酒精滥用、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障碍性呼吸、偏头痛、高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升高、炎症、感染、阿司匹林。这些是与中风有关的潜在风险因素。

    第三类“确切的可控因素”,包括血压、吸烟、糖尿病、房颤、其他心血管疾病、血脂紊乱、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贫血、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饮食和营养、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等等。这些因素与中风的关系已得到确认。

    “血脂升高会引起动脉血管会发生周粥样硬化,形成脂肪条纹,成为纤维斑块,最后就把血管闭塞。这些斑块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胆固醇含量增高,卒中的发 病率就会增高。因此,随着血脂异常病程延长,卒中发生率会逐年增高。”彭英指出,糖尿病很容易使血小板容易黏膜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血栓,也是脑卒中非常 危险的因素。预防卒中,人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把第三类因素控制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