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耳鼻喉 > 正文
  • 冬天鼻炎根治小药方

  • 来源: 作者:罗大伦 时间:2015-12-09 15:38:58
  • 核心提示: 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舌诊》。冬天来临,于

     

    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舌诊》。

    冬天来临,于是,很多人的老毛病开始犯了,比如说,鼻炎。患上鼻炎是很讨厌的。如果小孩子有鼻炎,脑袋经常会昏沉沉的,学习上会受很大影响。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成绩不好是因为鼻炎导致的。而成人患上鼻炎,也非常尴尬,总是要擤鼻涕,而且声音巨大有的人早晨起来,还打喷嚏⋯⋯严重影响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对于鼻炎来说,目前医院治疗的方法都不是很多。那么, 到底怎么做才能减轻鼻炎的危害呢?

    在中医看来, 鼻炎起初大部分都是由受寒引起的, 受寒时间长了, 就会入里化热。 有的时候,寒邪在体内停留很久,也不化热。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把寒排出体外,结果出现正邪在体内僵持不下的缘故。等到了秋天的时候,天气渐凉,坏了,本来正气和外邪还能平衡,但到了这个时候人体的正气弱了,抵御不了外寒,于是开始犯病,鼻涕横流,喷嚏不断。

    前不久,有位老朋友来找我,说他每年秋天就开始犯鼻炎,鼻音很重,喷嚏、鼻涕不断, 眼睛、鼻子过敏,去医院查了过敏原,胳膊上划得一条条的,查出了他对很多东西都过敏。

    医生告诉他,你对什么过敏,就尽量远离它。对过敏这个问题,王琦教授曾经和一位美国教授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他说:有的女性对精子过敏,造成不孕,难道要把丈夫扔掉吗?

    中医对过敏是这样看的:人可能会对很多东西过敏, 但过敏的原因是你身体失调了, 如果给你调整过来,你就不过敏了。就不用躲着这些过敏源了。
     
     
    该怎么调呢?

    桔梗元参汤
    配方: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用法: 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然后早晚各服用一碗。
     
    必须强调一下,这个方子,是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但是如果鼻涕的颜色是黄色的,则不可服用。
     
     
    如果鼻炎中鼻涕黄的,就用他另外一个方子—— “五味石膏汤”:很多读过我的书的人,照着这两个方子自己调理,多年治疗无效的鼻炎,慢慢就减轻大半,甚至痊愈。

    五味石膏汤
    配方: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用法: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罗博士叮嘱
    1. 孕妇忌服!
    2. 一般服用三副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不要服用了,那是没有对证。
    3 可以请附近的医生帮助判断,是否可以使用此方。

     
    服用后效果如何?
    吃了四副药以后,朋友给我来电话说,喷嚏消失了,鼻涕不见了,过敏的情况没有了。问我接下来怎么办?

    我说,再买几副,巩固一下。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服药以后的感觉(一共服用七副了), 他说喷嚏、鼻涕都没有了,鼻子的声音都正常了,只是眼睛还有一点分泌物,我说这是肝经的问题,我再琢磨一下换个方子调调肝经吧。

    我之所以敢把这个方子公布,是因为方子里面的药物,除了半夏,其他的都是食物,很安全,有鼻炎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就在整理这个稿件的时候,我又收到一位新加坡朋友的微信,她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一位韩国女士,据说这位女士汉语七级,患有过敏性鼻炎,服用了这个方子之后,这位韩国女士微信说:“半夏没有买到,没有放,今天第三天,已经好多,下次买到半夏喝正确的,但现在已经有效果,我一般对中药没啥反应,很神奇,其实没啥特别的材料,都预防感冒的,为啥呢?很神奇啊,哈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